(共22张PPT)
观潮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课时
1
导入新课
宋代潘阆写的《酒泉子 长忆观潮》中,这样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今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资料袋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千米。涨潮时,潮水从湾口涌入,向西奔
来,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
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新课讲授
体会“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观”字各是什么意思?
新课讲授
“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咸盐
yán
屹立
yì
顿时
dùn
鼎沸
dǐnɡ fèi
横贯
ɡuàn
山崩地裂
bēnɡ
震动
zhèn
霎时
shà
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昂首
ánɡ
浩荡
hào
余数
yú
我会认
新课讲授
据
堤
阔
笼
罩
盼
潮
我会写
新课讲授
滚
逐
渐
犹
崩
震
余
顿
我会写
新课讲授
天下奇观:
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横卧:
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
理解词义
新课讲授
余波:
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若隐若现:
新课讲授
理解词义
人声鼎沸: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横贯:
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
新课讲授
理解词义
浩浩荡荡:
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
水天相接:
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
漫天卷地: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风号浪吼:
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新课讲授
理解词义
山崩地裂:
“崩”是倒塌。“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烈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
钱塘江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阅读课文,我们一起去看看。
新课讲授
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 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 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 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 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新课讲授
1
2
3、4
5
2. 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
( ) ( ) ( )
1. 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划“√”。
霎时(shà sà) 屹立(qǐ yì) 人声鼎沸(dǐnɡ tǐnɡ)
√
√
√
潮 头
逐 渐
顿 时
课堂练习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宽阔 辽阔
(1)我家门前有一条( )的街道。
(2)我们的国家地域( ),物产丰富。
宽阔
辽阔
课堂练习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平静 宁静
(3)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4)海滨的夜色多么( ),多么美丽!
平静
宁静
课堂练习
4.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浩浩( )( ) 山崩( )( )
人声( )( ) 若隐( )( )
荡 荡
地 裂
鼎 沸
若 现
课堂练习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从课题开始,通过理解课题初步了解“潮”的所指,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接着,我们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还朗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了课文的结构。
课后作业
1. 朗读课文。
2. 搜集有关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谢谢大家!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