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合水一般不参与代谢作用,它使各种组织器官有一定形状、硬度
B.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其呼吸作用直接相关
C.鸟胚在封闭的卵壳内发育所需的水来自空气
D.冬天针叶树体内结合水的含量会减少
2.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
①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⑤
3.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与脂质相符的是( )。
A.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为C、H、O、N四种
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磷脂
C.脂肪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D.固醇类物质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起营养、调节等作用
4.对组成细胞的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B.细胞膜上的脂质主要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5.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水解DNA
6.下表研究的是骨的成分与特性: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
操作
鱼骨在稀盐酸中浸泡5 min,用镊子夹出,放在小烧杯的清水中冲洗后对折
用镊子夹住鱼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放在培养皿中敲击
鱼骨不做处理,用手触摸、弯折鱼骨
现象
骨能弯曲,有韧性
脆,易碎
坚硬而有弹性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Ⅱ与Ⅲ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
B.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Ⅰ与Ⅲ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
C.综合实验Ⅰ、Ⅱ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D.综合实验Ⅰ、Ⅱ、Ⅲ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都有关
7.某物质经化学分析测定不含矿质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 )。
A.叶绿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淀粉
8.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氮含量,可粗略地估计在该段时间内氧化分解的营养物质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淀粉
9.下表是黄豆和玉米种子食用部分营养成分表(表中数据表示每百克干重中的含量),从表中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项目
水分
无机盐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核酸
黄豆
5.0
10.2
35.1
16.0
18. 6
8.2
玉米
3.2
12.1
8.1
3.3
69.6
3.2
A.黄豆生长需氮素比玉米多 B.玉米种子的营养价值比黄豆种子高
C.玉米种子萌发时的耗氧量比黄豆多 D.酿酒时用黄豆作原料比用玉米好
10.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接着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胰岛素和一个C肽(如下图所示)。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 )。
A.参与形成—COOH和—SH B.参与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
C.参与形成—SH和—OH D.参与形成—NH2和—COOH
11.把一块生物组织捣碎后进行化学分析,得知含水、蛋白质、DNA和糖原,由此可以判断该组织是( )。
A.小麦的 B.家兔的 C.病毒的 D.细菌的
12.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三种氨基酸(下图),则此多肽中含有赖氨酸的个数为( )。
A.2 B.3 C.5 D.8
13.下图表示蛋白质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
14.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一步形成蛋白质时往往要进行加工,在加工时常常要切去一部分氨基酸,再构成蛋白质。现有一条含100个氨基酸的肽链,其中含游离的氨基14个,加工时共切去氨基酸16个,则加工后多肽链所含的游离氨基至少还有( )。
A.0个 B.1个 C.2个 D.14个
15.下图所示为植物薄壁组织,其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
A.淀粉和RNA B.淀粉和DNA
C.糖原和RNA D.糖原和DNA
16.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 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C. 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D. 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17.下列是蛋白质分子的有关计算公式,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的总数-肽键数
B.蛋白质分子中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的总数-肽键数
C.蛋白质分子中N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中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
D.蛋白质分子中O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中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水数
18.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下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键减少了7个 B. C原子减少了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了3个 D. O原子数目不变
19.下列是一些有机物和它们的水解产物的组合,配对不正确的是( )。
A.肝糖原—丙酮酸 B.蛋白质—氨基酸
C.纤维素—单糖 D.淀粉—葡萄糖
20.下列多肽在人消化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分)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________,⑦表示________。
(2)该化合物由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个水分子形成,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_。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决定的,其编号是________。
(4)该化合物称为________,含________个肽键,编号是________。
22.(10分)农民在储存玉米种子前,需将刚收获的玉米种子晒干后,才收进粮仓存放。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堆存时玉米会产热以致霉烂。根据科学研究,玉米的产热量与种子消耗氧气量成正比。播种玉米时,农民将玉米种子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种子产热速率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几天后,种子开始发芽,这时玉米种子内的含水量达到峰值。请根据以上事实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农民晒玉米种子时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加热烘烤,直至碳化,此时失去的水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玉米种子变甜,这种甜味物质是________,可用________试剂进行鉴定,它是由种子中的________(物质)进行水解生成的。
(3)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________有密切联系。
23.(10分)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X染液
线粒体
C
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D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Y染色剂
观察DNA、RNA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________和________。
(2)A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细胞中小颗粒呈________色。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__________,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呈________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组实验中,Y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核呈________色,细胞质呈________色。
参考答案
1. 答案:A 本题易误选B。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是蒸腾作用,故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其蒸腾作用直接相关。
2. 答案:D 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同,因而表现出了不同的性状,体现了不同生物的特异性。而组成不同生物的主要元素的种类基本一致,构成核酸的碱基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相同,则表现出了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一致性。
3. 答案:D 脂质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A项错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是磷脂,所有细胞膜均含磷脂,故B项错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是细胞内的主要储能物质,故C项错误。D项正确表述了固醇类物质的生理功能。
4. 答案:B 乳糖属于二糖;细胞核内除DNA外也有少量RNA,细胞质中(如线粒体)也有少量DNA;在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中,因各自的元素组成差异,而导致三者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不同,其中脂肪最高。
5. 答案:D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也可促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并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但盐酸不能使DNA水解。故D选项不正确。
6. 答案:C 综合实验Ⅰ、Ⅱ、Ⅲ只能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有关,而不能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7. 答案:D 淀粉属于糖类,其组成元素为C、H、O,不含矿质元素。A、B、C项内容分别含有矿质元素Mg、I和N,所以答案为D。
8.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内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脂肪、葡萄糖、淀粉只含C、H、O,而蛋白质含N,所以选A。
9. 答案:A 各种化合物中含氮素的主要是蛋白质、核酸,黄豆中上述两种化合物含量高于玉米,因而黄豆生长需氮素比玉米多。
10. 答案:D 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时,一个氨基酸分子的—NH2和另一个氨基酸的—COOH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所以当蛋白质水解时,所需水中的氢用于形成—NH2和—COOH。
11. 答案:B 本题考查糖类在动植物体内的分布。在植物体内含有的糖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在动物体内含有的糖有:葡萄糖、乳糖、糖原。而水、蛋白质、DNA是高等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化学成分。
12. 答案:B 由三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知道,R基中都不含氧,含氧的都是氨基酸的羧基。该多肽中共含氧9个,肽键数=9-2=7个,氨基酸数=7+1=8个,N原子共11个,R基上N原子数=11-8=3个。只有赖氨酸R基上有氨基,所以赖氨酸有3个。
13. 答案:C 蛋白质水解断开的是肽键,产物是各种氨基酸。
14. 答案:B 一条肽链含有游离的氨基14个,说明该多肽链的R基上含有13个游离的氨基。若加工时切去的16个氨基酸中包括这13个含游离氨基的氨基酸,则此时该多肽链中所含游离的氨基至少为1个(位于肽链的一端)。
15. 答案:A 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是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细胞质内含有的核酸主要是RNA。
16. 答案:D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次是蛋白质。
17.答案:D 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所以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蛋白质分子中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A、B、C三项都是正确的。因为羧基中含有两个O原子,肽键中有一个O原子,所以蛋白质分子中O原子数=2×肽链数+肽键数+R基中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水数,所以D选项错。
18. 答案:D 三十九肽中应有39个氨基酸,38个肽键,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多肽链,所含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5-4=31;多肽中的C原子数=氨基酸数+R基中的C原子数;多肽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多肽中的O原子数=2×氨基酸数+R基中的O原子数-肽键数,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知,肽键数目减少了38-31=7个,C原子减少了(39×2-35×2)+4=12个,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了3个,而O原子数目减少了(39×2-35×2)-(38-31)=1个。
19. 答案:A 肝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
20. 答案:B
2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基础知识。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互相连接而成的。每种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脱去一分子的水,通过肽键(—NH—CO—)而缩合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本题所示的是由4个氨基酸分子,脱去3个水分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四肽。
答案:(1)氨基 羧基 (2)4 3 脱水缩合 (3)R基 ②④⑧⑨ (4)四肽 3 ③⑤⑥
22. 解析:在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有两种: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容易失去,结合水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才易失去。当种子在浸泡时,细胞内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从而使种子具有甜味;麦芽糖是还原糖,能和斐林试剂在加热时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还原糖的鉴定。玉米种子晒干后,代谢速率降低,是因为自由水减少,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种子萌发时自由水含量大量增加,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代谢旺盛。
答案:(1)自由水 结合水 (2)麦芽糖 斐林 淀粉 (3)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23. 答案:(1)盖玻片 载玻片 (2)检测花生种子含有脂肪
洗去浮色 橘黄 (3)健那绿染液 蓝绿 (4)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5)吡罗红甲基绿 绿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