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约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221年
1840年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辽宋夏金元
明
清
(前期)
原始社会
史料3: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史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史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史料4: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
★结合所学,说出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种政治制度?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国家夏朝
(2)其子启与其支持者杀死益,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社会形态:
这一“代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1、公天下 → 家天下
2、传贤 → 传子(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原始公有制 → 奴隶私有制
1、夏朝的政治制度:禅让制到世袭制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2)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地区(附属国)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材料:在夏商时代的方国、部落联盟里,附属国和夏商王朝之间基本上处于平等的联合状态。附属国是对旧有的方国氏族原地认定,并把它们纳入商王朝的统治之下。这些附属国它们有自己的国君、官吏、疆域。 ——摘自晁福林《夏商西周社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商朝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
①商朝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
②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内外服制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意义:大大拓展了商代的疆域版图。
问题:从长远看给商朝造成统治隐患。
(3)内外服制的意义与问题:
特点:神权政治
(1)表现:占卜(每天每事,问神)
祭祀(事前事后,谢神)
(2)目的:神化王权从而加强商朝统治
同姓贵族(主体)、功臣、旧贵族(古代帝王后代)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3、西周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西周建立
(1)分封制
目的:
对象: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强化王权,维护西周统治)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诸侯权利:
世袭领有封土,在封土内再分封,高度自主的行政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诸侯义务:
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
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经济上:交纳贡赋
等级隶属关系(贵族)
影响:
材料一:分封制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这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使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材料二:分布在西周王朝四周的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材料三: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1.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使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较内外服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控制)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密切了同周边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西周经济开发与社会的发展。
消极影响: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埋下了割据混战的隐患。
(1)分封制
(三)西周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2)宗法制
②核心:
①目的:
特点:
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②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国与家结合。
③大宗与小宗既具有相对性
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嫡长子继承制
在当时,有利于巩固和加强西周的统治。
防止了内部纷争,凝聚了宗族,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了家国一体。
长远看,对中国的政治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宗法制
③作用:
思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顺利实行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关系图
(3)礼乐制
史料: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概念:
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
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规矩——区别等级——规范社会秩序)
作用: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厉王虐,国人谤王。 ——《国语·周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1)君主的权利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利有制约作用。
(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民”的意见。
(3)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干预朝政。
(4)原始民主遗存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4、商周原始民主传统
角度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地方单位 邦国 郡县
官员身份 贵族 官僚
选官标准 血缘 才能
产生方式 世袭 任命
在职时间 终身 任期
经济来源 采邑 俸禄
行政特点 分权 集权
高度集权 没有 实现
5、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
铁农具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大变革(旧制度逐步解体,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产生)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
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总结归纳】
“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要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主要矛盾:中央vs地方)
秦 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
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
明 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经济根源
政治基础
思想根源
社会根源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建立原因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
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逐步瓦解。
皇帝独尊 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如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帝”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
皇权至上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皇位世袭 自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
二、秦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本质:是君主专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官僚政治);
②以皇帝为中心,集权于皇帝;
③三公九卿以“廷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廷议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
④家天下(家国同治)
特点:
(1)背景: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2)内容:
在总结西周以来因分封导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秦实现了大一统。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有利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
是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划时代的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3、郡县制 影响: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类别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独立性强
历史作用 前期稳定统治; 后期地方割据
皇帝任命
俸禄
绝对服从中央
性质:
目的:
地域划分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三个变化:
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②从世袭到任命;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巩固自己的统治
(1)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
(2)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3)秦朝文书十分繁密,秦始皇日夜都要批阅大量文书。
影响?
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睡虎地秦墓竹简
4、文书行政
史料1: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朝。
——《汉书·刘辅传》
史料2: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
(一)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
西汉—中朝
东汉—尚书台
史料3: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
隋唐—三省六部制
★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
史料4:“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宋史·职官志》
史料5: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史·高鸣传》
宋朝—二府三司制
元朝—中书省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史料6: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明神宗实录》
明朝—废相,设内阁
史料7: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
——《清史稿》
清朝—设立军机处
(一)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
★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
演变趋势:
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中外朝制度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2、东汉:尚书台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新阶段。
3、隋唐:三省六部制
影响:
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提高了行政效率;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特点:体系完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思考: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
4、宋代:二府三司制
财政
皇帝
中书门下(政事堂)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执政)
行政
枢密使(执政)
枢密副使(执政)
军政
三司
枢密院
度支
盐铁
户部
相权逐渐削弱
君权逐渐加强
4、元代: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
误区警示:
唐中书省:中央决策机构之一,起草诏令
元中书省:宰相机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5、明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1)明太祖: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丞相制度终结。
亲自掌管
凌晨四点的日出?哥当然见过!
影响:
(1)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加重了皇帝的政务负担
(1)明太祖:
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丞相制度终结。
设殿阁大学士,其职能:皇帝的顾问兼协理奏章。
5、明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2)明成祖:设内阁。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
5、明代行政中枢的演变
内阁权力
扩大
(全盛)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侍从
顾问
参与
机密
事务
票
拟
权
大
权
尽
归
内
阁
内阁
“批红”
“票拟”
公务递交
皇帝
六部
票拟: 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
批红: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
(成熟)
(确立)
(基础)
思考:对宰相制与内阁制异同的认识。
宰相 内阁首辅
职责(相同)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权力来源
权力地位
对皇权影响
宰相制度赋予,法定
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
最高行政机构、决策权
秘书机构,无决策权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性质:顾问性质的秘书机构
内阁首辅≠宰相
背景: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6、清代:军机处
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解密军机处
阶段 调整、演变情况 趋势
两汉
魏晋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相权
不断
削弱
皇权
不断
加强
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朝和外朝。
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形成二府三司。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
重点知识梳理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
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重点知识升华
刘邦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
1、西汉
四、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实行郡县制的同时,推行分封制)
汉初:
汉武帝:推恩令
汉景帝:削藩政策
推恩令实施示意图。
诸侯国被分为多个小侯国,使得“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十余里”,新封侯国归郡管辖。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
诸侯王死后, 嫡长子 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封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 郡 统辖。
汉武帝 :①“推恩令”
②设刺史,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汉代十三州示意图
2、东汉
(1)地方机构:
(2)变化:
(3)问题:
州—郡—县
州刺史权力增强,危及中央集权
州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
3、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
4、隋:州—县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虽奉事朝而不用其法令,官爵、甲兵、赋税、刑杀皆自专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
5、唐朝
地方:
变化:
问题:
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
①设道为监察机构
②道由监察机构成为地方行政实体
③战略重地设节度使
道—州—县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实行节度使制度,地方节度使掌握政权、兵权、财权大权,割据一方,在唐后期,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各占一方,唐朝统一局面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后来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延续。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隋唐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示意图
6、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地方:
(2)变化:
(3)意义:
路—州(府)—县
①设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
②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
③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
④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1)内容:省—路—府—州—县
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2)特点:
①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②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元代行省制示意图(1330年)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元史·百官志七》
7、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各民族交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
(2)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元朝行省制度有何意义?
7、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1)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2)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数省军政大权。
(3)明清时期:省之下设府(直隶州),府下设县(州),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清代督抚制度示意图
8、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体制的演变
重点知识梳理
阶 段 朝代 地方制度(措施) 对中央集权影响
形成 秦 郡县制 加 强
巩 固 汉初 郡国并行 削 弱
武帝 推恩令 加 强
完善 唐 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 削 弱
加 强 宋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 加强;但三冗; 积贫积弱
新 发 展 元 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 加强,重大变革, 省制开端
明 废行省,设三司 加 强
清 督抚制度 加 强
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重点知识升华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①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②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③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
④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