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 20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这场”变革“指什么?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从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工业革命又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
①什么叫工业革命?
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③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产生什么影响?
2.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政治
经济
市场
资金
科技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国内政局稳定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18世纪中期,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长期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积累了雄厚的资金。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概念):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研读
工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市 场
扩 大
3.纺织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纺织业部门)
名称 发明时间 发明者 意义
飞梭 (织布机) 1733年 凯伊 提高了织布速度
珍妮机 (纺纱机)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他 继飞梭和珍妮机之后,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
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飞梭是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所以飞梭的发明使织布速度变快。它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飞梭于1733年被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的发明
过程
①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②18世纪中期,瓦特对
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瓦特和蒸汽机
普及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意义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工厂制度的确立
①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
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
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②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
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
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
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用1 000多工人。
③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工业革命初期,家庭生产占主
流,家庭纺织工人都不愿意到工厂
里做工,因此,工厂很难招到成年
男工,只能雇用妇女和贫民救济院
的穷孩子。这些工厂中的女工和童
工是早期的工厂工人。纺纱厂雇用
的成年男工主要从事技术性工作和充当监工。工厂生产与家庭生产不同,它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管理制度。纺纱厂工人经常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甚至工作更长时间。
法国露天矿场的工人在劳动
相关史事
工厂环境恶劣,工人集中在一起生产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工厂使用机器生产,工人受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工厂的环境是怎样的
材料研读
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三、火车与铁路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火车
铁路
修建:①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
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
②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
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乔治·斯蒂芬森(1781—1848)
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很小就
出来做工。但他坚持一边工作,一
边上夜校和自学。1813年,他开始
研制能在煤矿使用的蒸汽机车。
1825年,他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国
首运成功。在1829年的一次蒸汽机车比赛中,斯蒂芬森的新机车“火箭号”获胜。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法、德、美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
人物扫描
四、工业革命的意义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③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④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城市化、商品化、休闲娱乐、体育运动、报刊书籍、文化素养、女性教育、人口增加等等。
⑤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珍妮纺纱机
瓦特蒸汽机
凯 伊
飞 梭
斯蒂芬森
蒸汽机车
推动技术革新
提供动力来源
交通运输服务
小结:工业革命技术发明之间的连锁反应
① 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物质生活。
②巩固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③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④东西方关系的变化,密切了世界的联系。
⑤推动城市化进程。
⑥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时间观、金钱观、人才观、竞争观等),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课后活动
查找资料,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1790)生活在工业革命前期,是
英国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人。通过对当时现
实政治和经济的观察,同时又受到法国重农学派的启发,
他认识到经济发展需要自由的环境。政府不应该干涉经济
活动,经济应该留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这
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他说:“良好的经营,只有
靠自由和普遍的竞争才能得到确立。”这就是他的“自由
放任”理论。他的观点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快便被广为接受,成为工业革命的指导思想。他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被列为影响世界历史的经典著作之一。但是,他的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他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忽视政府的调节功能,没有预见到后来竞争无序会导致对经济发展的阻碍等。
知识拓展
(2021·四川南充)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框架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他整理的笔记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
链接中考
B
(2021·广东广州) 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拜访客户,或用短棍敲门或用长杆敲窗(见下图),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 )
A.欧洲大学的兴起 B.工人运动的需要
C.《人权宣言》的发表 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链接中考
D
(2021·江苏徐州) 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和爱尔兰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早挨家挨户拜访顾客,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办法,直到把客户叫酯为止。随着钟表的普遍使用,这种古老的职业到20世纪20年代基本消失了。“叫醒工”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提高
B.政府的强制推行
C. 环境污染的严重
D.社会矛盾的尖锐
链接中考
A
(2021·江苏盐城)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许多历史信息,分析图2柱状图数据,英国原棉需求量增长主要因为( )
A.珍妮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应用
C.内燃机的推广
D.电动机的普及
链接中考
B
(2021·江苏扬州) 有人曾生动描述1830年的一次旅程:“斯蒂芬森先生带着我和他一起坐在发动机的凳子上……你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原因,除了这个神奇的发动机及其飞似的白烟和节奏匀称、不变的步速。”此次旅程她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
A.马车
B.火车
C.电车
D.汽车
链接中考
B
(2021·四川眉山)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其立法理念对于法国环境法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法令颁布的背景是( )
A.重化工业蓬勃兴起
B.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C.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D.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链接中考
C
(2021·四川成都) 在19世纪的英国工厂中,工厂主设置“茶歇时间”让工人进行片刻休息,原因是他们认为工人喝到加糖的茶后能迅速补充体力,这样就可以将工人的工作时间延长更多。“茶歇时间”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
A.贫富差距的增大
B.时间观念的淡漠
C.资产阶级的贪婪
D.平等思想的普及
链接中考
C
(2021·河北中考)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是:“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这说明英国( )
A.跨入手工工场时期 B.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C.进入了“蒸汽时代” D.步入了“电气时代”
链接中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