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带上她的眼睛
【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情节线索。
2.熟读课文,把握情节后,分析人物形象。
3.培养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文导入。
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用它观察周围事物,获取有效信息。同学们,请想象一下,当你有一天外出旅行,带上别人的眼睛时,会看到什么呢?今天,让我们跟随刘慈欣一起感受带上“她的眼睛”会是什么样子吧!
2.作者简介。
作者 刘慈欣 出生年 1963 评价 科幻作家
主要成就 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其中《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代表作品 《三体》《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中国太阳》《地球大炮》等。
二、检查预习
1.重点字词。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点缀(zhuì) màn(漫)步 迟钝(dùn) 蒙眬(lónɡ) 闲暇(xiá) 凸现(tū) 拍摄(shè) 蔚蓝(wèi) 合拢(lǒnɡ) 吟唱(yín) 孤零零(línɡ) 不qī(期)而至 心有灵犀(xī) 天yá(涯)海角 fù(覆)盖 耗尽(hào) chá(察)觉 压yì(抑) 断liè(裂) 安wèi(慰)
设计思路
如果学生的字词学得好,那么理解能力一般来说也会比较强,在学习时更容易理解内容,解读问题时也会更加容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正确把握字音字形是非常有必要的。
2.解释重点词。
【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迟钝】 (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闲暇】 没有事的时候。
【蒙眬】 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不期而至】 没有事先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 指彼此心意相通,文中指“我”心里似有感应。
【天涯海角】 指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速读课文后,复述课文,老师适当给予点评。
设计思路
本文故事情节线索清晰,以空行自然划分结构,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明确。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自读,提高整理概括内容的能力。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最后明确:
部分 内容
第一部分 故事开端,主任让“我”带一双眼睛去度假。
第二部分 故事发展,写“我”带着小姑娘的眼睛在草原上度假。
第三部分 故事高潮,“我”了解了小姑娘的遭遇,揭开谜底。
第四部分 故事结局,写“我”对这一段经历的感受和对小姑娘的牵挂。
四、深入体会,伏笔运用
概括完课文,我们进一步深入文本,仔细品味,相信你会收获更多的精彩。本文曾获得1999年第11届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伏笔手法。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教师举例。
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一生被囚禁在地心,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思考:在本文中,开头的那句“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是为后文所做的提示或暗示,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这种表现手法叫伏笔。
2.师:所以说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旁批法我们学过,今天我们继续使用旁批法来自读课文。
(1)“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2)“热,热得像……地狱。”这是一处伏笔,与“飞船被裹在6 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 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是照应。
五、分析人物,感悟精神
1.小花的生命是脆弱的,小姑娘的生命同样是脆弱的。文中这么多的伏笔和照应,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现小姑娘的处境。小姑娘的处境怎么样?
生答:小姑娘身陷绝境。
设计思路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中描写的主人公“小姑娘”的形象特点,从而领悟文章主旨。
2.她的心态如何?从哪一段里找到的?
生答:平静。第44段。
3.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小姑娘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齐声朗读第44,45两段,说说小姑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生答:①强烈的敬业精神;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③对地球的无限热爱。
4.点名学生朗读第45,46,47段,在朗读中进一步感悟人性的崇高与伟大。
同学们想想看,地球在“我”的脑海中变得透明了。地球怎么能变得透明呢?是小姑娘的精神光芒穿透了6 000多公里厚的地层,将这颗蔚蓝的星球照耀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5.目前来看,身陷绝境的小姑娘获救的希望是渺茫的,那青春的面容将被永远封闭在地心,令人心痛却又无能为力。但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希望。经过20年的研究,“落日20号”地航飞船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了“落日20号”地航飞船的地航员,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你的想象,续写一段文字。
示例:见到“小姑娘”之后,她面带微笑地递给了我一支铅笔,也就是文中反复提到的失重的铅笔。正当我感到疑惑之时,她用非常轻的,像是耳语一样的声音对我说:“我不打算走了,我想永远留在这里。资料你带走吧,这支铅笔,就当是我留给你的纪念吧。”她说完就转身走向了工作台。我轻轻叫住了她,沉默了一小会儿,我攥紧了拳头说道:“我,陪你,一起,留在,这里。”于是我和她成了好搭档,一起投身于对地心世界的研究。
六、文章主旨,探究写法
1.文章主旨。
“她的眼睛”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由主任让“我”带着“她的眼睛”去度假开始,在度假中,这双眼睛对一切都感兴趣,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更引起了“我”的探究兴趣,最终“我”了解了小姑娘的遭遇,明白了“眼睛”的重要价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被封闭就意味着无法用眼睛去看,因而文中的“眼睛”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就是:我们要时刻带着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美的瞬间。因此,“她的眼睛”又具有深化中心的作用。
2.写作特点。
(1)想象奇特。
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将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厚重的人文情怀隐藏在精巧的故事结构中,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想象奇特,节奏紧凑,情节有趣,流露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巧设悬念。
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种巧妙的构思,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意蕴丰富。
文章写“我”与小姑娘面对大千世界产生的不同情绪,揭示生活的哲理。“我”感觉生活是“灰色的”,而小姑娘对一花一草都充满感情;“我”对月亮不甚在意,在小姑娘的热切请求下,才勉强去看月亮。文章通过谜底的揭开,告诉我们热爱生活、珍惜当下的道理,意蕴丰富。
七、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写“我”的一次奇特的度假经历,引出了小姑娘被困地心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其积极乐观、不畏生死、热爱生活的态度与精神,发出了应该时刻带着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的忠告,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当下。
设计思路
课堂小结在总结课文内容的同时给学生以价值观的指导,作业设计则从教学目标出发,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感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汲取养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布置作业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篇有关太空的科幻小说。
【板书设计】
带上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