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5张PPT)
地理(湘教版必修第1册)
第一章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普通的星球。与宇宙中的众多天体相比,地球在体积和质量上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地球又是一个特殊的星球。地球有着适中的位置、和煦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含氧的大气层……从而孕育了形态各异的生命种群,繁衍了有高度智慧的人类,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出舱维修作业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普通的星球。
从体积、质量、距日远近等结构特征来看,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
地
球
从外观上看,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并不起眼。
结构特征也没太大区别。
地球又是一个特殊的星球
适中的位置
和煦的阳光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水分
含氧的大气
孕育了形态各异的生命种群
繁衍了有高度智慧的人类
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他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宇宙很谦虚
明明拥有一切
却叫太空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
通过对特定天体的观察(如月相观察),了解天体的运行规律,提升地理实践力。
教学目标和要求
根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综合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提升综合思维。
通过对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探究,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观。
2
3
目录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特殊行星:地球
导入新课:
《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那么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究竟处于怎样的宇宙环境中呢?地球是不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呢?
夏秋季节,无月的晴夜,我们仰望苍穹,在天空中可以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乳白色光带,犹如梦幻般的薄纱,天文学上称之为银河。神秘的银河引发了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直到望远镜问世后,云雾状的银河才被分解为点点繁星;由于它们太密集,距离又遥远,所以,肉眼望去就化为白茫茫的云雾状光带。恒星天文学创始人、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1738-1822)对恒星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密集分布在银河中的无数恒星,连同散布在天空各方的点点繁星,包括太阳系在内,都属于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并称它为银河系。
1.议一议,我们所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全貌?
【参考答案】不论我们位于地球上的哪一个地点,都只能观察到银河系的一部分。具体地讲,由于银河系的半径为5万多光年,太阳系距离银心为2.6万光年,我们人类肉眼在天空各处的个别恒星,全都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来自银河系这条带状弧上的光,都是源自银河平面上肉眼不能解析的恒星和其他天体累积的光亮。
夏秋季节,无月的晴夜,我们仰望苍穹,在天空中可以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乳白色光带,犹如梦幻般的薄纱,天文学上称之为银河。神秘的银河引发了人们无穷无尽的遐想。直到望远镜问世后,云雾状的银河才被分解为点点繁星;由于它们太密集,距离又遥远,所以,肉眼望去就化为白茫茫的云雾状光带。恒星天文学创始人、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1738-1822)对恒星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密集分布在银河中的无数恒星,连同散布在天空各方的点点繁星,包括太阳系在内,都属于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并称它为银河系。
2.我国古代把银河叫作天河、银汉等,民间还流传着牛郎、织女美女七夕在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白居易有诗云:“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七夕》)夏秋之交的黄昏,银河最为明显。观察银河,找到牛郎星和织女星,领会诗人描绘的意境。
牛郎星与织女星:16.4光年的对望
在夜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两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将无生命的星空赋予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借用自然景观,通过诗人咏叹抒发了钟情男女的哀怨与离恨。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让我们的先辈们对宇宙展开了无尽的遐想,宇宙到底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
《 淮南子 · 原道训 》
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宇”指无限空间, “宙”指无限时间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整体。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古代的人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①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托勒密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②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提出地球作为一个天体存在于宇宙中,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尼古拉·哥白尼 (1473—1543年)
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③直至400多年前,人们只能通过肉眼观测宇宙,因视野范围有限,误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1543年, 哥白尼通过观测和计算提出了日心说,由于缺乏更多的支持,不被广泛认可;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方法之父、现代科学之父
④1609年,伽利略制造了一架小型望远镜,其放大率只有32倍;伽利略用这架望远镜观测到了月球陨石坑、太阳黑子、木星的4颗卫星、土星光环。他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目心说;由此,人们对宇宙的观测方式进入了望远镜时代,宇宙观也发生了改变。
天文望远镜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⑤此后,天文望远镜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逐步扩展、加深
赫歇耳借助天文望远镜将观测范围扩展到太阳系之外,确认了由众多恒星构成的银河系的存在
哈勃望远镜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⑥哈勃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仙女座星云其实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而且距离远远超出银河系的范围,证实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左图以哈勃名字命名的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
火星探测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⑦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建成后的天宫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整体呈 T 字构型,由一个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组成,每个舱的重量都在 20 吨以上,它可以同时对接两艘载人飞船(“神舟”号飞船)、一艘货运飞船(“天舟”号飞船)。等到 2022 年整个空间站投入全面运营之后,其重量将会达到接近 100 吨。
宇宙大爆炸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⑧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宇宙在大爆炸前处于极高温和超高密状态,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约为200亿光年,并且仍处于不断膨胀之中...
《宇宙大爆炸——地球诞生》
阅读Reading
探索宇宙
人类很早就开始关注天文现象,探索星空奥秘。先民们编织了许多美妙的星空神话,留下了大量观察星空的记载,为我们揭开宇宙奥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至今使用的一些星座和恒星的名称,都与精彩的星空神话有诸多联系。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自此,各种载人飞船、航天站、航天飞机先后进入太空,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关于太阳系和宇宙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视野逐渐拓展,探索和开发宇宙的能力不断増强。
中国天眼
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英文简称:FAST)
启用时间
2016年
9月
建设地点
贵州平塘
喀斯特洼坑
面积大小
30个标准
足球场
接收面积
世界等级
目前世界
最大单口径
最灵敏
射电望远镜
人类意义
显著提高
人类探索
宇宙能力
宇宙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2、宇宙的范围:
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
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约为137 亿光年。
ty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光速约3×105 千米/秒,所以1 光年约等于9.460 5×1012 千米。
1.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光年?折合多少千米?.
137亿;
137亿
×9.460 5×1012
≈1.2960885×1023
2.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 亿千米。算一算,太阳光到达地球,约需多少时间?可观测宇宙的半径约为日地平均距离的多少倍?
150000000÷300000=
500秒
(8分20秒)
1.2960885×1023
÷150000000≈
8.64059×1014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宇宙天体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宇宙中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等各种物质的统称。
自然天体——主要为恒星、星云等
人造天体——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实验室等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太阳
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身发光的球体或类球状天体。
①自然天体之恒星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②自然天体之星云
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体积、质量大,密度小;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③自然天体之行星
绕恒星运转、近似球状、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的天体,如太阳系八大行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④自然天体之卫星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大小差别很大
环绕行星运转
本身不能发光
月球是环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⑤自然天体之慧星
在扁长椭圆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
注意彗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彗尾的变化规律
拖着长尾的彗星
哈雷彗星是著名的短周期彗星,每隔75-76年就能从地球上看见,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⑥自然天体之流星
星际空间的固体小块或尘粒。
一闪即逝的流星
A
B
C
A 流星体
B 流星现象
C 陨星(陨石、陨铁)
蟹状星云
月球(卫星)
金星(行星)
闯入地球大气圈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叫做流星现象
吉林1号陨石
重1770公斤,世界
最大的陨石
新疆大陨铁
重约30吨,在世界陨铁中居
第三位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⑦人造天体之人造卫星
围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
无人航天器。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⑧人造天体之宇宙飞船
是一种运送航天员、货物到达
太空并安全返回的航天器。
1、天体: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⑨人造天体之航天飞机
1、天体:
是一种往返于近地面轨道和地
面间的、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工具。
小结
天体: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包含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体
自然天体
人造天体
恒星 太阳
行星 地球
卫星 月球
星云、彗星、流星体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恒星
星云
流星体
彗星
技巧点拨:天体的判断依据
属于宇宙中的物质(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
②非附属于某天体的一部分
③有独立的运转轨道
玉兔二号月球车
哈勃太空望远镜
闪电
云
火箭
否
人造天体
判断图示地理事物是否属于天体
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否
否
否
大气上界
地球表面
A
C
判断A和C是否为天体?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运动中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总星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恒星之间的距离十分遥远。
1)、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比邻星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例如: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约为4.2光年。
1)、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图1-4银河系示意图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银河系是由1000多亿颗恒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具有铁饼状的扁平外形。扁盘密集部分的直径约10万光年,中心厚度约1.2万广年。银河系所有的恒星都环绕共同的中心——银心旋转。太阳距离银心约2.6万光年,绕银心运行一周约需2.5亿年。
5万光年
2.6万光年
河外星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银河系以外有一些看似星云的天体,实际上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河外星系有数百亿个。大多数河外星系由几十亿到上万亿颗恒星组成,直径从几千光年到几十万光年不等。
图1-5 在北半球用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仙女星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仙女星系距离地球260万光年。如今我们看到的仙女星系,实际上是260万年前该星系的状况。
可观测宇宙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与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
图1-6 太阳系示意图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1)、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2)、太阳系与地月系:
①、太阳系: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太阳系小天体组成。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太阳系的分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组成 :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
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水 星
金 星
地 球
火 星
类地行星
巨行星
木 星
土 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注意:存在小行星带
太阳系
从运动特征上看,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运动有着共同点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是也是一颗普通行星。
阅读Reading
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阅读Reading
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小行星及小行星带
小行星是一些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大多分布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
知识补充
地月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天体:
2、天体系统:
1)、银河系与河外星系:
2)、太阳系与地月系:
②、地月系:
地月系是指地球与其他卫星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月球在环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月球公转、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样,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
地月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组成 地球和月亮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月地距离38.4万千米
图1-8 美国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月球本身不发可见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月球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是月亮的盈亏变化。
太阳系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与他们各自的卫星,分别组成类似于地月系的天体系统。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137亿光年
总星系
最大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最小
天体系统的层级关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级别
范围
高
低
大
小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可观测宇宙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
生命的地球
三、特殊行星——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根据人类目前所掌握的宇宙信息地球是八颗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太阳光
三、特殊行星——地球
1、外部条件:
①从地球形成到地球上有生命,在这段时间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稳定的太阳光照
太阳系
三、特殊行星——地球
1、外部条件:
①从地球形成到地球上有生命,在这段时间里,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命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
太阳处于中年,状态稳定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外部条件
地球
三、特殊行星——地球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
地球大气层
三、特殊行星——地球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
①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日地距离
三、特殊行星——地球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
①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
地球内部圈层
三、特殊行星——地球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
①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
③地球内部热能→水汽逸出地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液态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距日远近适中,自转周期适中
——适宜的温度
——形成原始海洋,提供液态水
地球内部热能使地球内部水汽逸出,
自身条件
体质质量适中
——适合呼吸的大气
阅读Reading
探索宇宙中的生命
方法技巧—是否存在生命的判断技巧
ty
1.收集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特别是在生命探索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ty
1.收集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特别是在生命探索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1)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这些条件被科学家称为“金锁链条件”试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备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
适当的自转周期
体积和质量适中
适宜的温度
液态水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生命存在
ty
1.收集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特别是在生命探索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1)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这些条件被科学家称为“金锁链条件”试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备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2)除地球外,太阳系中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哪个?简要阐述判断理由。
【参考答案】火星(或水星、金星),从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自转周期、与太阳的距离等方面和地球对比。
ty
1.收集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特别是在生命探索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1)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比较厚的大气。这些条件被科学家称为“金锁链条件”试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备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
(2)除地球外,太阳系中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哪个?简要阐述判断理由。
(3)太阳周围的恒星际空间比较有利于太阳的稳定,而太阳的稳定又有利于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演化。假如太阳的光照条件变得极不稳定,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试对你的答案做出解释。
【参考答案】假如太阳光照变得极不稳定,会导致地球整体自然环境也变得极不稳定。若发生在生物形成初期,会导致生物进化中断;若发生在现在或将来,会导致生物大量灭绝,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本节课小结
ty
从地球上看月亮,有时似一钩斜挂,有时如玉盘高悬。月亮盈亏变化而出现的各种形状,称为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周期性的。从农历初一开始,观察一个月内月亮的形状及其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
课 观察月相
ty
活动过程如下:
1. 选择住所附近便于观察的场地。
2. 了解当地每天月亮出没的大致时间,制订逐日观察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每日观察次数、时间,观察项目和相关器材等。
3. 逐日逐次观察并记录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地平高度(你可以用伸展手臂、紧握拳头的方法来估测月亮的地平高度,高出地平线一拳为10° ,两拳为20° ,依此类推)和亮面凸出方向,绘出观察时的月相草图,并记下每次观察的农历日期、时刻及其他情况。
4. 将观察记录整理成表格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表格应包括以下项目:①每天月亮出没的大致时间;②一天中所观察到的月相、在天空中的方位、地平高度、亮面凸出方向以及观察时间。
5. 与同学一起交流,说一说在活动中你感到容易和困难的地方,以及你的发现。如果要在另外一个月里观察月相,你的观察方法应做哪些改进?为什么要做这些改进?
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满月(十五、十六)
东
凸月
蛾眉月
太阳
西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农历上半月傍晚可见的月亮
看懂这几副图,月相变化规律轻轻松松掌握!
以观察者为中心示意图
满月(十五、十六)
东
凸月
太阳
西
下弦月
(廿二、廿三)
农历下半月清晨可见的月亮
蛾眉月
以观察者为中心示意图
看懂这几副图,月相变化规律轻轻松松掌握!
蛾眉月
蛾眉月
凸月
凸月
上弦月
下弦月
满月
(望)
新月
(朔)
初七、初八
廿二、廿三
十五、十六
初一
12:00
东
东
15:00
18:00
21:00
0:00
3:00
6:00
9:00
太阳光
月相变化原理图
满月(十五、十六)
东
凸月
蛾眉月
太阳
西
上弦月
(初七、初八)
农历上半月傍晚可见的月亮
满月(十五、十六)
东
凸月
太阳
西
下弦月
(廿二、廿三)
农历下半月清晨可见的月亮
蛾眉月
以观察者为中心示意图
看懂这几副图,月相变化规律轻轻松松掌握!
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逐渐变大,西边亮。
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小,东边亮。
上弦月,在上半月,上半夜出现出现在西边天空,月面朝西
下弦月,在下半月,下半夜出现出现在东边天空,月面朝东
“上上上西西”
“下下下东东”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B
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列示意图中的( )
D
右图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运行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属于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地月系 D.太阳系
对“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正确的认识是( )
A. 都属于天体
B.“神舟十一号” 是天体, “天宫二号”不是天体
C.“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构成了天体系统
D. 都是行星
C
A
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5~6题。
儿歌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A
B
2020年4月8日凌晨,今年最大的“超级月亮”现象现身夜空。“超级月亮”指的是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时的满月,此时的月亮看上去更大、更圆。完成7-9题。
7. “超级月亮”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可观测宇宙
8. 此日为农历( )
A. 二月初三 B. 二月二十
C. 三月十六 D. 四月初七
9. 相对地球来说,月球更容易遭受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 公转速度快 B. 离小行星带更近
C. 宇宙环境不安全 D. 表面无大气
A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