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4页,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号是否与本人相符
3.作答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生不得折叠答题卷,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一、课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三则》)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
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5)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谆谆告诚后主,宫中之事咨询郭攸之等人之后再施行,必能
(6)在《三峡》中,道元以”
”两句,从正面描写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之高峻。
(7)苏轼在《水调歌头》结尾,以“
”两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祝
福,体现出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2.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
浓厚氛围,复兴中学将举行“读书周”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请你为本次“读书周”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2分)
(2)请你将下面的这则消息压缩成一句话新闻,以便写在学校的宣传栏上。不超过40个字。(3分)
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为期三天,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北京
市委、北京市政府指导,中宣部出版局、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主题为“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包括
系列论坛、展览展示、发布和主题活动等环节。大会向全社会发出全民阅读倡议书,倡议每个人都参与
阅读,每一天都坚持阅读,社会各方面都推动阅读。
(3)“读书周”组委会拟举办一次图书漂流活动,呼吁同学们捐出一本书,争当“漂流人”。“漂流
书”要求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建议以社会科学、科普读物、文学艺术、少儿图书为主。请你也献一份爱
心,捐一本图书。并为这本书写一则推荐语。要求:能点明本书的内容和特点,60字左右。(3分)
书名:《」
推荐语:
【语文试卷(第1页)】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7分)
许多鹤属鸟类都极其相似,很容易被混淆,但丹顶鹤就没有这个担忧,因为“丹顶”①。丹
顶鹤头顶上这个区域其实是一片裸露的皮肤,密布的毛细血管使其呈现出红色。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经
常将其描绘为“皇冠”,其实,②。在繁殖期间,丹顶鹅“秃顶”的皮肤会变得更加红而亮,这表
明了“丹顶”的主要作用③。
丹顶鹤落在沼泽地或河边的时候,常常是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缩到身子下面,这就是它休息的方
式。不光是丹顶鹤,很多游禽都有这种休息习惯,当一只脚疲倦时,就换另一只。在动物世界里,丹顶鹅
只能算是一种弱小的动物,它有许多强大的天敌,想生存下去,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丹顶鹤在野外
生活时,为了防止敌害的突然袭击,它甚至不能卧在地上休息。单脚伫立的动作,比两只脚站着能看得
更远,也可以更早一点发现敌害的踪影。这样一旦遇见敌害来袭击,它只需拍拍翅膀很快就会飞上天空
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个字。(3分)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4分)
二、阅读(3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19分)
潍坊的风筝
王剑冰
喷薄而出的朝阳中,一下子喷薄出那么多风筝。那是开在天上的花。越开越多的花,成为美丽的风
景。
风筝古时称为鸢。雒坊的别名就是鸢都。明代,潍坊就有了放风筝的习俗。这一娱乐工具或从海
上传出,融入不同国家的民众生活。在中国向欧洲传播的发明中,有学者把风筝列入其中。从“潍坊国
际风筝节”放飞的风筝,差不多飞了四十年。
整个天空生动起来。
所有的风筝都没有想到,它们会构造出另一个世界。它们以单纯的自我,组合成群体的丰富。
它们有的天真,有的老成。有的是戏曲中的脸谱,有的是栩棚如生的造型。婀娜的嫦娥,耿直的郑
板桥,黑脸的包公,更多的是动物世界:蝴蝶、瓢虫、蜻蜓,还有一个大章鱼,那么多的须尾,简直让人怀疑
它是否能升起来,可它竟然一点点地飞起来了,而且离地面越来越高,真是不可思议。
还有蓝宝石风筝,这也许是昌乐人放的,蓝宝石是濉坊昌乐的特产。还有一对大萝卜,倒栽在云中。
“烟台苹果莱阳梨,不如離县萝卜皮。”濉坊的萝卜盛名在外,这应该就是潍坊本地人放的。
在这里,会上演关于风筝的传奇。听说,有一只巨大无比的“蜈蚣”,被十几个人江着来了。这也能
放起来?试试吧,在这风筝之都,谁不想有大胆的尝试?喊着,吼着,跑着,那庞然大物真的飞起来了·
云端的气流大了起来,带着冲击力,将一些鸢尾冲撞得抖抖颜颤。那场面变得更加活灵活现了。还
有零散的小鸢,在如盖的大鸢中间挤来挤去,有如一轮月亮周国团着一圈流星。
濉坊人不仅喜欢放飞风筝,还喜欢制作风筝。据统计,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风筝都出自濉坊。随着
上世纪八十年代风筝节的举办,潍坊开始有了大大小小的风筝厂。找在杨家埠一家凤筝厂看到,有专门
负责设计、制作、描绘、包装的人,还有专门负责试飞甚至网上销售的人。
在潍坊人看来,潍坊是个很值得一说的地方。離坊人说,我们这里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菜州湾,
【语文试卷(第2页)】语文学科答题卡
3.(7分) 7.(4分)
(1)(3分)
1.答题前,考生先将条形码粘贴在
“贴条形码区”,并自己的姓名和
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 ①
姓名: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
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② 。
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
准考证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
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 ③ 8.(5分)
规定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
的答案无效。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2)(4分)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
试卷上答题无效。
5.请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
破损等。
6.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贴 条 形 码 区 交回。
。 。
一、课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二】(16分) 实得分
(1) (2) 9.(4分)
(3) (4) (1)薄: (2)景:
二、阅读(35分) (3)集: (4)微:
(5) , 。
【一】(19分) 实得分 10.(6分)
(6) , 。
4.(3分) (1)
(7) , 。
2.(8分) 。 (2)
(1)(2分) 5.(4分)
。 11.(3分)
(2)(3分)
。 。
。
6.(3分) 12.(3分)
(3)(3分)
。 。
。
注 意 事 项
三、写作(40分)
400
800
200
600
请 勿 在 此 区 域 作 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 分)
1.(10 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山岛竦峙 (3)荡胸生曾云 (4)无案牍之劳形
(5)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6)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7)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每空 1 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8 分)
(1)知识就是力量,阅读改变人生。(2 分)
(3)主题为“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于 4 月 23 日在京开幕。(3 分)
(4)《小王子》 本书为法国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作品。它以童话式的故事结构,简洁天真的
语言,解释了一个个被喧嚣的生活表面所掩藏的人生哲理,为我们指引了一条心灵回归之路。(3 分)
3.(7 分)
(1)①是它最显著的特征(让它显得与众不同)
②这是丹顶鹤的“秃顶”
③就是用来寻找配偶(每句 1 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丹顶鹤落地时之所以常常一只脚站着,是因为:一是可以更好地休息;二是可以看得更远,
以便更早发现敌害,在敌害袭击时更快地飞上天空。(4 分)
二、阅读(35 分)
【一】(19 分)
4.①点出“风筝”,照应标题。
②引出下文对于风筝及潍坊的介绍。
③以“开在天上的花”比喻风筝,生动形象,充满美感。(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5. ①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刻画风筝形态各异,造型多样。
②以观众的心理感受,从侧面表现大章鱼风筝的神奇。
③既有群体描写,也有个体描写,点面结合,使人对潍坊风筝产生了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每点 2 分,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6. 这句话是对那些放风筝的人的高度赞美:(1 分)他们脚踏实地,富于智慧,勇于实践,所以说“在地
上生活”; (1 分)又积极探索,敢于幻想,充满热情,所以说“在云里写诗”。 (1 分)
7. ①“我”受到海滩上放风筝时欢乐喜庆气氛的感染,被风筝中乐曲打动,于是想升到高空去看看大地上
的景象,饱览潍坊各种美景;
②“我”的这一幻想从侧面衬托了潍坊风筝、潍坊大地的美丽以及潍坊人民生活的幸福。(每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
8. ①开头部分由放风筝引出风筝的古称、潍坊的别名以及放风筝的悠久历史,自然贴切;
②中间巧妙借潍坊人之口、以现代人语言介绍潍坊的地理形势、历史名人,不露痕迹地融入史料;
③在运用史料时,不是直接引用而是灵活进行转述,且史料与前后文水乳交融、浑然一体。(1 点 1 分,
2 点 3 分,3 点 5 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语文参考答案 第 1页(共 2页)
【二】(16 分)
9.(1)迫近 (2)日光 (3)鸟停息在树上 (4)没有(每空 1 分)
10.(1)这就是岳阳楼记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得分点:判断句式、“观”“备”)(3
分)
(2)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为什么呢?(得分点:
“尝”“为”“何”)(3 分)
11.对比 悲(或:感极而悲) 喜(或:喜洋洋)(顺序颠倒不得分)(每空 1 分)
12.示例:需要。当今时代,虽然处在和平盛世,但同样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先,享乐在后,
无私奉献,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3 分)
三、写作(40 分)
13.评分参照标准:参考 2022 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分数 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次 (40-36 分) (36-30 分) (30-24 分) (24-18 分) (18-0 分)
项 目
内 20-18 分 18-15 分 15-12 分 12-9 分 9-0 分
文章切题 文章切题 基本切题 勉强切题 文不切题
容 中心明确 中心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
感情真实 感情真实 内容比较具体 内容不具体 内容不具体
(20 分) 内容充实 内容具体
表 20-18 分 18-15 分 15-12 分 12-9 分 9-0 分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运用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达 运用得好 运用得好 基本合理 运用有缺陷 运用很差
结构合理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
(20 分) 语言流畅 条理清楚 层次基本清楚 层次不清楚 语病较多
语言通顺 语句较通顺 语句基本通顺
语文参考答案 第 2页(共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