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8 08:0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7道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
1.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 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 D.控制变量
2.某次电影拍摄中,特技演员从桥上跳下,落在河面上匀速前进的竹筏上。在演员(视为质点)跳下的瞬间,长为6m的竹筏的前端恰好位于演员的正下方,演员跳下的瞬间距竹筏的高度为20m。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认为演员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竹筏的宽度。要使演员落在竹筏上,竹筏的最大允许速度为(  )
A.1m/s B.2m/s C.3m/s D.4m/s
3.甲、乙两物体分别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它们的运动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已知t=0时乙的速度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2s时加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
B.乙物体2s时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甲物体0~2s内与2s~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乙物体0~2s内与2s~4s内发生的位移相同
4.如图所示,物块放在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传送带上,且始终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关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传送带匀速向上运动时,f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下
B.当传送带减速向上运动时,f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上
C.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f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上
D.当传送带加速向下运动时,f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下
5.如图所示,一轻质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斜杆垂直,两斜杆夹角θ=60°。一重为G的物体悬挂在横杆中点,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  )
A.作用力为G B.作用力为G C.摩擦力为G D.摩擦力为G
6.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原长为6c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
C.弹力F与弹簧长度x成正比
D.随着弹力F的增大,弹簧的劲度系数k也增大
7.下列属于力的单位是(  )
A.kg m/s2 B.kg m/s C.kg m2/s D.kg s/m2
二、多项选择题,(共3道题 ,每小题6共计18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8.如图所示,质量为48kg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为42kg,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的运动方式是(  )
A.加速上升 B.匀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加速下降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M的木块A、B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木块间的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则此时木块A、B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10.如图所示,一水平外力F作用在物块B上,A、B两物块在地面(可视为地球表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块受到2个力作用
B.B物块受4个力作用
C.A、B、地球三者之间一共有5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B对地面的压力就是A、B所受的重力的合力
三.实验题(共2小题,总分15分)
11.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A、B、C、D和E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10.76cm、x2=15.05cm、x3=19.34cm和x4=23.65cm。
根据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物块的加速度α=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请判断当物块的速度为2m/s时物块处于x1、x2、x3和x4中的    段,理由是    。
12.某同学将带滑轮的滑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滑板上表面水平,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a﹣F图象。
(1)由a﹣F图象可知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   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3)为使图象过原点可垫高滑板的   (填“左”或“右”)侧,使传感器拉钩不挂绳时,小车能做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四.解答题(共3小题,总分39分)
13.(10分)一辆执勤的警车停在平直公路边,当警察发现从旁边以v=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前去追赶,经t0=2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4m/s2做匀加速运动,问:
(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起来后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14.(12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0.8N作用和B物体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1)A、B运动的加速度;
(2)12s末A、B间的距离;
(3)两物体的质量.
15.(17分)质量为m=4kg的小物体,由A点静止在恒力F=20N作用下向右运动,运动至B点时撤去F,AB相距L=9m,设斜面足够长,物体与平面、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物体在B点没有能量损失。其中: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在水平面运动的加速度;
(2)在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3)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答案可以有根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7道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
1.C2.C
3.D
4.C
5.B
6.B
7.A
8.CD
9.BC
10.AC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计15分)
11.【解答】解:(1)根据逐差法可得:
x4﹣x2=2a1T2。 x3﹣x1=2a2T2。
物块的加速度 a=
联立得 a=
由题得 T==0.1s
代入数据解得 a=4.30m/s 2
(2)x3,因为物块在位置C的速度 vC==≈1.72 m/s<2m/s
物块在位置D的速度 vD==≈2.15 m/s>2m/s,所以物块位于CD之间。
故答案为:(1)4.30。
(2)x3,因为物块在位置C的速度vC=1.72 m/s<2m/s,物块在位置D的速度vD=2.15 m/s>2m/s,所以物块位于CD之间。
12.【解答】解:(1)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直线的斜率为2,所以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0.50kg;
(2)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小车和滑板间有摩擦阻力;
(3)为使图象过原点可垫高滑板的右侧,使传感器拉钩不挂绳时,小车能做匀速运动;
故答案为:0.50,小车和滑板间有摩擦阻力,右,匀速
四.解答题(共3小题,总分39分)
13.(10分)【解答】解:(1)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警车从发动起来后到与货车速度相等需用时:t1=(1分))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xm=v(t1+t0)﹣(2分)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xm=42m(1分)
(2)设警车发动起来后经过t'时间追上货车,则有:x1= (2分)
x2=v(t'+2)(2分)
X1=x2(1分)
代入数据解得:t'=(4+)s或t'=(4﹣)s(舍去)(1分)
14.(12分)【解答】解:
(1)由图象知,;(2分)
,(2分)
负号表示aB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1分)
(2分)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对B:μmg=maB① (2分) 对A:F﹣μmg=maA② (2分)
由①②得解:m=0.8kg(1分)
15.(17分)【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cos37°﹣μ(mg﹣Fsin37°)=ma,(2分)
解得:a=0.5m/s2(1分)
(2)到B点时的速度v,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得:v2=2aL,(1分)解得v=3m/s(1分)
在斜面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θ+μmgcosθ=ma′(2分)
代入数据解得:a′=10m/s2(1分)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0﹣v2=﹣2a′x(1分)
解得:x=0.45m(1分)
(3)上滑所需时间=(1分)
到达斜面最高点后,开始下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37°﹣μmgcos37°=ma″,(1分)解得a″=2m/s2(1分)
下滑所需时间为t2,则,(1分)解得(1分)
故经历的总时间为t=t1+t2,(1分)解得t=(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