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测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直接生活的环境
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含量约为3/4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细胞液
D.血浆和组织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中蛋白质较少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呼吸酶、抗体、激素、H2O
C.神经递质、Ca2+、载体蛋白 D.Na+、HCO3-、葡萄糖、氨基酸
3.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细胞代谢紊乱
C.渗透压下降 D.病原体感染
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5.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6.如果在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纤维的a点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则膜内、外产生的电流方向分别为
A.膜内a→b;膜外b→a B.膜外b→a;膜内b→a
C.膜外a→b;膜内a→b D.膜外a→b;膜内b→a
7.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低 D.动作电位峰值降高
8.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B.“植物人”的脑干、脊髓等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给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以维持下丘脑呼吸中枢的兴奋
9.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面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的过程
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第一级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11.生长素(IA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锌是色氨酸合成酶的组分,缺锌时导致由吲哚和丝氨酸结合而形成色氨酸的过程受阻,色氨酸含量下降,从而影响IAA的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合成可反映基因对生物性状的直接控制
B.人类最先从高等植物体内发现并提取出了生长素
C.植物细胞内色氨酸只能作为合成生长素的原材料
D.在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单侧光的制约
12.如图为研究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在根部“③→④”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
B.生长素对②处和⑥处的作用不同
C.两种现象说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根
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3.植物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植物激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而具有协同作用
B.赤霉素和脱落酸在植物体内具有拮抗作用
C.植物激素调节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植物乙烯含量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产生
14.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变化的刺激,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使得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抑制②过程有利于某些矮生花卉的培育
B.促进④过程有利于延缓植物器官衰老
C.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D.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②和过程①③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①③⑤⑥
15.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它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发育过快
C.将生长素类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精的柱头或子房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的成分是恒定不变的
B.乳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不发生在内环境中
C.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反应发生于外界环境中
D.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17.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
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
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
18.生物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神经调节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其中甲、乙是两个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刺激a处,甲和乙都会偏转,乙偏转2次
B.刺激a处引起的甲偏转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该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又到静息电位的变化
C.根据分别刺激a处和b处引起的乙偏转的情况可以判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
D.除去c处的神经递质后,再刺激a处,甲偏转,乙不偏转
19.某些种类的毒品通过干扰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上瘾.从而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巨大危害。如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影响神经递质的重吸收,使人产生较长时间兴奋与愉悦感
B.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会迅速被分解或重新吸收回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
C.神经递质先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结合,再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
D.长期吸毒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数量出现“代偿性减少”,导致产生更强的毒品依赖
20.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 )
A.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图甲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乙是部分细胞物质交换的具体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包括图甲中的A、B、C三种液体,其中A代表的液体是__________。B、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表示肌肉组织,则①②③中O2浓度最高的是[ ] ____________(分别填数字代号和名称);CO2浓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分别填数字代号和名称)。
(4)某人皮肤被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
22.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⑤(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_________,③称为_________。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__(用字母表示)(2分)
乙图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乙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_______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___________。
(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⑨]__________________ 中释放的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
(5)乙图中神经兴奋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3分)
(1)因为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所以在发挥作用时会因_________、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_________________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2)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原因是___________。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3)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_______点。
(4)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果如下:
生长阶段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种子发芽 + + - +
花芽形成 + + + + +
果实生长 + + + + +
器官脱落 - - - + +
衰老 - - - +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由表可以看出,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都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以实验动物蛙为材料,开展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要求与说明: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关于反射弧分析的实验及有关问题如下:为验证脊蛙(大脑已破坏)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实验思路是用1%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出现屈腿,说明反射弧完整。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不是同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反射从刺激感受器到效应器出现反应的时间比屈腿反射的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分)若用5%H2SO4溶液刺激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趾尖,没有观察到屈腿,其原因是________(2分)。
(3)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细胞内Na+浓度均低于细胞外,K+浓度均高于细胞外,但这两种细胞内的Na+浓度不同,K+浓度也不同。实验证明蛙下肢的一条肌肉直接与该肌肉相连的神经接触,会引起该肌肉收缩,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25、研究发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科研人员做了以下系列实验:(6分)
实验1:取富含乙酰胆碱的鼠脑悬浮液注射到被酒精损害记忆大鼠的海马区,可改善其记忆。实验 2:对学习 21 天后的大鼠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阻止胆碱酯酶破坏乙酰胆喊)处理,结果大鼠可以保持记忆而不遗忘。实验3:增加大鼠海马区神经末梢内的胆碱乙酰转移酶(催化乙酰胆碱合成的酶)的活性可以提高大鼠的记忆力,此酶的活性可以作为大鼠学习能力的指标。
(1)乙酰胆碱是一种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其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 ,作为神经递质一般需要符合条件: 。(答出1 点)
(2)根据实验材料推测,大鼠学习 21 天后常常会产生遗忘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答 2 点)(4分)
2021-2022学年(上)高二生物期中考答案
选择题
1-5 ADBCD 6-10 ACDDB 11-15 DBDCC 16-20 CCDCB
21.
(1) 细胞外液 血浆
血浆(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B、C)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2)酸碱度
(3) [②]血浆 [①]细胞内液
(4)③
22.(1)效应器 神经中枢
(2) c、e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3)线粒体 能量(ATP)
(4)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
23.
(!)浓度 器官的种类
(2)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比单子叶敏感 Ⅱ d
(3)抑制 B
(4) 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或“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 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24、
(1)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需要时间 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需要时间
(2)组成该反射弧的神经元级数比屈腿反射的多 感受器受损
(3) 神经和肌肉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存在电位差
25、 (1)胞吐
①在突触小体中合成并储存在突触小泡;(或②当兴奋到达时能够由突触前膜释放入突触间隙;或③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后受体特异性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或④能被相关酶分解而灭活或被突触前膜回收)
(2)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有关;乙酰胆碱分泌不足;胆碱酯酶活性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