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4:5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分)
1.(本题3分)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2.(本题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2.7%左右。
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3.(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4.(本题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瘫,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是各得其所。
5.(本题3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父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智者。 ②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③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精。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⑥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启发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⑦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①⑦⑤②④③⑥ B.①⑦②⑤④③⑥
C.③①⑦⑤④②⑥ D.③①⑦④⑤⑥②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0分)
6.(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qiáng bì( )。母亲就 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chén jì(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chuí dǎ( )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fān lái fù qù( )地睡不了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把“偷偷”“悄悄”分别填在选文中的横线上。
三、综合性学习(共15分)
7.(本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经济报》2017年6月10日,“天脊杯”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在“中原孝道第一村”洛阳市伊滨区西庞村惠众道德乐园隆重举行,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模范人物榜单发布,10名孝贤模范被授予河南乡村十大孝贤称号。600名孝贤楷模、慈善家、企业家及热心孝贤文化的各界人士齐聚古都洛阳,见证了这10名河南乡村孝贤模范的公开亮相。洛阳市西庞村第七届老人集体生日宴当天同期举行。
材料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材料二的漫画,结合画面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谈谈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亲情的理解。
示例:亲情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共11分)
(本题1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2年)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吧”。
8.(3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
(2)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
(3)期返而食______________
(4)期返而食______________
9.(2分)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0.(3分)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
A.期日/中 B.元方入门/不顾
C.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D.故人至/暮不来
11.(3分)(甲)(乙)语段要表达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29分)
(本题13分)类文阅读
无言之美 张楑辅
①一次在朋友家做客,吃过饭天已大黑。快10点了,我们仍然聊兴很高。忽然朋友拨了一串号码,等了一会儿,传来电话接通的声音。只是接通之后却不见她说话,电话那一端也是静悄悄的。
②朋友的眼睛微微闭着,一副悠然神往的表情。过了五六分钟,她把电话放下了,回头对我一笑,说:“很奇怪吧?”
③我点头。
④她说:“我在给我的母亲打电话。”
⑤我问:“那你们怎么都不说话?”
⑥她说:“我母亲是个聋哑人。”
⑦我奇怪地问:“那她怎么能听见电话铃响呢?”
⑧她说:“我母亲的电话就放在床头柜上,她每晚都侧着睡,就是为了能看见来电话时话机上的来电显示。其实那个电话就是我和弟弟打,因为母亲什么也听不见,看见话机上的来电显示就会知道是我或者弟弟。母亲接起电话的时候,虽然不说什么,可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和母亲的心离得很近!有时深夜我会打电话回家,就是想知道母亲有没有睡,她睡着了就不会接电话了。”
⑨我的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很深很深的感动,一下子想起了远方的母亲,我很久没有给她打电话了。朋友打电话的事就像一枚落入我心中的石子,激起了我沉积已久的亲情。
⑩朋友那一刻的无言,实在胜过千言万语。她让我看到了亲情的另一种美丽,安静深沉,却又直指人心。这种美丽的亲情,就是我们眷恋的一切,就是我们好好活着的理由!
 (摘自《感动人生》)
12.(3分)说说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13.(3分)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所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加以分析。
14.(4分)你怎样理解文章第⑩段中加粗的“另一种美丽”?
15.(3分)生活中你一定感受这样“无言之美”,请你写出当时的情景。
(本题16分)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6.(3分)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另外两件事。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7.(4分)结合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此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18.(5分)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19.(4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六、作文(共40分)
20.(本题40分)请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B2.C3.B4.D5.C6.(1)墙壁 沉寂 捶打 翻来覆去
(2) 爆怒无常 暴怒无常
(3)悄悄 偷偷
7. (1)示例: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模范人物榜单发布。(或: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举行) (2)漫画中有一个男子身穿印有“孝”字的文化衫,一边遛狗,一边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说:“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漫画运用对比手法,讽刺了在有些所谓的孝子心中,母亲的地位还不如宠物。 (3)示例一:亲情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灰尘仍然清澈澄净。示例二:亲情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8. (1)离开 (2)回头看 (3)约定 (4)吃饭 9.(1)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
(2)从前吴起外出(出行),遇到老朋友,留他吃饭。 10.C 11.为人处事讲信用。(或待人诚恳、守信)。
12.一是交代背景,是在天已大黑,朋友家做客时打电话;二是点题,用“不见他说话”“电话那一端也是静悄悄的”来点出题目中的“无言”;三是设置悬念,接通电话而不说话,技法读者的阅读兴趣;四是铺垫,为下文写母女电话中的无言做铺垫。 13.方法:神态;分析:通过对人物神态描写,写出了朋友拨通母亲电话的满足感。 14.是一种安静深沉,却又直指人心的亲情。 15.示例:我期中考试考的很不理想,当我垂头丧气时,同桌悄悄的在我的文具盒里放了一个纸条,上面写了这一样一句话:“同桌,你不要灰心,这次考试,你只是没有发挥好。相信你下次考试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我们一起加油吧!”
16. 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 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17.(1)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 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2)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示例二:这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 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的疼爱和牵挂之情。
18.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19.①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②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
20.那一次我真失落  
  失落是一种啥滋味,大概没有人愿意体会吧。不过,我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却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那一次我真的很失落。
  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我当然很高兴。因为每次考试结束,我都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们的赞美。这样时间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就悄悄地爬进我的内心,我开始得意忘形了,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仅学习不求真,就连考试也开始马虎起来。  
  在一次小考中,我对试卷中所有的题都不屑一顾,丝毫没放在眼里,没有以前的认真劲儿,刷刷刷,大笔一挥很快地就稀里糊涂地答完了,然后轻松地交给了老师,并且自信地觉得我还会考第一的。  
  老师批完卷后,同学们都凑上去问自己考了多少分,当问到我时,老师眉头紧锁,面无笑意,这是怎么回事呢?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老师说:“她是第28名”,这声音虽然不大,但让我听起来却像炸弹一样令人震撼,简直把我震晕了。我的心忽地加快了速度,似乎涌到了嗓子眼。老师没念我的分数,也没批评我。估计这是在给我留面子。但我的心里难受极了,就像不知道有多少只猫爪子在乱抓我的心一样。我下意识地用牙齿恨恨地咬住嘴唇,但止不住的眼泪还是夺眶而出了。  
  我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看上去就像被什么钉住一样,一动不动,一点精神也没有,我一边看着试卷一边想:这真的是我的卷吗?怎么会考得这么差呢?我不敢相信,我真的很难相信,不过事实终究是事实,一道道错叉犹如明晃晃的钢刀一样刺痛了我的心。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落,这泪水饱含着悔恨、失落、自责和惭愧!  
  也不知哭了多久,我渐渐地平静下来,开始认真地反省了自己: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大,沾沾自喜,翘尾巴,不正应验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真理了吗?于是,我擦干了眼泪,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认真努力,刻苦用功,考出好成绩不骄傲,考出差成绩不气馁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这样才能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我不会因为这次成绩而一蹶不振,我要吸取教训,去争取下一次的第一!从此,我再也没有这样的马虎。  
  那一次真的让我失落到了极点,我再也不想体会那种感觉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