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升练习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升练习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4:5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升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分)
1.(本题3分)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
2.(本题3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瘫痪 告诫 絮叨 樵悴 B.尴尬 诀别 呕吐 荫蔽
C.烫金 警醒 繁闷 枯涸 D.垂打 流转 试探 祷告
3.(本题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4.(本题3分)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A.lǘ néng gǔ pāo
B.lǚ long gù pāo
C.lǜ nóng gū pào
D.lù long gú pāo
5.(本题3分)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0分)
6.(本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爆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qiáng bì( )。母亲就 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chén jì(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chuí dǎ( )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fān lái fù qù( )地睡不了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把“偷偷”“悄悄”分别填在选文中的横线上。
三、综合性学习(共15分)
7.(本题15分)班内开展“真正的朋友”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哪些朋友是“损友”呢?请简单说一说。
(2)在交往过程中,有些朋友对你的错误直言不讳。你是否喜欢这种朋友呢?
(3)如何交到真正的朋友,发展真挚的友谊?
四、对比阅读(共15分)
(本题15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月:“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8.(4分)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俄而雪骤 (2)相委而去
9.(4分)翻译句子。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3分)细读《咏雪》,你觉得两个关于雪的比喻,作者和谢太傅更喜欢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11.(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文章是怎样表现陈元方的“方正”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2.(3分)“我”的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13.(3分)“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中,母亲“忍住”的究竟是什么?
14.(3分)文段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
(本题16分)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5.(4分)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另外两件事。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6.(4分)结合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此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17.(5分)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18.(3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形象。
六、作文(共40分)
19.(本题40分)请参照课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则人物描写片段。要求:突出人物特点;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1.A2.B3.A4.C5.B6.(1)墙壁 沉寂 捶打 翻来覆去
(2) 爆怒无常 暴怒无常
(3)悄悄 偷偷
7. (1)能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是益友;对自己道德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是损友。 (2)喜欢。这种朋友,我们称为诤友。他能坦率地指出我们的问题,提出批评,这是非常难得的。陈毅元帅曾说过“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我们应乐于和这种朋友交往。 (3)以真诚换取友谊,以热情培养友谊,以宽容维护友谊,以原则纯化友谊。8.(1)急(2)舍弃 9.(1)兄长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随风飘飞的柳絮更恰当。”
(2)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10.谢太傅和作者更赞赏谢道韫。一诗“公大笑乐”,从谢安大笑的喜悦中能看出来肯定的态度;二是从结尾处对谢道韫的身份的交代上,暗含了作者对谢道韫的重视和赞赏 11.通过对陈元方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又通过客人对他态度的变化侧面烘托。
12.因为“我”,母亲已精疲力竭,无力也无心情再照顾花了。 13.母亲“忍住”的是儿子因双腿瘫痪不想活的痛苦,还有自身的病痛。 14.①母亲十分理解儿子的痛苦。②母亲尊重儿子的自尊心。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15. 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 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16.(1)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如果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 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真切的感情。(2)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示例二:这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 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心情。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的疼爱和牵挂之情。
17.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18.①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②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
19.示例: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父亲见状,慌忙奔到祖母炕前。只见祖母艰难地伸出手,用她满是青筋和老年斑的双手反复摩挲着父亲的袖口,喉咙里咕哝几声,费了很大力气,才说了一句“穿……厚……点……儿……”。说完,她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安然地合上了双眼。“穿厚点儿”,这是一个80岁的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出的最后几个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