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0 09: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瞬(shùn)间 供(gòng)品 惊(jīn)天动地
B.参差(cī) 项(xiàng)圈 斩(zhǎn)钉截铁
C.匀称(chèng) 抵御(yù) 威风凛凛(lǐn)
D.干燥(cào) 骤(zhòu)然 暴露(lù)无遗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水村山郭酒旗风(山城,山村) B.浪淘风簸自天涯(颠簸)
C.茅檐长扫净无苔(青苔) D.两山排闼送青来(窗户)
3.下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即金、木、水、火、土五大类,称它们为“五行”。
B.“五谷”中的“菽”指的是稻子。
C.“五音”包含“宫、商、角、徵、羽”,其中“角”应念“jué”。
D.“黄、青、赤、白、黑”称为“五彩”,“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泛指红色。
4.对下列语段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
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海洋的平均深度是三千八百米。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八百四十米。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海水包围,水深将有二千四百四十米。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纳海沟,最大深度是一万一千零三十四米。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它的海拔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八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玛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二千多米!所以,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A.海洋比地深。
B.海洋比地大。
C.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
D.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每年,黄河有几十吨甚至上百吨泥沙沉淀在下游。
C.人类砍伐了大量树木,因为龙卷风、沙尘暴席卷而来。
D.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切忌不可再肆意破坏它。
6.下列诗词句,格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豪”之称。
B.《三黑和土地》是一首诗歌,热情歌颂了三黑热爱劳动的品质。
C.《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本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D.《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中国农村的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的故事。
8.对下面的三小节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对土地的依恋之情。
B.两个“一……就……”表达了农民拥有土地时的急切心情及喜悦之情。
C.反复强调“恨不得”,突出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D.这三小节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好奇心,希望尝一尝土的味道,试一试土的温度。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yíng bāo guǒ lán qiú jī chǔ
( ) ( ) ( ) ( )
zī yuán kāng kǎi gòng xiàn fàn làn
( ) ( ) ( ) ( )
yǒu mù gòng dǔ hé ǎi kě qīn
( ) ( )
10.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饶___( ) 傲___( ) 赌___( )
崖___( ) 概___( ) 协___( )
1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 容易—( )
精心—( ) 美丽—( )
12.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地残杀或迫害。( )
(2)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
(3)一再,很多次。( )
(4)对人谦恭有礼貌。( )
(5)以财物帮助。( )
13.字词闯关。
(1)谎言露( )馅了,他的脸上露( )出了难堪的表情。
(2)散( )漫的孩子在操场上分散( )开来。
(3)他bǎ( )地pá( )得又平又顺溜。
(4)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zhāo( )手,zhào( )唤我们不断前进。
14.读句子,做练习。
(1)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
风大作时,能逆______吹牛马使倒______行,或擎______之高二三丈而坠______。
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________ 逆:________ 擎:________ 坠:________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①“另一种东西”指的是________。
②这几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15.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默写《江南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_____的结构来写,大量运用了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雪的功能令人惊奇
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据报道,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该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对治疗红眼病、皮肤烫伤、冻伤都有效果,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6.第②自然段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17.下列句子中,( )是文中的过渡句。
A.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B.据报道,在某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
C.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
D.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8.梳理第④自然段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的手冻伤了,可以用雪水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不用其他药物。
B.我们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
C.邻居王阿姨得了红眼病,我可以建议她每天用清纯的雪水清洗。
D.小明的爷爷年纪大了,他经常提醒爷爷不能喝清纯的雪水。
19.短文主要介绍了雪的哪些功能?请梳理全文,简要概括其中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植物的睡眠
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
②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的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②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着紫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色三叶草。它们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bǐng)上的三片小叶都张开着,但到傍晚,三片小叶就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④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xù)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hān)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它这种“昼(zhòu)醒夜睡”的规律特别明显,才因此得名“睡莲”。
⑤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zhǒu)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kē)睡的小老头儿。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é)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⑥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
2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关闭——( ) 绽放——( ) 比如——( )
21.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用“——”画出来。
22.短文第⑤段先以蒲公英、胡萝卜的花为例,说明了花的种类不同,______也各不相同:又以晚香玉为例,说明了有些植物的花______。
2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睡莲得名的原因,是它的花瓣到了晚上一定要睡觉。( )
(2)合欢树的叶子一到晚上就会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 )
(3)“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和“你知道吗,植物是需要睡眠的。”两句话的意思相同。( )
四、书面表达
24.习作。
马路上,行人随意横穿;小区里,汽车乱停乱放;楼道里,垃圾随意丢弃……不文明的现象正在破坏着我们的美好生活。请你就某一现象写一份倡议书,要求格式正确,内容丰富。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应注意平时的积累。
A、惊(jīn)天动地——惊(jīng)天动地:惊:惊动。动:震动。①形容事业伟大或事情影响极大。②形容声音极大。
C、匀称(chèng)——匀称(chèn):(形)均匀相称。
D、干燥(cào)——干燥(zào):(形)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故答案选B。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A.正确。“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江南春》,诗句的意思是:莺歌燕舞绿叶映衬鲜艳红花。山郭:山城。
B.正确。“浪淘风簸自天涯”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浪淘沙》,诗句的意思是: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簸:颠簸。
C.正确。“茅檐长扫净无苔”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书湖阴先生壁》,诗句的意思是: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苔:苔藓。
D.不正确。“两山排闼送青来”出自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书湖阴先生壁》,诗句的意思是:推开门只见两座青山迎面而至,山色青翠。闼:小门。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
ACD说法正确。
B.五谷即为黍 、稷(粟)、稻、麦、菽。俗名分别为 黄米、谷子(北方俗称小米)、水稻(俗称大米)、小麦(制作面粉主要用料)、豆类。菽”指的是大豆。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段落意思的概括。
从“海洋的平均深度是三千八百米。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八百四十米。”和“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玛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二千多米!”可知,文段通过海洋与陆地的对比,告诉我们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故文段第一句话为中心句。因此,本段主要写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修改病句。
A.“有语病,缺主语,删去“随着”。即: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没有病句。
C.有语病,关联词错误,应改为:因为人类砍伐了大量树木,所以龙卷风、沙尘暴席卷而来。
D.有语病,前后矛盾,“切忌和不可”意思相同,应把“切忌”去掉。示例: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不可再肆意破坏它。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诗句格式,诗句的结构特点是对仗之美。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对偶句,“两个”和“一行”对偶,“黄鹂”和“白鹭”对偶,“鸣翠柳”和“上青天”对偶。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句子运用借代,“孤帆”借代“船”。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对偶句,“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闳”。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是对偶句,“七八个”对“两三点”,“星天外“对”雨山前”。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A、C、D选项正确;
B.有误,《三黑和土地》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苏金伞。诗歌中的主人公是三黑,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通过写三黑对待土地的方式及看法,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的心情,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故“热情歌颂了三黑热爱劳动的品质。”说法错误。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出自课文《三黑和土地》,这句话统领全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将农民面对土地的那种迫切的心情和扑进土地怀抱的激动地举止表现出来。选项D说法错误,并不是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好奇心”。
9. 晶莹 包裹 篮球 基础 资源 慷慨 贡献 泛滥 有目共睹 和蔼可亲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莹、裹、篮、慨、献、滥、蔼”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绕 环绕 遨 遨游 都 都市 涯 天涯 慨 感慨 伪 虚伪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字,然后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即可。如:“饶”变为“浇”,组词“浇水”;“傲”变为“熬”,组词“熬夜”;“赌”变为“诸”,组词“诸位”;“崖”变为“捱”,组词“捱近”;“概”变为“溉”,组词“浇溉”;“协”变为“胁”,组词“威胁”。
11. 保护 复杂 疏忽 丑陋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找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毁坏:毁损破坏。反义词:修复、保护。
容易:便当;不难。反义词:困难、艰难。
精心:非常用心;专心精细。反义词:敷衍、草率、粗略。
美丽:好看;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绪。反义词:难看、丑陋。
12. 肆虐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恭敬 资助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三番五次:一再,多次。
恭敬:对人谦恭有礼貌。
资助:以财物帮助。
13. lòu lù sǎn sàn 把 耙 招 召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多音字及看拼音写词语。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露:[lù]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出。[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露馅。
(2)散:[sàn] 分发;分给;散开。[sǎn] 无约束;不密集;松开 ~漫。
(3)他把地耙得又平又顺溜。
(4)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召唤我们不断前进。
14. nì dào qínɡ zhuì 起。 方向相反。 举,抬。 落,掉下。 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也指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同青山一样,永不会老。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了给汉字注音。
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选择做到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逆:nì,方向相反。与“顺”相对。
倒:dào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心立。心挂。丶影。~置。dǎo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擎:qíng,往上托;举。
坠:zhuì,落 ~马。~楼。
词语字词意思要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
注意理解词句的意思,说明风太大了,能把牛马吹得倒退,还能把牛马吹上天达二三丈之高才落下来。
作:起。         逆:方向相反。         擎:举,抬。         坠:落,掉下。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结合短文内容,“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15.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总分总 比喻 拟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诗词识记和课文理解。
(1)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全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写时要注意“莺、啼、郭、旗”等词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2)本题考查课文结构和修辞手法。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了“总起——分述——总结”结构,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文中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16. 列数字 作比较
17.C
18.D
19.制冷、空气净化、保健。
【解析】
1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列数字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结合文章内容“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结合句子中“相当于”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文章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读全文,可知“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是过渡句,引起了下文,衔接上文。
18.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第四自然段内容“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可知答案。
19.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可知答案。
20. 紧闭 盛开 例如
21.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
22. 其睡眠的姿态 白天睡觉,夜晚开放
23. × √ √
【解析】
20.本题考查近义词。关闭:使开着的东西合拢。近义词:紧闭、闭塞、封闭、盖上、合上。绽放:指花开放。也形容如花一样开放。近义词:开放、绽开、盛开。比如:表示举例。近义词:好比、譬如、譬喻、例如、比方。
2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文章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读全文,可知“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是一个过渡句,衔接上文,引起下文。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仔细阅读文章第五自然段,结合内容“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可知答案。
23.(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它这种“昼醒夜睡”的规律特别明显,才因此得名“睡莲”。”可知错误。(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可知正确。(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和“你知道吗,植物是需要睡眠的。”表达都是植物是需要睡眠的意思。正确。
24.
校园环保倡议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校园环境。多年来,我校一直努力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并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环保理念,倡导绿色文明,一更好的营造人文和谐的育人环境。
但是,肆意被浪费,乱仍乱倒,不文明就餐等现象也时常出现在同学们身边。在此院学生会生活部特向全院师生发出以下倡议:
1、以节水、节电、节粮为荣——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省每一度电,珍惜粮食;
2、珍惜纸张——节约用纸,合理用纸,保护森林资源;不用、少用一次性制品;
3、良好的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仍乱倒垃圾,就餐后将餐具送回餐车;
4、爱护公物——不在桌椅、墙体上乱涂乱画,爱护校园内的一草一木。
让我们用真挚的热情传播环保理念,用切实的行动肩负起环保重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
×年×月×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要求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份倡议书。
倡议书指的就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它作为日常应用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文体,在现实社会中有着比较广泛的使用,比如“节约用水倡议书”、“保护益鸟倡议书”等等。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
倡议书的称呼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倡议书不写问候语。
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
倡议书属于专用书信,按照专用书信的格式写“此致敬礼”。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