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缝(féng)衣针 作(zuó)料 结(jiē)实 熬(áo)过
B.禁(jīn)不住 着(zhuó)慌 骨(gǔ)头 抽噎(yē)
C.嚼(jiáo)碎 瞻(zhān)仰 红锈(xiù) 和(huó)面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别出心栽 技高一筹 抱怨 B.跌跌撞撞 汹涌澎湃 轰鸣
C.望乎所以 沧海一栗 神秘
3.“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B.表示心里活动的时断时续 C.表示语意未尽
4.《桥》在最后才点出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对这样写的好处解释最正确的是( )
A.巧设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悬疑性
B.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巧设悬念,突出浓浓的父子亲情
D.巧设悬念,形成强烈的感情冲击扣人心弦,突出老支书不循私情的形象。
5.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组词是( )
A.沉重的打击 沉重的心情 沉重的负担
B.沉痛的心情 沉痛的教训 沉痛的脚步
C.苍茫的夜色 苍茫的大地 苍茫的天空
6.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感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我喜欢雨后的彩虹, 溺爱着它。
B.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绿绿的。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表弟用狡黠的目光看着我,可爱极了。
7.下列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百分百努力地去完成。
B.我们要经常阅读课外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C.人们因为至今没有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所以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生命。
D.渔夫和妻子宁愿自己多受些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抚养成人。
8.读下面的句子,将词语正确填入括号中的一项是( )
①方向盘 ②源泉 ③海洋 ④翅膀
要读有益的书,书是知识的( ),力量的( ),智慧的( ),生活的( )。
A.③ ① ② ④ B.② ① ③ ④
C.② ④ ① ③ D.③ ② ④ ①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ǎng zi shā yǎ fèi huà
( ) ( ) ( ) ( )
10.我会给加点的字注音。
青稞( ) 搪瓷碗( ) 鱼饵( )
收敛( ) 奄奄一息( ) 抽噎( )
11.辨字组词。
棵( ) 脸( ) 搪( ) 锈( )
稞( ) 敛( ) 糖( ) 绣( )
12.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低沉——( ) 脆弱——( ) 舒展——( )
沉重——( ) 挽救——( ) 粗糙——(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2)( )没有调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3)指导员对老班长说:“( )多么艰苦,你( )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4)( )不吃,咱们( )走不出这草地。
14.写出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3)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三、句型转换
15.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读下面短文,然后答题。
漂亮的语言和漂亮的事情
田野里有一所小小的房子。建造这所房子是为了在阴雨天人们可以来这里避雨和取暖。
在一个夏日里,天空布满了乌云,下起了雨。这时三个小男孩还在树林里。他们及时地赶到小屋里避雨,看着瓢泼大雨怎样从天上倾注而下。
突然他们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朝着小屋子跑来。他们不认识他,这个孩子是邻村的。他全身都湿透了,冷得发抖。
先跑来避雨的孩子中一个最大的孩子,穿着干衣服坐在那里说:“你多么倒霉 啊!挨雨浇了,我很可怜你……”
第二个男孩也说了一些漂亮的、同情的话:“在这样的天气里,陷在旷野中大概是很可怕的。我很同情你,小孩……”
第三个孩子没说一句话。他默默地脱下自己的衬衣,把它给了正冷得发抖的小男孩。
美丽的不是漂亮的语言,美丽的是漂亮的事情。
16.下面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那个10岁左右淋雨的男孩不是三个先避雨孩子的朋友。
B.瓢泼大雨、倾注而下都是指雨下得很大。
C.第三个孩子把衣服给了淋雨的男孩,很倒霉。
17.在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修建( ) 同情( )
18.(多选)田野里建造的一所小小的房子,目的是为了让路人可以来这( )
A.避雨 B.观赏 C.住宿 D.取暖
19.大雨中跑来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用“ ”把文中那段话画出来。
20.简要回答。面对前来躲雨的小男孩,原先避雨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最大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最欣赏的是谁?请说明理由。
我最欣赏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最后一句“美丽的不是漂亮的语言,美丽的是漂亮的事情”,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我们大杂院里
①我们大杂院里,有一家姐弟俩。姐姐芸芸,弟弟豆豆。姐姐比弟弟大十几岁。父母早逝,姐弟俩相依为命。
②每天,芸芸用自行车把豆豆送到学校,下午去学校里接。上学与上班的方向正相反。豆豆大些了,便乘车上学。芸芸把豆豆送到车上,下午还要到车站去接,领着他过马路。芸芸放心不下的,自然是豆豆的安全。记得学校第一次组织游泳,老师带队,可芸芸还不放心,她请了半天假,坐在游泳池边上,两眼一点儿也没有离开水里的豆豆。在家里,芸芸管着弟弟专心看书,做作业,别的,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干。
③芸芸的工资,除了生活必要( )外,就全供豆豆念书了。豆豆升上高中后,芸芸给豆豆买了台收录机,为的是学好外语。那机子的按键旋钮又多又复杂。豆豆用时,芸芸给插上插头,放好磁带,“咔哒”打开机子,调好音量;豆豆说声“( )”,芸芸又“咔哒”一声关上,取出磁带,拔下插头。
④豆豆考上了大学。只是学校在外地,芸芸一直把弟弟送到学校,安顿好才回来。一天,豆豆突然从学校跑了回来。他站在芸芸面前,抹着眼泪,说:“姐姐,我不念书了,就和你生活在一起一辈子。”
⑤芸芸惊讶地看着豆豆,半天才闹明白。原来豆豆到了学校不会( )衣服,不会( )被子,甚至到饭堂买饭时,不知买几两的才合适。
⑥芸芸这时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
2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相依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给文中括号处选择正确答案( )
A.开支 不用了 洗 缝
B.开支 谢谢 烫 叠
C.费用 请帮忙 洗 拆
D.开支 不用了 洗 叠
25.本文的题目是“我们的大杂院”,你能不能给它一个更好的题目( )
A.芸芸和豆豆 B.茫然的爱 C.姐弟情 D.相依为命
26.用“//”将原文分为三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
27.品析第二自然段内容。(提示:从哪些表示动作的词反映出芸芸对豆豆的关心过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8.习作乐园。
本单元学习了三个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虽然故事是虚构的,却折射了生活。现在请你创设一组环境和人物,展开想象,创编一个500字左右的故事,题目自拟,情节合理,内容健康。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作(zuó)料——zuò
B 着(zhuó)慌——zháo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 有误。别出心栽,应为: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
B 正确。
C 有误。望乎所以,应为:忘乎所以,意思是指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沧海一栗,应为: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小米。
3.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首先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语境选择。
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引用的原文有所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话未说完、意思未尽;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静默或思考。
根据例句,这是桑娜内心想法的描写。
所以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手法的作用。
文章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场面描写、借物喻人、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桥》前面未知两人关系,最后才点出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前文设置悬念,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此处与前文照应,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父子关系,形成强烈的感情冲击扣人心弦,突出老支书不循私情的形象。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注意平时对词组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搭配有误的是B项。“脚步”不应该用沉痛来搭配,可以改为“沉重”。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词的感彩的辨析。
完成时要注意根据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分析每个词语的感彩,然后选择。
A.溺爱: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带贬义词性,在在本句中,由贬义转化成了褒义,感彩有了变化。
B.偷偷:暗暗,形容行动避人,不欲使人觉察。在本句中,由贬义转化成了褒义,感彩有了变化。
C.放肆:指的是任意作为,不加拘束。属于贬义词,在本句中,感彩没有变化。
D.狡黠:在一般情况下,意思是诡诈,狡猾的意思,在本句中,由贬义转化成了褒义,感彩有了变化。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C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句子“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与“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生命”之间为转折关系,应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如“虽然……但是……”,不能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和补充句子。
由“知识”可知用:③海洋,由“力量”可知是:②源泉,由“智慧”可知是:④翅膀,由“生活”可知是:①方向盘。
故答案是:③ ② ④ ①。选D。
9. 咆哮 嗓子 沙哑 废话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咆、哮、嗓”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0. kē táng ěr liǎn yǎn yē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积累。
稞:读“kē”意为青稞,大麦的一种。
搪:读“táng”意为抵挡;搪塞;把泥土或涂料均匀地涂在炉灶或金属坯子等上面。
饵:读“ěr”意为钓鱼用的鱼食;引诱。
敛:读“liǎn”意为收起;收住;约束;收集;征收。
奄:读“yǎn”意为覆盖、涵盖。急遽、匆促。读“yān”意为覆盖、涵盖。急遽、匆促。奄奄一息:呼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形容即将死亡。
噎:读“yē”意为食物堵住食管;因为迎风、烟呛等而呼吸困难;说话顶撞人或使人受窘没法接着说下去。
11. 一棵树 笑脸 搪瓷碗 生锈 青稞 收敛 冰糖 绣花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区分记忆形近字之间的异同点。
“棵”字可组词为:两棵、花棵。
“稞”字可组词为:稞麦、黄稞。
“脸”字可组词为:脸蛋、脸皮。
“敛”字可组词为:内敛、敛财。
“搪”字可组词为:搪塞、搪饥。
“糖”字可组词为:糖果、糖水。
“锈”字可组词为:水锈、铁锈。
“绣”字可组词为:刺绣、绣花。
12. 高昂 刚强 收缩 轻松 抹杀 光滑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要做好积累,将相似的反义词组放到一起,对比记忆,记清楚,记牢固。
“低沉”的反义词有激昂、响亮。
“脆弱”的反义词有坚强、顽强。
“舒展”的反义词有蜷缩、萎缩。
“沉重”的反义词有轻盈、轻快。
“挽救”的反义词有扼杀、销毁。
“粗糙”的反义词有精致、精巧。
13.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不管 都 如果 就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选择关联词,首先要理解各个句子之间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写。
(1)“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和“大伙都叫他‘老班长’”是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因此选用“因为……所以……”。
(2)“没有调料”和“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是转折关系,因此选用“虽然……但是……”。
(3)“多么艰苦”和“把他们带出草地”是条件关系,因此选用“不管……都……”。
(4)“不吃”和“走不出这草地”是假设关系,因此选用“如果……就……”。
14. 比喻 拟人 比喻 拟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把咆哮着的山洪比作一群受惊的野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中的“跳舞”赋予了洪水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把他比作一座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中的“放肆地舔着”赋予了洪水以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5.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刘波画的吗? 不好好学习,难道能取得好成绩吗? 那些美好的印象,我怎能忘记呢?
【解析】
略
16.C
17. 建造 可怜
18.AD
19.突然他们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朝着小屋子跑来。
他全身都湿透了,冷得发抖。
20. 穿着干衣服坐在那里说一些很可怜小男孩的话 也说了一些漂亮的、同情的话
脱下衣服给男孩,没说话
21. 第三个孩子 他用实际行动帮助了小男孩
22.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可怜和同情的话语都是没有作用的,有作用的是能帮到别人的实际行动,所以这些行动更美丽。
【解析】
16.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文章内容理解。A.结合“突然他们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朝着小屋子跑来。他们不认识他,这个孩子是邻村的”可知说法正确。B.正确。瓢泼大雨,意思是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倾注而下,水像倒下来。C.结合“第三个孩子没说一句话。他默默地脱下自己的衬衣,把它给了正冷得发抖的小男孩”可知说法有误。故选C。
17.本题考查近义词。修建,是指用砖、瓦、木料、水泥、砂等建造。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是:建造。同情,对于别人遭遇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是:可怜。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第一段“田野里有一所小小的房子。建造这所房子是为了在阴雨天人们可以来这里避雨和取暖”可知答案,故选AD。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及题干信息“大雨中跑来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可知答案是:突然他们看到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朝着小屋子跑来。他全身都湿透了,冷得发抖。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最大的孩子:结合第四段“先跑来避雨的孩子中一个最大的孩子,穿着干衣服坐在那里说:‘你多么倒霉 啊!挨雨浇了,我很可怜你……’”可概括答案。第二个孩子:结合第五段“第二个男孩也说了一些漂亮的、同情的话:‘在这样的天气里,陷在旷野中大概是很可怕的。我很同情你,小孩……’”可概括答案。第三个孩子:结合“第三个孩子没说一句话。他默默地脱下自己的衬衣,把它给了正冷得发抖的小男孩”可知答案。
21.本题考查开放性答题。结合文章内容及关键句“美丽的不是漂亮的语言,美丽的是漂亮的事情”,文中赞扬了第三个孩子的做法,作答时应回答欣赏第三个孩子,从其做法中总结理由即可。回答其他孩子不符合文章主旨,不得分。
2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结合“美丽的不是漂亮的语言,美丽的是漂亮的事情”及三个孩子的做法,从中可以知道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可怜和同情的话语都是没有作用的,有作用的是能帮到别人的实际行动,所以这些行动更美丽。
23. 不能分离地互相依靠着生活。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24.D
25.B
26.①//②③//④⑤⑥
27.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多个动词“送”“接”“领”反映出芸芸对豆豆的关心过度。
【解析】
23.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相:互相。依:依靠。根据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可知,“相依为命”的意思是不能分离地互相依靠着生活。不知:不知道。措:行动。根据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可知,“不知所措”的意思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24.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和句子的理解。开支:开支的费用。“芸芸的工资,除了生活必要( )外,就全供豆豆念书了。”的意思是芸芸的工资,除了生活必要花销外,就全供豆豆念书了。根据后文的内容“芸芸又‘咔哒’一声关上,取出磁带,拔下插头”可知,芸芸不使用收录机了,故应填入“不用了”。洗:清洗。“洗衣服”的意思是清洗衣服,使其干净,为固定搭配。叠:折叠(衣被、纸张等)。“叠被子”的意思是折叠好被子,为固定搭配。
25.本题考查加标题的能力。短文主要讲述父母去世后,姐弟俩相依为命。姐姐帮弟弟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好,除了读书,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做。弟弟考上大学后,不能一个人生活,最终可能因此而退学,姐姐对此感到很茫然,故可以用“茫然的爱”为题。
26.本题考查分段。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主要人物——姐姐和弟弟,他们的父母早逝,两人相依为命。第2、3自然段:写姐弟俩每天的生活状态,姐姐帮弟弟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好,除了读书,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做。第4、5、6自然段:写弟弟考上大学后,不能一个人生活,最终可能因此而退学,姐姐对此感到很茫然。结合段意可知,本文正确的划分是①//②③//④⑤⑥。
27.本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第2自然段中“芸芸用自行车把豆豆送到学校,下午去学校里接”“芸芸把豆豆送到车上,下午还要到车站去接,领着他过马路”“记得学校第一次组织游泳,老师带队,可芸芸还不放心,她请了半天假,坐在游泳池边上,两眼一点儿也没有离开水里的豆豆。在家里,芸芸管着弟弟专心看书,做作业,别的,几乎什么都不让他干”等语句都是姐姐对弟弟关心过度的表现,从中提取出相关动词“送”“接”“领”。
28.范文:
一件难忘的事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有许多事在我脑海中逐渐消失,可有一件事我久久不能忘怀。
记得那一次体育课刚下课,我飞一般地从大礼堂里跑出来要想回教室。正在我上楼梯的时候,一个人突然从我身旁跑过撞了我一下。我狠狠摔倒在地,头摔破了,疼得哇哇大叫。我想爬起来到老师办公室去,叫老师帮我处理伤口。但是由于我的伤势太重了,实在爬不起来。就在这一刻,一个身影出现在我的面前。啊 是他,我那最好的朋友 小明。他关切地问:“你怎么了,头怎么流血了呢?”我难受地回答:“好疼啊!”他扶着我慢慢地走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这时老师的办公室里一个人也没有,我着急起来:“这该怎办?”小明说:“不要着急,我来帮你处理伤口。”我听了才安静下来,他拉开老师的抽屉,从医药箱里拿出酒精、棉花棒和芦荟膏。他先用冷水清洗我摔伤的地方,然后再用酒精消毒。“啊,好疼啊!”我大声地叫道,伤口越来越疼了,痛得我流出了眼泪。小明边帮我清理伤口,边安慰我说:“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你还是男子汉吗?这一点疼痛都忍受不了,马上就好了。”我听后慢慢地擦干泪水,忍着疼痛。“好了!”我一听这两个字,终于放下心来。
这时,我深深地被他的行为打动了,是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有一颗乐于助人金子般的心。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想象作文。
看到“创设一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这个要求,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明确写些什么。写作时首先要交代写什么,可以写人、写事……先确定了题目,然后扣住题目来写,要交代清楚文章的主人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好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道理和启示。要展开想象,想象要合理。
写作指导:
开头:文章开头可想象一个情景,由此展开联想;
中间:中间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要充分发挥想象,描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写出人物具体活动的新变化;
结尾:结尾部分可抒发感情,总结全文。注意想象要合理、有趣,语句要通顺、连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