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8 08: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高粱(liáng) 菜畦(xí) B.嘟囔(nang) 痱子(fèi)
C.窸窣(sū) 瞟(pi o) D.焖饭(mèn) 玛瑙(n o)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牵牛 山郭 矛檐 甘蔗 B.遨游 拐杖 雨露 嘟囔
C.威协 闺女 绿洲 排闼
3.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加点词语用得不恰当?( )
A.我穿着崭新的雨衣,走在大街上,格外得引人注目。
B.已经六点半了,我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坐在屋子里听英语讲座。
C.“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些农谚老农们都可以脱口而出。
D.一说起自己小时候在老家的故事,爸爸就开始眉飞色舞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意思,好像树木一样,根扎得深,枝叶才能茂盛。
B.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可以使中心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
C.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没有必要将重要部分写得那么详细、具体。
D.一篇文章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都要围绕中心进行。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断定他大概是李明的哥哥。
B.小鸟的羽毛一旦丰富了,就要展翅飞翔。
C.多读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D.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献身的英雄。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拟人)
B.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比喻)
C.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比喻)
D.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拟人)
7.读句子,填入下面横线中的四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因为理由充分,所以我们说起话来就会 ;因为喜欢这件瓷器,所以我会 ,轻拿轻放;爸爸写计划时 ,执行计划 ,而我看到爸爸写的计划觉得 。
A.理直气壮 小心翼翼 眉飞色舞 一丝不苟 晕头转向
B.理直气壮 眉飞色舞 小心翼翼 一丝不苟 晕头转向
C.理直气壮 晕头转向 一丝不苟 小心翼翼 眉飞色舞
D.理直气壮 小心翼翼 一丝不苟 眉飞色舞 晕头转向
8.如果你要写一篇名为《戏迷爷爷》的文章,下列哪些事例可以选择( )
①跑了几十里地去看戏。 ②一看到戏曲表演就占着电视。
③到文化馆拜师学戏。 ④边炒菜边做戏曲里的动作,把菜炒煳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词语。
bǎo lěi tái xiǎn féng bǔ pù bù
( ) ( ) ( ) ( )
xiù tǒng dǒu peng jiào rǎng jiàng yóu
( ) ( ) ( ) ( )
10.看拼音,写字词。
(1)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xiù tǒng( ),不像那种dǒu peng( )式的:手在雨衣里suō( )着,什么也干不了。
(2)妹妹bèng tiào( )着跑去买jiàng yóu( ),因为妈妈要dùn( )肉。
11.加偏旁,变成新字并组词。
雷___( ) 鲜___( )
央___( ) 暴___( )
风___( ) 辰___( )
喜___( ) 崩___( )
12.用带“然”的词语填空。
(1)妈妈( )送了我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雨衣,我高兴地跳起来。
(2)吃过午饭,天空中( )黑云滚滚,下起了大雨。
(3)夏天的时候,万物( )长得很快。
(4)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 )对不起为我们辛苦的父母。
13.读句子,完成题目。
1.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热天”指的是_________,“长”指的是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它们”指的是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表达了“我”穿上雨衣后的______________。
14.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夏天里的成长》的中心句:__________。主要是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的。
2.《盼》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的视角叙述事情经过,围绕一个“盼”字,描述“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事件,表现了儿童“盼”一件事的心理活动,充满童真童趣。
三、修改病句
15.修改病句
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_______
我家有个小院,小院里有花圃,有果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还能吃到新鲜的水果。
春天,春姑娘带着希望的种子来到了人间。小院里,春意盎然。桃树褐色的枝干向四面伸展,上面布满了粉红色的桃花。没有开放的花骨朵紧裹着身子,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翠绿色的叶子中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过,盛开的桃花则像一群穿着纱裙、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绿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不时还有一阵阵幽香随风飘来,使人神清气爽。洁白无瑕的梨花已经迫不及待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了!稍远点的几株白玉兰也开花了。当微风吹过,花儿总会摇摆着柔嫩的身躯,向人们招手,似乎在说:“欢迎参观美丽的小院!”一簇簇小草顶破泥土,悄悄地站在地面上,一大片一大片的,好像一条美丽的绿毯,毛茸茸的,让人不忍踩踏。
炎炎夏日,小院里又是另一番绚丽的景象。桃子挂满枝头,让人看了直流口水。小院的草坪上,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红的,白的,紫的,蓝的……像个美丽的大花园,引来一只只蜜蜂和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孩子们在高高的葡萄架下捉迷藏,大人们在这里下棋、看报、乘凉、休息,非常惬意。
金秋时节,凉风习习,小院一片丰收的景象。柿子树上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十分惹人喜爱。枫叶红了,把自己最美的颜色展现出来,让人们欣赏。一大串一大串紫红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东面几棵高大的白杨,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冬季到了,小院一片银装素裹,好像是童话世界中的宫殿一样。院中的梅花在雪中怒放,散发出一阵又一阵迷人的清香,为小院增添了最美的色彩。
小院以它独特的美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爱我的小院!
16.短文有( )个自然段。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到文前的横线上。
17.认真读句子,给合适的说法打“√”。
“一大串一大串紫红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这句话说明:
(1)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2)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3)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18.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紫红色的( ) 高高的( )
醉人的( ) 高大的( )
19.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梨花 ( )的绿毯 ( )的少女 ( )的葡萄
20.用“——”画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21.这篇短文是按____顺序写的,先后写了小院____、____、____、___的景色。其中写得最详细的是第____自然段,写了小院_____的美景。
阅读理解。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怪不得人们选它为市花呢。
夏天,花城便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都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呢!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22.补充词语。
( )( )向上 五彩( )( ) ( )( )玉立
( )花缭( ) 彬彬( )( ) ( )( )怒放
23.短文分别写了花城春天开________________,夏天开________________,秋天开________________,冬天开________________.
24.花城的市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短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是由爱________________,到爱________________,最后升华到爱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6.习作表达
当看到下面的某个字时,你会想到哪些事情呢?请你先确定一个字,然后想清楚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围绕这个中心从不同方面选择具体事例来写。题目自拟。
懒 悔 爱 忙 让 冷 乐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菜畦,拼音:cài qí,意思指菜地。
故选A。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项,“矛檐”改为“茅檐”;
B项,正确。
C项,“威协”改为“威胁”。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解释以及词语的运用能力。
A项:引人注目,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B项:默默无闻,意思是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
根据句意可知,此处“我”以一个安静的状态在听讲座,并不是无人知晓,所以不可以用“默默无闻”,可用默默无言。
C项:脱口而出,意思是指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D项:眉飞色舞,形容人说得滔滔不绝、非常喜悦、得意、兴奋的样子。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习作要求确定习作主题的能力。
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习作要求及所给材料,然后选择。
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习作要求及习作指导可知,为了表现中心意思,把这个意思表达得全面、充分。围绕中心意思表达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事例,从不同的方面去写。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围绕中心意思表达时,具体生动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故选C。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 有误。前后矛盾,去掉“断定”或“大概”。
B 有误。用词不当,把“丰富”改成“丰满”。
C 有误。搭配不当,句子中“丰富”和“知识”的搭配是合理的,但是“提高”多指品质、质量的提升,这里和“知识”搭配是不恰当的。去掉“提高”。
D 正确。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 正确。由“长”、“丰满”可知是拟人句。
B 正确。运用比喻手法,把路灯照在大雨冲刷过的马路,比作是玻璃。
C 错误,没有喻体。
D 正确。由“边歌边舞”可知是拟人句,把蜜蜂拟人化。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理直气壮,意思是因为理由充分,所以说话气势壮。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眉飞色舞,形容人说得滔滔不绝、非常喜悦、得意、兴奋的样子。
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晕头转向,意思是头脑发晕,辨不清方向。形容糊里糊涂或惊惶失措。
结合语境和词语含义,可知正确答案选A。
8.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围绕中心意思选材的能力。
首先认真审题,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去选取材料。题目中文章标题为《戏迷爷爷》,即这篇文章需要写出爷爷痴迷于戏曲的行为。
选项中①选项写出了爷爷不辞遥远去看戏,表现了爷爷对戏曲的痴迷;②选项正面描写爷爷抢占电视看戏曲的行为写出了爷爷对戏曲的痴迷;③选项写爷爷拜师学戏,表现了爷爷对戏曲的痴迷;④选项通过描写爷爷做戏曲的动作,把菜炒糊了,表现了爷爷对戏曲的痴迷。
由此可知,四个选项都表现了爷爷对戏曲的痴迷,可以作为《戏迷爷爷》这篇文章的材料。
9. 堡垒 苔藓 缝补 瀑布 袖筒 斗篷 叫嚷 酱油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垒、藓、缝、瀑、袖、篷、嚷、酱”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袖筒 斗篷 缩 蹦跳 酱油 炖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字词,然后写出正确的字词,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斗篷、缩、酱油、蹦跳”容易写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1. 蕾 花蕾 藓 苔藓 英 英雄 瀑 瀑布 枫 枫叶 振 振作 嬉 嬉笑 蹦 蹦跳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加偏旁变新字并组词。
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即可。如:
“雷”加“扌”变成“擂”。可组词:擂鼓、擂台等;
“鲜”加“艹”变成“藓”。可组词:苔藓、碧藓等;
“央”加“禾”变成“秧”。可组词:插秧、秧歌等;
“暴”加“日”变成“曝”。可组词:曝露、曝光等;
“风”加“山”变成“岚”。可组词:山岚、岚烟等;
“辰”加“日”变成“晨”。可组词:清晨、晨光等;
“喜”加“口”变成“嘻”。可组词:嘻叹、吁嘻等;
“崩”加“足”变成“蹦”。可组词:蹦高、蹦跳等。
12. 竟然 突然 自然 不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1)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这句话的意思是妈妈送了我一件淡绿色的、透明的雨衣,真是出乎意料,我高兴地跳起来。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入“竟然”。
(2)突然:在很短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地。这句话的意思是吃过午饭,天空中忽然黑云滚滚,下起了大雨。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入“突然”。
(3)自然: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夏天的时候,万物长得很快,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入“自然”。
(4)不然:表示如果不这样。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如果不是这样就对不起为我们辛苦的父母。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入“不然”。
13. 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特别是青少年时期 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事无成的人,成为无用的人了 雨点儿 拟人 雨落到雨衣上的情景 兴奋激动和开心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
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1.语段选自《夏天里的生长》,本文主要描绘了夏天自然万物努力生长,学生升学成长的示例,启示人们抓紧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
原句的意思是:人和万物一样,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要抓住时机,积极的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所以这里的“长”的意思是:①身体成长,年龄增长,体重的增长,②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③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热天”指的是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
2.语段选自《盼》,作者以孩子的视角,讲述了孩子为了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最后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的故事。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小主人公情感和心理的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这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雨点儿,从“跳跃”可知为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落到雨衣上的情景,表达了“我”如愿以偿穿上新雨衣后欣喜之情。
14.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动植物 山河大地 人 新雨衣 孩子 有了新雨衣盼变天 下起了雨盼外出 没法出门盼雨停 盼来雨天快乐出门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要求我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所以我们上课要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1.《夏天里的成长》紧紧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展开,写了植物、动物、铁轨、柏油路、人都在夏天不断地生长,从而启发大家“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描绘了夏天自然万物努力生长,学生升学成长的示例,启示人们抓紧时间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2.《盼》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盼这一中心依次写了四件事是:得到新雨衣,渴望下雨,下雨天妈妈不让出去,愿望实现——在雨中穿上了新雨衣。
课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渴盼,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这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
15. 听了报告,我受到了教育。 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黄色地毯。 我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经常看到小明在早锻炼。 少先队员要发扬革命传统。
【解析】
【详解】
1、病句类型:成分残缺。“受到”前增加“我”。
2、病句类型:不合事理。“绿色”改为“黄色”。
3、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不禁”。
4、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去掉“有时”。
5、病句类型:用词不当。“发挥”改为“发扬”。
16.6 美丽的小院
17.(2)√
18. 葡萄 葡萄架 香味 白杨
19. 洁白无瑕 美丽 亭亭玉立 紫红色
20.柿子树上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十分惹人喜爱。
21. 时间 春 夏 秋 冬 2 春天
【解析】
16.本题主要考查数自然段以及拟定标题。自然段是文章的基本单位,一般开头要空两个。读本文,可以发现有6个自然段。从“我家有个小院,小院里有花圃,有果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还能吃到新鲜的水果。”和“小院以它独特的美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爱我的小院!”可知,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家四季小院,因此,标题可拟定为:我家的小院。
17.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一大串一大串紫红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句子的“一大串一大串”和“发出醉人的香味。”可知,这句话写出了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18.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从“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孩子们在高高的葡萄架下捉迷藏”“一大串一大串紫红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院子东面几棵高大的白杨,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可知答案。
19.本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从“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绿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洁白无瑕的梨花已经迫不及待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了”“好像一条美丽的绿毯,毛茸茸的,让人不忍踩踏。”“一大串一大串紫红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可知答案。
20.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一阵微风吹过,盛开的桃花则像一群穿着纱裙、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绿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可知,句子把挑花比作少女,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1.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春天,春姑娘带着希望的种子来到了人间。”'炎炎夏日,小院里又是另一番绚丽的景象。“金秋时节,凉风习习,小院一片丰收的景象。”“冬季到了,小院一片银装素裹,好像是童话世界中的宫殿一样。”可知,这篇短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后写了小院春夏秋冬的景色。从“春天,春姑娘带着希望的种子来到了人间。小院里,春意盎然。桃树褐色的枝干向四面伸展,上面布满了粉红色的桃花。没有开放的花骨朵紧裹着身子,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翠绿色的叶子中不敢出来。一阵微风吹过,盛开的桃花则像一群穿着纱裙、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绿色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可知,此处详细介绍了春天各种种子竞相开放,写出来校园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2. 蓬 勃 缤 纷 亭 亭 眼 乱 有 礼 昂 首
23. 木棉花 白兰花、凤凰花 菊花 水仙花
24.木棉花
25. 花城 花城的一年四季 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解析】
22.本题考查补全词语。蓬勃向上:积极向上,形容事物繁荣茂盛,不断发展。五彩缤纷:泛指各种颜色。缤纷:错杂繁多的样子。形容色彩繁多艳丽。亭亭玉立:形容体态修长的美女或挺拔秀丽的花木。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昂首怒放:仰着头,迈大步。形容精神奋发昂首阔步的神态。
23.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填空。结合文中“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夏天,花城便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都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呢!”可知,这篇短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花城的,分别写了春天开的木棉花,夏天开的白兰花、凤凰花,秋天开的菊花,冬天开的水仙花。
24.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结合文中第二自然段“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怪不得人们选它为市花呢。”可知,花城的市花是木棉花。
2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可知,短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由爱花城,到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最后升华到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26.范文:
我最高兴的一件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乐和烦恼。对我来说,我童年的很多欢乐,都来自于学习上的各个方面。但使我最高兴的事,还要数那一次获奖。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都参加了科技节比赛活动,我也参加了这项活动。我希望能获奖,但不奢望能获得一等奖。我认为自己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比较好,因此,我参加了科技小论文比赛。那一个月里,我每天都用心地写作和修改文章,也经常去办公室请教老师。我满怀希望,焦急地等待信息。
一个月后,结果终于揭晓了。我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在科技小论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我是多么的高兴啊,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科技节比赛,第一次获奖。我拿到证书的时候,我还感觉自己像是在做白日梦,整个人都飘飘乎的。当我把获奖证书拿回家时,爸爸妈妈和我一样高兴。爸爸鼓励我说:“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既然有了收获,就不要骄傲,继续努力!”说完便笑了。爸爸还特意把奖状精心的装裱了一下,激励我奋发向上,再创佳绩。
获得奖项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更令我感到高兴的是爸爸的鼓励。爸爸的鼓励,像是一支强心针,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属于话题作文。
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定一个字,确定题目后列好提纲,再选择写作材料,最后整理思路动笔写作。
选材方向:①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②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选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的片断来反映事物本质,舍去一般性片断,选取人物最突出的事迹、最典型的经历都可以使文章精彩充实,中心突出。③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腐呆板的。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我们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功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④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写作思路:开头可以运用开门见山法直接交代具体的事情或抒发情感法;中间详写事情的经过,可以适当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结尾可以首尾呼应法点题或抒发情感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