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高频考点预习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高频考点预习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0 09:5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高频考点预习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馈赠(kuì) 酵母(xiào)
B.借鉴(jiàn) 沉甸甸(diàn)
C.奔波(bèn) 投奔(bèn)
D.差事(chāi) 差生(chā)
2.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着火 着急 高着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B.勉强 强词夺理 强大 倔强
C.血泊 梁山泊 湖泊 泊舟
D.尽头 取之不尽 尽职 无穷无尽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愤 生动 个姓 崔促 B.做品 访问 现代 精采
C.心酸 独力 描写 教课书 D.人物 浅显 国际 指导
4.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虚心向老师或者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只有不耻下问,才能得到提高。
B.几岁的孩子,怎么能够把《三国演义》读通读透,不过是囫囵吞枣罢了。
C.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人民过着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D.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饮水思源。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告诉我们( )
A.多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 B.知行合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C.要找到读书的源头。 D.要多思考,多提问。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有误的是( )
A.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我们要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
B.吴承恩把《西游记》中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C.这首曲子太悲伤了,听得人黯然神伤。
7.下面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耻下问(……为耻) B.诲人不倦(教诲)
C.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D.敏以求之者也(聪敏)
8.关于下列作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作品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九成宫醴泉铭》。
B.该作品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
C.该作品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
D.该作品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二、填空题
9.看拼音,写词语。
pǔ shí kǎi xuán háo jié zhǎn shǒu
( ) ( ) ( ) ( )
shèng shuāi shū kān xiāo qiǎn fán suǒ
( ) ( ) ( ) ( )
10.多音字组词。
卷 juǎn( ) juàn( )
传 chuán( ) zhuàn( )
累 lèi( ) lěi( )
差 chāi( ) cī( )
11.比一比,再组词。
寇( ) 斩( ) 隐( ) 籍( )
冠( ) 折( ) 瘾( ) 藉( )
1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写出与该成语的出处有关的人物。
( )( )挂书_______ 韦编( )( )_______
凿壁( )( )_______ 囊( )映( )_______
悬梁( )( )_______ 手不( )( )_______
13.写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
(1)这场决赛,难道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吗?( )
(2)山风梳理着他那蓬乱的头发。( )
(3)葛洲坝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14.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清少纳言的眼里,春天最美是___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__。
2.古人谈读书说到很多读书的方法,例如: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是知也。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_最重要。
3.在冰心的读书心得里,好书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优点。读过很多书,也认识了很多经典人物形象,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他出自《______》一书,我喜欢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外拓展阅读。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作文,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文章,老师总是说内容(空洞 空虚),词汇(贫乏 缺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是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 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 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 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功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要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句、好的描写。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要能够背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总是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同时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 果然)提高了。
15.读短文,画去括号中错误的字词。
16.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7.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费了好大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读光想还不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 ”画出具体说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19.根据徐特立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20.请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来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一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 jǐ)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ué jiào)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ēi bè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21.在文前的横线上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2.用“√”在括号中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奋—( ) 拜访—( )
24.选出一组你认为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词语。( )
A.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B.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
C.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 D.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25.读完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感受。
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6.习作。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怎么读书的?读了哪些书?从书中得到什么收获?有什么读书方法?选自己体会深的方面写一写。题目自拟,要求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语言通顺。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对多音字的辨析,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A.“酵母”的“酵”读音为jiào
B.读音正确
C.“奔波”的“奔”读音为bēn
D.“差生”的“差”读音为chà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 不同。高着,拼音:zhāo。着急、着火、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拼音:jí。
B 不同。勉强、强词夺理,拼音:qiǎng。强大,拼音:qiáng dà。倔强,读音:jué jiàng。
C 不同。血泊、湖泊、梁山泊 ,拼音:pō。泊舟,拼音:bó zhōu。
D 相同。尽头、取之不尽、尽职、无穷无尽,拼音:jìn。
3.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 崔促——催促:督促;促使。个姓——个性: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
B.做品——作品: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品。精采——精彩:特别好;最出色。
C. 独力——独立:单独地站立。教课书——教科书:专门编写的为学生学习用的书。
D.正确。
4.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项搭配不正确,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用来形容向老师或者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不恰当。
B项搭配正确,囫囵吞枣:原指把枣儿整个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后用来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C项搭配正确,丰衣足食:穿的丰富,吃的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D项搭配正确,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5.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选项A表达的意思和诗句表达的意思一致。
选项B错误,和题干诗句表达意思不一致。
选项C错误,和题干诗句表达意思不一致。
选项D错误,和题干诗句表达意思不一致。
6.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词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词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A.有误,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用来形容向老师请教不恰当,对象错误。可改成虚心请教。
B.正确,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语境相符。
C.正确,黯然神伤: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神伤:神情忧伤。形容心情沮丧,情绪低落,神情忧伤。语境相符。
7.D
【详解】考查对字义的正确理解。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含义及词语意思来理解,还要注意平时积累。
A项正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耻:以……为耻。
B项正确,《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
C项正确,出自宋代朱熹《读书要三到》。这句话意思是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漫浪是随意的意思。
D项有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自于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及思想的《论语》。敏以求之者也的意思是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敏:勤勉。
故选D项。
8.A
【详解】此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识记能力。
A.《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不是王羲之的作品,题干描述错误。
9. 朴实 凯旋 豪杰 斩首 盛衰 书刊 消遣 繁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凯、旋、豪、衰、遣、繁”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卷起 试卷 传说 传记 劳累 累计
出差 参差
【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
卷:读[ juǎn ]时,意思是: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可组词:卷起、席卷等。读[ juàn ]时,意思是:机关里保存的文件。可组词:试卷、卷宗等。
传:读[ chuán ]时,意思是:由一方交给另一方;由上代交给下代;传播;表达。可组词:传说、传播等。读[ zhuàn ]时,意思是: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说名称)。可组词:传记、自传等。
累:读[ lèi ]时,意思是:疲乏,过劳。可组词:劳累、乏累等。读[ lěi ]时,意思是:连续,重叠,堆积;连及,连带。可组词:累计、积累等。
差:读[ chāi ]时,意思是:指使、派遣。可组词:出差、差遣等。读[ cī ]时,意思是:等级。可组词:参差、参差不齐等。
11. 日寇 斩首 隐蔽 书籍 冠军 折断 上瘾 慰藉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寇和冠: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寇: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敌人来侵略。可组词:日寇、倭寇等。冠:多音字,[ guān ]帽子。可组词:皇冠。[ guàn ]居第一位;把帽子戴在头上(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成年)。可组词:冠军。
斩和折:部首不同,音不同,义不同。斩:砍;比喻敲竹杠;讹诈。可组词:斩首、斩获等。折:多音字,[ shé ]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亏损。可组词:折耗。[ zhé ]断;弄断;弯;弯曲;回转;转变方向。可组词:折断。
隐和瘾:部首不同,音同,义不同。隐:藏匿;遮瞒;潜藏、不显露的。可组词:隐蔽、隐藏等。瘾:由于神经中枢经常接受某种外界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或依赖性。可组词:上瘾、过瘾等。
籍和藉:结构相同,音不同,义不同。籍:书;书册;登记隶属关系的册簿。引申指隶属关系。可组词:书籍、国籍等。藉:多音字,[ jiè ]垫在下面的东西;垫;衬。可组词:慰藉。[ jí ]践踏;凌辱。可组词:狼藉。
12. 牛 角 李密 三 绝 孔子 借 光 匡衡 萤 雪 孙康,车胤 刺 股 孙敬,苏秦 释 卷 吕蒙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和成语理解。
牛角挂书:唐李密贫寒,乘牛挂书于角上,边行边读书。
韦编三绝:据说孔子晚年爱读《周易》,因翻动次数多,使穿竹简的皮带断了好几次。后用来形容勤奋学习。
凿壁借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用练囊装萤火虫数十只来照明。映雪:晋代孙康聪明好学,但家贫不能点灯,冬天利用雪地的反光来读书。形容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勤学苦读。
悬梁刺股:这则成语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勤奋,用功好学或读书入迷。主人公是吕蒙。
13. 反问 拟人 比喻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1)本题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使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意思是:这场决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2)本题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山风当作人来写,会梳理自己的头发。
(3)本题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葛洲坝”比作仙女的脖子,将葛洲坝上的事物比作项链、珍珠和宝石。
14.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不知为不知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使人快乐 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孙悟空 西游记 因为他勇敢善良,武艺高强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1.本题出自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解答此题时,抓住关键语句“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可知,所填内容为:黎明、夜晚、黄昏、早晨。
2.解答此题可根据课文《古人谈读书》一文来回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这句话出自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论语》。“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3.解答此题时,应抓住课文《忆读书》中的关键句子“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得知答案。再结合自己读过的书,来谈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语言通顺,理由充分即可。
15.空虛 缺乏 克 居然
16.既 又 只要 都
17. 花,用。 单,只。
18.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19. 多读 多写 多写
20.“多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有些好句子、好段落,只阅读、思考还不够,必须要写下来。做摘抄、记心得、写体会是必要的。学习知识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做到“动笔墨”,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解析】15.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辨析。读文中句子,然后根据前后文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恰当的词语。空洞:没有内容或内容不切实,无物说教。空虚,意思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和“内容”搭配,应用:空洞,划去“空虚”。贫乏:欠缺;不丰富。缺乏,指(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和“词汇”搭配,应用:贫乏,划去“缺乏”。刻苦: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肯下苦功夫,很能吃苦。故划去“克”。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相符或相同。结合句中禹强的做法可知选“果然”,划去“居然“。
16.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和“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这句话前后两句的关系是递进关系,因此可选择关联词:既……又……;“不管是是报纸、杂志、小说,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她 拿来读”前后两句话关系是条件关系,因此选择关联词:只要……都……。
17.本题考查了字词意思的理解。(1)“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中的“费”意思是:花,用。(2)“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中的“光”意思是仅仅、单、只。
18.本题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从“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可知,“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此句具体写了“不动笔墨不读书”。
19.本题考查了文段内容的理解。从“禹强,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可知,根据徐特立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多读和多写,“多写”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20.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结合自己平时的写作作答此题,注意联系实际,语句通顺、简洁。文段写了徐特立爷爷教给禹强正确的读书方法,多读多写以及读书时摘抄、写心得、写体会,禹强的作文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结合短文句子“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可以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作答即可。
21.惜时如命
22.lèi jǐ jiào bèi
23. 勤勉 访问
24.B
25.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珍惜时间,所以写出了不朽的作品。我们也要向他学习,珍惜时间,活出自己的价值。
【解析】21.本题考查给文章加标题。方法:(1)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举例:《卖火柴的小女孩》(2)根据文章主旨提炼出题目举例:《丰碑》(3)利用相关的景或物做题目举例:《荔枝》、《半截蜡烛》(4)代表性时间、地点做题目举例:《景阳冈》、《十六年前的回忆》(5)用主要人物或事件做题目举例:《凡卡》、《顶碗少年》通读全文,结合巴尔扎克所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拟定一个“惜时如命的巴尔扎克”。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累lèi,疲乏,过劳。挤jǐ,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睡觉shuì jiào。背影bèi yǐng。
23.本题考查近义词。勤奋:指学习或工作努力上进。近义词:奋勉、努力、勤劳、勤恳、辛劳、辛勤、用功。拜访:拜会访问。近义词:拜会、拜望、光临、走访、拜见、会见、探访。
24.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持续:延续不间断。和句子中“写了一个通宵”搭配。支持:表示鼓励或援助。和句子中“累得顶不住了”搭配。忍心:能硬着心肠(做不忍做的事)。和句子中“把巴尔扎克叫醒”搭配。耽误:因延搁或错过时机而误事。和句子中“多少时间”搭配。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即可。结合文章内容“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我们可以看出巴尔扎克是一个惜时如命的人。这是他能够成功的关键,那么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该像他学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6.例文:
我读书的收获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从书中收获到的可不止这些呢。
我对书里舍己为人的英雄深深敬畏着,发自内心痛恨那些卑鄙无耻的坏蛋。从书中,我读到了勤劳、善良与正义,也读到了历史的兴衰与人间的不平。这些于我是熏陶,是感染,更是教诲。我常常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遨游着,那种感觉仿佛久旱逢雨,又像大坝泄洪,滔滔而下,心里产生了一种无比的快活感。
儿时,我就喜欢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宛如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着我。我爱不释手,常常沉浸在故事情节中。《灰姑娘》、《海的女儿》、《小王子》我对这些美丽的童话故事情有独钟,也正是它们首先打开了我的心扉,带着神奇的故事飞入了我的心灵世界,让孩童时代的我,内心总是保留着一份童真和快乐。
时间在飞逝,日积月累的,许多书籍都成了我的伙伴。那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报纸,也是我必读的。坐在房间里,我就可以通过书籍看到全世界,了解了国内外大事。
书,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让我们爱上书,和书做一个永不分离的好朋友吧!
【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要求写写自己读书的方法、体会或者收获,选自己体会深的方面写一写。
你在读书方面有哪些深的体会,平常你是怎么读书的,你爱读哪方面的书籍,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和收获,选择你体会深的写一写。本文既可以写你的读书方法,也可以写你读书的收获,还可以写你读某类书的感悟。无论写什么,都要例举相应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开头:开门见山,点明中心,告诉读者你要写的是哪方面的。
中间部分:写写你与书的故事,或者选择具体的例子写你读书的方法,注意内容要具体。
结尾: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