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7 20: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罗马
共和国
罗马
帝国
东罗马帝国
(拜占廷帝国)
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进入中世纪(5世纪—15世纪)。
中世纪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约15世纪的历史。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公元395年--
公元476年
公元395年--
公元1453年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的兴起;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及其统治措施;
3.掌握法兰克王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4.知道查理大帝和查理曼帝国相关史实。
基督教的兴起
时 间:
地 点:
背 景:
创始人:
教 义:
1世纪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
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发展、传播:
君士坦丁大帝
(274—337)
狄奥多西一世
(346—395)
公元313年,罗马
皇帝君士坦丁发布米兰赦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发还没收财物。
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正式定为罗马国教,成为帝国的官方宗教,之后成为欧洲社会的精神支柱。
你知道基督教的节日有哪些?
圣诞节:圣诞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为庆祝耶稣诞生,定于每年的12月25日为圣诞日;
复活节: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受难日:受难日是纪念耶稣受难日,复活节的前一个星期五;
感恩节:感恩节为美国基督教的习俗节日,起源于1921年,初为迁就美洲的清教徒庆祝丰收的节日。具体日期多经更改,1941年起定为11月第四个星期四举行。
名称 产生 时间 诞生地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主要节日
佛教
基督教
前6世纪
1世纪
浴佛节
圣诞节
复活节
《大藏经》
《圣经》
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众生平等”、因果轮回、忍耐服从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比较佛教与基督教
古印度
巴勒斯坦
知识拓展
476年,北方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终结。
二、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建立时间:
地点:
建立者:
481年
高卢地区
克洛维
作用: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克洛维
措施:
1、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的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对外扩展。
1、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2、得到了罗马教会、信仰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3、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三、封君与封臣
1.查理·马特改革:(采邑分封制)
(1)改革背景:
国王无条件地赏赐土地的做法,不仅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据。为了加强王权,必须改革土地的分封形式。
(2)实施过程: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必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3)发展: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2、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与义务
(1)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2)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
(3)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义务
封君 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封臣 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3、封君与封臣特点:
①是严格的等级性: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逐次分封,层层效忠,从而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②是权利、义务交织:封臣对封君要忠诚,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有责任保护封臣,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等。
③是带有一定的契约性: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必须按契约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若封君封臣一方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其封君与封臣关系就会按契约而结束。
4.内涵:
一是土地和兵役:
国王把一些贵族和教会的土地没收后,作为采邑赏赐给手下将领和官吏,采邑的领受者必须服兵役,受封者称为“封臣”,赏赐土地的人称为“封君”。封君赏赐土地给封臣,封臣给封君服兵役。
二是层层分封:
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赏赐给大封建主后,大封建主又可以把一部分土地作为采邑分给自己的部下。国王是封君,大封建主是国王的封臣,同时,大封建主又是他部下的封君。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合作探究】
附庸就是封臣,领主就是封君。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每个封君都可以将自己的一部分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属下,从而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基本特征就是封臣只承认给自己直接封地的人为封君,而与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臣属关系;每个封君只可以管辖自己的封臣,无权管辖自己封臣的封臣。
三、封君与封臣
封臣(解下武器,脱帽,下跪,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阁下,我是您的人了。
封臣(作发誓状):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臣服礼)
封君(拉起封臣,亲吻他的脸颊):我的封臣,我会尽我所能保护你。(授职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战国策》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查理·马特改革》
共同点 不同点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建制
权力和义务相交织
等级森严
权力和义务相交织
纽带:血缘
纽带:土地
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不可越级统领
比较我国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欧的分封制有什么区别?
查理加冕
背景: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即位后,四处征伐。
四、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帝国
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查理是怎样统治的?
①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②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人民要交“什一税(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
查理大帝
作用: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查理加冕
公元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

查理曼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互不隶属。成为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查理曼帝国分裂
814年,查理曼去世后,
帝国走向分裂。
构建体系
课堂练习
1.萨克森伯爵每周日都去教堂作礼拜或祈祷,听牧师讲《圣经》,向上帝忏悔。由此你知道他信仰的宗教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道教
2.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王国中最大的是 (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B
C
课堂练习
3.在中世纪的西欧,一个小封建主对他的封主毕恭毕敬,而对另一个更大的封建主却敢于出言不逊。这是由当时西欧实行的什么制度导致(  )
A.查理 马特改革 B.人人平等
C.封建等级制度 D.封建专制制度
4.中古时期西欧分封制与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分封的对象不同 B.相差的时间很长
C.维护的制度不同 D.分封的方式不同
C
C
课堂练习
5.公元九世纪中叶,查理曼帝国发生了分裂,路易国王的三个儿子各自独立建立自己的王国,这成为后来哪三个国家的雏形( )。
A、英、法、德 B、德、意、英
C、法、德、意 D、德、意、俄
6.“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制度( )
A.庄园制    B.奴隶制 
C.郡县制  D.封君封臣制(采邑)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