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上 1.1.3机械运动 课件+视频素材(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八上 1.1.3机械运动 课件+视频素材(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14:24:4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机械运动03
机械运动的分类;s-t图和v-t图
新课内容
00
上述现象中哪个比较与众不同
00
01
机械运动的分类
01
机械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01
(1)匀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大小和方向)的运动
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特点
速度是一个定值,即速度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
②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即:路程s跟时间t成正比:s =vt
机械运动的分类
所以这时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02
s-t图和v-t图
01
s-t图和v-t图
o
t/s
s/m
路程
时间
在匀速直线运动:s=vt,速度为定值,
所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图像是
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定值,所以
在任意时刻都对应同一个速度值即
图像为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
o
t/s
速度
时间
单位:米
起点
v/m·s-1
v-t图中,v/s>1,加速;1>v/s>0,减速;
v-t图中直线和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即为物体运动的路程。
02
s-t图和v-t图
说明:
2、在日常所见到的直线运动中多数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变化的,但在一段直线路程中的某一段时间内,速度不发生明显变化的运动可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02
s-t图和v-t图
变速直线运动
①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即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
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公式:
注:说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02
s-t图和v-t图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1、平均速度是指 整个过程的路程除以时间。
2、速度的平均值是指 整个过程中前后或多个速度简单相加求平均值。
比如一个人上山的速度是v1,时间是t1 ,路程是s
下山的速度是v2,时间是t2 ,路程是s
这样的话 平均速度是 2s/(t1+t2)
速度的平均值时 (v1+v2)/2
例1
(2022春 兴仁市期末)
运动图像;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3s时甲在乙的后方
③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④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③④有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例1
(2022春 兴仁市期末)
运动图像;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答案】A
【解答】解:由图像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①2~4s 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①错误;
②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2m/s:3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m,甲运动的路程是s=vt=2m/s×3s=6m,甲在乙的后方,故②正确;
③0~4s 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 4s,平均速度为v'===2m/s,故③正确;
④4s 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④错误。
故选:A。
例2
(2022 巨野县模拟)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物体运动
如图所示,是为了研究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所作出的路程——时间的图像资料,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出(  )
A.自行车在A段是加速运动的
B.自行车在B段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C.自行车在C段运动的速度小于在A段的运动速度
D.自行车在A段是匀速直线运动的
例2
(2022 巨野县模拟)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物体运动
【答案】D
【解答】解:AD、由图可知,自行车在A段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此段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D正确;
B、由图可知,自行车在B段路程不变,所以此时段自行车静止,故B错误;
C、由图可知,自行车在C段50s内运动了500m,在A段50s内运动了1500m﹣500m=1000m,根据v=可知,
自行车在C段运动的速度大于在A段的运动速度,故C错误。
故选:D。
例3
(2022 潍坊)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min
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
C.0~10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min
D.10~13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3
(2022 潍坊)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答案】C
【解答】解: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为19min﹣13min=6min,故A错误;
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0.8km=0.8km,故B错误;
C、0~10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
D、10~13min内,根据图像平行t轴,派送车静止不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课堂总结
小结:
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2.速度的定义和公式:
3.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课堂小测
1
(秋 让胡路区校级期末)
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t2~t3 B.t1~t2 C.t3~t4 D.t0~t1
【解答】:由图象可知:
A、t2~t3时间内汽车的速度逐渐增大,属于加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
B、t1~t2时间内汽车的速度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
C、t3~t4时间内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小,属于减速直线运动,C不符合题意;
D、t0~t1时间内汽车的速度逐渐增大,属于加速直线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2022春 英德市期末)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同起点向东行驶时的运动过程,在这段时间内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整个运动过程,甲车都行驶得比乙车快
C.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
D.甲、乙两车0~40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2
(2022春 英德市期末)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答】:A、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
B、甲车的速度v甲===30m/s;
乙车前10s的平均速度v1==20m/s、第二个10s的平均速度为v2==25m/s、第三个10s的平均速度v3==30m/s、第四个10s的平均速度v4==45m/s,可见,开始阶段甲运动得快,后来乙运动的快,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前10s内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故C错误;
D、甲车做匀速运动,0~40s的平均速度v甲==30m/s,乙车0~40s的平均速度v乙==30m/s,故D正确。
故选:D。
3
江苏省某四星级高中自主招生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
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例如:打一下水平桌面上的小球,使它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离开桌面,小球所做的运动就是平抛运动。
某同学用频闪照相的方法精细地研究平抛运动。
他得出此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
(1)从图和表中分析可得出: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   运动(“匀速”或“变速”),该平抛运动得初速度为   。
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竖直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为y= 5t2 。
(2)分析平抛运动的关键在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时间相等。请根据该提示完成计算:从5米高得地方用玩具手枪水平射出一颗子弹,初速度为35米/秒,求这颗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写出计算过程)
匀速
20m/s
3
(2022 盐城模拟)
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答】解:(1)结合表格和图象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做的是匀速运动,
由公式v===20m/s;
在竖直方向上,由表格数据可知,当下落1s,下落距离为5m;下落2s,下落距离为20m;下落3s,下落距离为45m;…
由数据规律可知,在竖直方向上竖直距离y与时间t的关系为:
y=5t2;
故答案为:匀速,20m/s,y=5t2;
(2)由表格和图象可知,当下落距离为5米时,
水平速度为20m/s时,水平距离为20m;
所以如果水平速度为35m/s时,则水平距离应该为35m;
答:这颗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是35m。
4
(秋 新兴县期末)
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小红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将物块从位置A拉到位置E。如图是物块从A处沿直线水平运动到E处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了一次。分析照片可知:物体从A处到E处共运动了   cm的路程,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8.00
0.015
4
(秋 新兴县期末)
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从A处到E处运动的路程为:s=8.00cm;
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路程s1=8.00cm﹣2.00cm=6.00cm=0.06m,时间t1=0.2s×2=0.4s;
物块从C处运动到E处的平均速度v1===0.015m/s。
故答案为:(1)8.00;(2)0.015。
5
(秋 长安区期末)
实验题;长度、时间、速度
如图所示,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   。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填名称)。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vAC。(选填“>”、“<”或“=”)
(5)实验时,发现小车向下运动时间太快,很难计时,为方便计时操作实验时,实验改进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小车经过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得计算的速度偏   。(填“大”或“小”)
v=s/t
停表
40.0
0.25

减小斜面的坡度

5
(秋 长安区期末)
实验题;长度、时间、速度
【解答】解:(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v=;
(2)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过程中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有路程和时间,因此除了刻度尺之外,还需要停表;
(3)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sAB=80.0cm﹣40.0cm=40.0cm=0.4m,
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vAB===0.25m/s;
(4)小车在斜面上是做加速运动的,因此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即vBC>vAC;
(5)斜面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就越快,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就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为了方便计时,实验改进措施是减小斜面的坡度;
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所测量的时间会偏小,由v=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答案:(1)v=;(2)停表;(3)40.0;0.25;(4)>;(5)减小斜面的坡度;大
作业布置,即Wor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