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7 18:32:17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世界何以能够以这样快的速度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呢?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新航路开辟——“世界”被发现。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原始资本积累。
材料二:16—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高举“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旗帜,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自由的斗争,其中主要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等。这几个国家率先冲破封建社会的束缚和宗主国的控制,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资本主义开始由对人性的呼唤、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财富的贪婪和对海外的扩张,逐渐凝聚成一种深刻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社会制度。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
材料三: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共产党宣言》
结合材料,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必要条件: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原料
广阔的市场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
英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材料二: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
材料三:
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兴起?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政治上)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治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上)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纺纱
织布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纺织技术
棉花
棉布
棉纱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纺织技术
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提高了纺纱的速度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生产部门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时间 发明 动力 发明人
1779 骡机 畜力 克隆普顿
1785 水力织布机 水力 卡特莱特
1769 水力纺纱机 水力 阿克莱特
1765 珍妮纺纱机 人力 哈格里夫斯
水力、人力等传统动力,有什么局限性?
受到地点、季节、气候、运输、劳力、数量等不利条件限制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早期蒸汽机)
蒸汽动力抽水机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2.蒸汽机
纺织厂
煤矿
印刷厂
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全球通史》
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手工工场
机器工厂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手工劳动
机器生产
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3.工场制度的确立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3.工厂制度的确立
材料一: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栓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
根据材料,概括工厂制度的特点。
使用机器生产;突破自然条件限制;规模不断扩大;工人生存条件恶劣。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4.火车与铁路
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原料
现代工厂
市场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4.火车与铁路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建设铁路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人名
国籍
发明时间
主要成果
影响
哈格里夫斯
瓦特
史蒂芬孙
英国
英国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1785年
1825年
珍妮纺纱机
改良的蒸汽机
火车
引发了生产领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瓦特的蒸汽机广泛使用,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标志“蒸汽时代”的到来。
铁路交通迅速发展,“铁路时代”到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意志
俄国
日本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合作探究
概念解析:什么是工业革命
1.指在生产领域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发展的革命性变化。即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工场生产的一场生产与技术革命。
2.生产方式:
3.生产组织形式:
4.人类文明:
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材料二:机器都在执行者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在家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代本国消费,而且同供世界各地消费。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英国作家狄更斯
结合材料,请你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
积极影响:
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改变了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消极影响:
①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②加剧了殖民扩张和掠夺,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③工业污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
启示:
1640年
1688年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1775年
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1794年
法国大革命
1799年
1815年
拿破伦时代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4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于英国)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有利于
小结1
革命背景
主要成就
影 响
政治前提:
直接原因:
其它条件:资本、原料、劳动力(圈地运动)等
开始标志:1765年, 发明珍妮机
主要标志:1785年,瓦特改良 (“蒸汽时代”)
完成标志: 中期,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
替代,现代 制度最终确立
交通成就: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 正式试车
启 示
英国最早确
随着国内外 的不断扩大
生产力、社会关系、世界格局、城市化、消极影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坚持 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君主立宪制
市场
哈格里夫斯
蒸汽机
蒸汽机车
19世纪
机器)大工厂
工厂
科教兴国
保护环境
小结2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