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第1课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 课件 (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 第1课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 课件 (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9-09 10: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
第一课
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通过鉴别获得感受、体验、联想
·美术“鉴”“赏”的理解
美术鉴赏:
用自己的视觉感受、视觉经验和相关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appreciation
“一幅画所说的何止千言万语”

美术鉴赏是“再创造”
观察与分析
《梅竹双雀图》26.5cm*26cm
中国画 绢本 南宋 故宫博物院藏
《木鸟图》30.3*31cm 明 林良
中国画 纸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观察两组作品,
分别描述你对两幅作品的感受
《梅竹双雀图》26.5cm*26cm
中国画 绢本 南宋 故宫博物院藏
·时代背景
·构图
·造型
·表现手法
(工笔or写意)
·设色
·意境
黑色禽鸟一只,踏枝俯瞰,张嘴啼鸣,似呼朋引伴状……
此图笔法凝练、秀逸洒脱……
《木鸟图》30.3*31cm 明 林良
中国画 纸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时代背景
·构图
·造型
·表现手法
(工笔or写意)
·设色
·意境(故事情节)
《弹鲁特琴的小丑》
布面油画 71cm*62cm
[荷兰] 哈尔斯 法国卢浮宫藏
《小丑乐师》 布面油画 130cm*97.2cm
[西班牙] 毕加索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藏
z
·抽象or具象
·表现手法
·色彩
·内容
·创作背景

是什么影响了美术鉴赏活动?
知识储备 视觉体验
“风沙中的回归”
《文姬归汉图》绢本 金 王瑀 吉林省博物院藏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曹操用重金将蔡文姬从匈奴那里赎回,让她参与整理汉史,在这个事件里民族情与母子情不可避免地二选一,人们敬佩文姬的选择……
活动一:聊聊历史
探究活动:
·图卷中共有几个人?
·用自己的话描述人物动态
·旗子,蜷缩着,捂住口鼻,小马(暗示)
1.路上母马生了小马,意在表达行程一年有余,路途遥远,文姬想再见到自己的孩子几乎不可能了……
2.身边的母马与小马不离不弃,(对比刻画)暗示文姬骨肉分离的痛苦。
·持鹰的卫士(表示依靠鹰猎取一点食物)
·黒犬瘦骨嶙峋,腿脚踉跄,看来饥饿与风沙一样凶险
·队伍中的汉族官员以扇遮面,双目藏在扇子里
设色
淡墨设色,不作背景
造型
以动态的人物取势。所画人物、坐骑,用笔简练而富变化,神态真切生动
构图
构图错落有致,疏密得当
意境
蔡文姬一行在漠北大地上迎风沙
(艰辛与漫长),冒严寒长途行旅的情景。
蔡文姬正襟危坐的意态相映衬,表现出她高贵的气质与作为贵族文人特有的风骨气度。
《洪荒风雪》73.4cm*117cm
纸本 黄胄 中国美术馆藏
1887年 凡·高 自画像
1888年自画像
1889年自画像
艺术家眼中的自己
伦勃朗自画像
活动二:
分析与讨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
《橡树林》布面油画 125cm*193cm
[俄国] 希什金 俄罗斯艺术博物馆藏
《寒鸦图卷》中国画 绢本
宋 辽宁博物馆藏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格尔尼卡》布面油画 349.3cm*776.6cm
[西班牙] 毕加索 西班牙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藏
表现风格
立体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
表现风格
立体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
·毕加索选用纯灰色、黑色和白色来描绘这个场景,更增加了画面的昏暗、痛苦与杂乱。
·画面图像的重叠和交叉,抽象的轮廓,扭曲身体与碎片化的形式,一切似乎都被压缩在一起,混杂在一起,观众不禁也感到自己被卷入了这场噩梦般激烈的世界之中……
·毕加索利用这个作品,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用艺术的方式发表自己的对权利和战争的看法。
这幅画里的一些象征并没有确定的解释,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模糊性,历史特殊性的缺乏,或者残酷的战争仍在继续的事实,使得《格尔尼卡》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不朽的画作……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布面油画 220cm*600cm 陈坚 中国美术馆藏
观察与分析
以上两件作品都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但两位作者使用了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
想象一下,如果两位作者的手法对换,他们在各自的接受环境中,还会取得如此受欢迎的传播效果吗?
试着说出你的分析。
·美术鉴赏是“再创造”
“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是什么影响了鉴赏经验的发生?
“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在美术家身上引发创作灵感而产生……”
视觉艺术
·怎样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
学习鉴赏美术作品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选取课本中的你喜欢的1-2幅作品,
搜集相关资料、知识(如画种、作者、所属国家、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主题内容、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等),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与创作的时代背景的关系。(150-200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