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补充作业(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补充作业(2)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17:51: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补充作业2
-------酸碱之间的反应
1.向10mL 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试剂,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加水 B.氢氧化钠颗粒 C.pH为4的溶液 D.稀硫酸
【答案】B
【解析】向显碱性的溶液中加入显酸性的溶液或水时,溶液的PH一定变小;向显碱性的溶液中加入显碱性的物质时,溶液的PH一定升高。
【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详解】A、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水,碱性会减弱,溶液的pH肯定变小,故错误;
B、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颗粒,碱性会增强,溶液的pH肯定变大,故正确;
C、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pH为4的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碱性会减弱,溶液的pH肯定变小,故错误;
D、向10mL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碱性会减弱,溶液的pH肯定变小,故错误;
故选:B。
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氢氧化钙溶液处理废水中的残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B
【解析】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判断中和反应的关键是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
【分析】在理解中和反应的基础上,能对物质进行分类,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此题难度较小。
【详解】A、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此项不符合题意;
熟石灰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和中和反应无关,此项符合题意;
胃酸中含有盐酸,碱性药物常用氢氧化镁为一种碱,与中和反应有关,此项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为碱,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某探究小组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
所示。分析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当滴入氢氧化钠6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和Na2SO4
C.当滴加氢氧化钠10mL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D.若改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10mL时pH<7
【答案】D
【解析】A、根据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曲线图,进行分析判断。
滴入氢氧化钠10mL时,恰好完全反应,当滴入氢氧化钠6mL时,溶液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当滴加氧氧化钠10mL后,氢氧化钠溶液过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由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曲线图,反应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滴入氢氧化钠10mL时,恰好完全反应,当滴入氢氧化钠6mL时,溶液显酸性,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和Na2SO4,故选项说法正确。
当滴加氧氧化钠10mL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显碱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aOH+H2SO4=Na2SO4+2H2O、 Ca (OH)2+H2SO4=CaSO4+2H2O, 98份质量的硫酸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98份质量的硫酸与74份质量的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若改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溶液显碱性,pH>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人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人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答案】C
【解析】A.根据当溶液的pH<7时,溶液显酸性,当溶液的pH>7时,溶液显碱性,当溶液的pH=7时,溶液显中性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pH=7解答;
C.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以及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D.根据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以及图象数据来回答。
【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结合图象知识来考查,难度适中,考查的知识面较广,能够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详解】A.根据图象,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1,为强酸性溶液,所以该曲线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故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pH=7,故正确;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小于7,盐酸还有剩余,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是HCl、NaCl,故错误;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故正确。
故选:C。
5.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A.沉淀的质量 B.氢氧化钡的质量 C.溶液的pH D.溶质的质量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A.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沉淀质量不断增大,因此y不能表示沉淀的质量;B. 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质量不断减小,因此y不能表示氢氧化钡质量;
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不能减小到0再升高,因此y不能表示溶液的pH;
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质质量不断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继续加入稀硫酸时,溶质质量增大,因此y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
故选:D
6.“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 B.反应中Na+和SO个数比为1:1
C.反应后溶液中只有一种物质 D.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答案】D
【解析】根据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由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反应后生成硫酸钠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由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中Na+和SO个数比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
反应后溶液中硫酸钠和水两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7.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处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CuSO4
B.ab段表示NaOH和H2SO4反应
C.往c点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A、a点处氢氧化钠恰好和稀硫酸完全反应,溶液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2SO4和没有反应的CuSO4,该选项说法正确;
B、ab段表示NaOH和CuSO4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c点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显碱性,往c点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大,b点以后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8.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人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质量为25g,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质量为20g+25g=45g,A不正确,B正确;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质量是25g,此时pH=7,C不正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时,溶液 pH应该是由大于7逐渐减小,D不正确。
故选:B
9.某学习小组对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活动一:用酸碱指示剂探究酸与碱反应的过程。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 取3mL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 NaOH 溶液于试管中,滴1∽2滴酚酞试液 --------------------- 加入稀盐酸后,NaOH溶液中 ▲ (填离子符号)浓度减小,进而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② 向上述溶液逐渐滴入稀盐酸,振荡 溶液刚好褪色
③ 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2滴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振荡后,再次滴人微量稀盐酸,振荡 ------- --------------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 ▲ g。
(2)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加入 ▲ (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A.MgCl2溶液 B.稀H2SO4
C.AgNO3溶液 D.Ba(OH)2溶液
实验活动二:用变色硅胶验证酸与碱反应生成了水。
【查阅资料】I.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II.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实验2】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讨论与交流】
(3)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 。
小芳认为【实验2】不严密,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 。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的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放热或 ▲ 。
【答案】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OH-;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1)48; (2)AD;
(3)甲、乙中的硅胶不变色,丙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验证醋酸钠能否是硅胶变色实验;
(4)氢氧化钠溶液放热
【解析】【实验1】根据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回答此题;
根据溶质、溶剂和溶液的关系计算此题;
根据碱的通性回答此题;
根据题目信息回答此题;根据实验目的回答此题;
(4)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的性质回答此题。
【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详解】【实验1】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所以此时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反应后为中性,此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呈碱性,溶液变红,然后滴加稀盐酸,中和掉氢氧化钠,溶液呈中性或酸性,红色消失;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红色;OH-;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溶剂质量=50g-50g×4%=48g; 故答案为:48;
A、加入氯化镁,若存在氢氧化钠,则会有沉淀,没有沉淀说明氢氧化钠消耗完毕,证明发生了反应,A符合题意;
硫酸加入没有明显现象变化,无法判断,选项B不符合题意;
硝酸银中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管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发生反应,都存在氯离子,所以无法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2滴氢氧化钡溶液,振荡后,再次滴入微量稀盐酸,振荡,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然后褪色,可以证明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
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有水生成,变色硅胶可以吸水,由蓝色变为红色;由于醋酸钠生成,所以还需要验证醋酸钠是否使变色硅胶变色;
故答案为:甲、乙中的硅胶不变色,丙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验证醋酸钠能否是硅胶变色实验;
(4)氢氧化钠溶解也可以放热,造成内部温度升高,所以可以使压强增大,造成水位变化;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解放热。
10.某实验中学在市场上买了一箱含一定量NaCl的烧碱用于学生实验,周晓同学取该烧碱样品10.3g完全溶于89.7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该烧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 (结果精确到0.1%)。
(2)b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
(3)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2.3%; (2)NaCl 、HCl;
(3)×100%=7%
【解析】根据pH的变化与酸碱性关系分析反应进行程度以及溶液的组成,进而结合消耗的HCl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氧化钠的治理以及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然后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详解】(1)设10.3g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HCl+NaOH=NaCl+H2O
36.5 40 58.5
100g×7.3% x y
x=8g y=11.7g
该烧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0≈22.3%;
a点之前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a点pH=7,两者恰好完全反应,b点pH小于7,此时盐酸有剩余。所以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过量的HCl和生成的NaCl;
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
答: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
故答案为:(1)22.3%; (2)NaCl 、HCl;
(3)×100%=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上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补充作业2
-------酸碱之间的反应
1.向10mL pH为12的溶液中加入试剂,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
A.加水 B.氢氧化钠颗粒 C.pH为4的溶液 D.稀硫酸
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氢氧化钙溶液处理废水中的残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3.某探究小组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并通过温度传感器测得溶液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
所示。分析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当滴入氢氧化钠6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和Na2SO4
C.当滴加氢氧化钠10mL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D.若改用同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10mL时pH<7
4.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人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人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5.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某个量y随稀硫酸的加入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y表示( )
沉淀的质量
氢氧化钡的质量
溶液的pH
溶质的质量
6.“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只生成一种物质
B.反应中Na+和SO个数比为1:1
C.反应后溶液中只有一种物质
D.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7.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处溶液的溶质是Na2SO4和CuSO4
B.ab段表示NaOH和H2SO4反应
C.往c点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逐渐变小
8.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人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9.某学习小组对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活动一:用酸碱指示剂探究酸与碱反应的过程。
【实验1】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 取3mL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 NaOH 溶液于试管中,滴1∽2滴酚酞试液 --------------------- 加入稀盐酸后,NaOH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浓度减小,进而证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② 向上述溶液逐渐滴入稀盐酸,振荡 溶液刚好褪色
③ 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再滴2滴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振荡后,再次滴人微量稀盐酸,振荡 ------- --------------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 g。
(2)向上述刚好褪色的溶液中加入 (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A.MgCl2溶液 B.稀H2SO4
C.AgNO3溶液 D.Ba(OH)2溶液
实验活动二:用变色硅胶验证酸与碱反应生成了水。
【查阅资料】I.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II.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
【实验2】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讨论与交流】
(3)证明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
小芳认为【实验2】不严密,还应补充的实验是 。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的U形管内液面左低右高,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无水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放热或 。
10.某实验中学在市场上买了一箱含一定量NaCl的烧碱用于学生实验,周晓同学取该烧碱样品10.3g完全溶于89.7g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该烧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2)b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3)求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