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100cm长的绳子,剪去后,又接上,这时绳子长( )。
A.100cm B.99cm C.101cm D.90cm
2.有6吨煤,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吨,求剩下的吨数,列式是( )。
A.6-- B.6- C.6×(1--) D.6×(1-)-
3.我国原有鱼类约2800种,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现在比原来大约减少了,我国现在大约有多少种鱼?列式是( )。
A. B. C. D.
4.六(2)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全班有( )人。
A.24+24×(1+) B.24+24÷ C.24× D.24×(1+)
5.“一个数的是4,求它的是多少”,列式是( )。
A. B. C.
6.求40与20的和的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
A.40+20× B.40×+20 C.(40+20)× D.40×
7.小明和小林带同样多的钱去买课外书,小明还剩所带钱数的,小林还剩所带钱数的.用去的钱多一些的是( )
A.小明 B.小林 C.同样多 D.无法比较
8.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数和乙数都不为0),甲数和乙数比较( )
A.甲数=乙数 B.甲数>乙数 C.甲数<乙数 D.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
9.张李两人共有46元,张用自己钱数的,李用自己钱数的各买了一支相同价钱的钢笔,那么张、李两人共剩下( )元。
10.一桶汽油用去它的后还剩60千克,这桶汽油原来有( )千克。
11.100元的等于( )元的;一个数的是20,这个数的是( )。
12.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应从第( )页开始看。
13.一根绳子长12m,用去m,还剩( )m;如果用去全长的,还剩( )m。
14.已知甲数的相当于乙数的,那么甲数的一半相当于乙数的( )。
15.一种复读机原价320元,连续两次降价后,现价是( )元。
16.笑笑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一共看了( )页,还剩没有看,还剩( )页没看。
三、口算和估算
17.直接写出得数。
四、脱式计算
18.用递等式计算。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
五、解答题
20.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上午行了全程的,下午行了全程的,离乙地还有6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1.学校买来30个排球,是足球个数的,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学校买来多少个篮球?
2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小时行驶84千米,后两小时行驶全程的,这时甲乙两地的中点还在前方16千米处,求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3.一批抗疫物资吨,第一天分发总数的,第二天分发的是第一天的,第二天分发多少吨?(先画图,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24.植树节,六(1)班共种植杨树、柳树、桃树180棵,杨树的棵数是其它两种树棵数和的,柳树的棵数是其它两种树棵数和的,桃树种植了多少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首先将100厘米长的绳子看成单位“1”,剪去后,还剩下1-=,是100×=90厘米,再将90厘米看成单位“1”,接上,则是现单位“1”的1+=,是90×=99厘米;据此解答。
【详解】
100×(1-)×(1+)
=100××
=99(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实际应用,解题时注意单位“1”的变化。
2.D
【解析】
【分析】
第一次用去它的,把6吨煤看作单位“1”,剩下(1-),即剩下6×(1-)吨,第一次用去剩下的吨数-第二次用去吨数=剩下的吨数。
【详解】
6×(1-)-
=6×-
=-
=
故答案为:D
【点睛】
找准等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C
【解析】
【分析】
把原来鱼的种类看作单位“1”,现在种类是原来种类的1-,等量关系式是原来的种类×(1-)=现在剩下的种类,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
2800×(1-)
=2800×
=2699.2(种)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关键是找准单位“1”和等量关系式。
4.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男生比女生多,把女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用女生人数×(1+),全班人数,就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和,已知女生人数24人,男生人数是24×(1+),用24+24×(1+),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六年(2)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全班人数是24+24×(1+)人。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注意单位“1”的确定。
5.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已知这个数的是4,这个数是4÷,求它的是多少,再乘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一个数的是4,求它的是多少”,列式是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明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6.C
【解析】
先求出40与20的和,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和的即可。
【详解】
(40+20)×
=60×
=45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运算顺序。
7.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把每人带去的钱数都看作单位“1”,则小明还剩所带钱数的,小林还剩所带钱数的,利用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出所剩钱数的大小,即可知道用去的大小.
解:因为小明和小林带同样多的钱去买课外书,小明还剩所带钱数的,小林还剩所带钱数的,
且>,
则小明剩的钱多,
则小林花的钱多一些;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8.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解:根据题意知:
甲数×=乙数×,
甲数=乙数×,
甲数=乙数×,
所以甲数>乙数.
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数量关系,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大小.
9.22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张钱数的与李钱数的相等,设张钱数为x元,则李的钱数为46-x元,根据“张钱数的与李钱数的相等”,列出方程求出张的钱数,进而得出求出一支钢笔的价钱,乘2,最后用46减去两支钢笔的钱数,求出两人共剩余的钱数即可。
【详解】
解:设张钱数为x元,则李的钱数为46-x元
x=×(46-x)
x=
x=30
30×=12(元)
46-12×2
=46-24
=22(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张的钱数。
10.84
【解析】
【分析】
将这桶汽油看成单位“1”,用去它的,还剩下1-=,是60千克,由此可知这桶汽油原来的质量是60÷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
60÷(1-)
=60÷
=84(千克)
【点睛】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11. 50 24
【解析】
【分析】
用100×求出100元的是多少,再用这个数除以即可求出未知量;用20÷求出未知数,再用未知数×即可。
【详解】
100×÷
=40÷
=50(元)
20÷×
=32×
=24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12.141
【解析】
【分析】
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用240×,再加1,就是第二天从哪一页开始看。
【详解】
240×+1
=140+1
=141(页)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本题千万不要忘记加1。
13. 6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用去m,用绳子的总长度-m,即可求出还剩多少米;如果用去全长的,就是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去,还剩(1-),用绳子的总长度×(1-),即可求出还剩多少米。
【详解】
12-=(m)
12×(1-)
=12×
=6(m)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关键明确题中的,一个是具体的数量,一个是分率。
14.
【解析】
【分析】
甲数的相当于乙数的,那么甲数×=乙数×,把乙数看做“1”,甲数即可求出,甲数×÷乙数,据此解答。
【详解】
把乙数看作1,则甲数是:
1×÷
=÷
=
×÷1
=÷1
=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
15.180
【解析】
【分析】
把原价看作单位“1”,降价后,是原价的(1-),再把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降价后,是原价的(1-)×(1-),用原价×(1-)×(1-),即可求出现价。
【详解】
320×(1-)×(1-)
=320××
=240×
=180(元)
【点睛】
本题考查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关键是注意单位“1”的变化。
16.90;;110
【解析】
【分析】
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第二天看了,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的(+),用总页数乘这个分率,就是两天一共看的页数;再用单位“1”减去第一天看的,减去第二天看的,就是剩下全书的几分之几没看,再乘总页数,就是还剩多少页没看。
【详解】
200×(+)
=200×(+)
=200×
=90(页)
1--
=-
=
200×=110(页)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7.;;;
4;4;;
【解析】
【详解】
略
18.;;;
【解析】
【分析】
,根据减法的性质,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按照运算顺序,先计算减法,再计算加法;
,根据减法的性质和加法交换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把除法换算成乘法,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详解】
=--
=-
=-
=
=-+
=+
=
=+-
=1-
=
=×+×
=×(+)
=
19.(1) ;(2) ;(3)6;(4)1;
【解析】
【分析】
(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3)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4)先算小括号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
【详解】
(1)
=
= ;
(2)
=
=40-
= ;
(3)
=
=
=6;
(4)
=
=
=1;
20.360千米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60千米对应总路程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60÷即可求出总路程。
【详解】
60÷(1--)
=60÷
=360(千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360千米。
【点睛】
找出与已知量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21.20个
【解析】
【分析】
把足球的个数看成单位“1”,排球是足球个数的,用排球的数量除以求出足球的数量;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足球的的数量乘求解即可。
【详解】
30÷×
=60×
=20(个)
答:学校买来20个篮球。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求解。
22.360千米
【解析】
【分析】
将甲乙两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全程-全程=前一小时行驶84千米+离中点还剩的16千米,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详解】
(84+16)÷(-)
=100÷
=3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6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关键是找到84+16=100(千米)对应的分率。
23.图见详解;吨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把总数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1份是第一天分发的;第二天分发的是第一天的,则把第一天的量看作单位“1”,把第一天分发的量平均分成4份,取1份,由此即可画图;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单位“1”已知,用乘法,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
××
=×
=(吨)
答:第二天分发吨。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
24.75棵
【解析】
【分析】
由“杨树的棵数是其它两种树棵数和的”可知:杨树占总数的÷(1+)=;由“柳树的棵数是其它两种树棵数和的”可知:柳树占总数的÷(1+)=;则桃树占总数的1--=,求桃树的棵数,用总数×桃树占的分率即可。
【详解】
1-÷(1+)-÷(1+)
=1-÷-÷
=1--
=
180×=75(棵)
答:桃树种植了75棵。
【点睛】
求出桃树棵数占总棵数的分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