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上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补充作业3
-----物质的鉴别鉴定及推断
1.下列试剂(气体或溶液)不能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区分开的是(▲)
A.CO2 B.NaNO3 C.Na2CO3 D.CuCl2
【答案】B
【解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NaNO3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uCl2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使用的试剂是(▲)
A.Ba(NO3)2 B.BaCl2 C.Ba(OH)2 D.AgNO3
【答案】D
【解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详解】A、稀硫酸能与Ba(NO3)2 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Ba(NO3)2 与稀盐酸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稀硫酸能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BaCl2与稀盐酸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C、稀硫酸能与Ba(OH)2 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稀盐酸能与Ba(OH)2 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但无明显变化;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
D、硝酸银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均生产白色沉淀(硫酸银是微溶物,也易以沉淀形式析出),故不能鉴别。
故选:D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收集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C.鉴别BaSO4、NaOH、CuSO4三种固体,分别取样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D.分离NaCl溶液和MgCl2溶液,加入适量的KOH溶液后,过滤
【答案】D
【解析】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分析】物质的鉴别、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物质鉴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详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正确。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收集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分别取样加少量水,观察现象,难溶于水的是硫酸钡,溶于水放热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MgCl2溶液能与适量的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过滤,得到是滤液是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不能实现实验目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CaCl2、CaCO3: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
B.CaO、NH4NO3: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烧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烧杯外壁的温度
C.浓H2SO4、稀H2SO4: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
D.CO2、O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答案】C
【解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详解】A、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C、浓硫酸、稀硫酸打开瓶盖,瓶口上方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A NaOH和H2SO4 石蕊
B HCl和NaCl 酚酞
C HC1和HSO4 BaCl2
D Na2CO3和NaOH HCI
【答案】B
【解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详解】A、NaOH和H2SO4分别显碱性、酸性,分别能使石蕊溶液显蓝色、红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HCl和NaCl分别显酸性、中性,分别能使酚酞显无色、无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H2SO4能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盐酸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HCl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NaOH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学完酸碱盐知识,我们应该知道不少鉴别物质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KCl KNO3 Na2CO3 Na2SO4 B.BaCl2 Na2SO4 Na2CO3 NaCl
C.AgNO3 HCl NaCl HNO3 D.CuCl2 NaOH HCl MgCl2
【答案】D
【解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分析】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详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无明显现象,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BaCl2溶液与Na2SO4、Na2CO3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AgNO3溶液与HCl、NaCl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uCl2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Cl2溶液;能与CuCl2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Cl,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下列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观察颜色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碳酸钠和氯化钠 加足量水中 加入盐酸
C 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观察颜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硝酸银溶液
【答案】A
【解析】首先分析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根据性质的差异,分析所使用的试剂加入后是否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有明显不同现象的方法则可用于鉴别两种物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通过明显的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详解】A、氯化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通过观察颜色能鉴别出来;向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氯化铜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氯化铁溶液,通过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鉴别出来,故A正确;
碳酸钠和氯化钠都能溶解于水,因此,使用水不能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故B不正确;
C、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是无色溶液,因此采取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两种溶液,故C不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通过滴加氯化钡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无现象的是盐酸,硝酸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也是沉淀,稀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硝酸银沉淀区分,故D错误。
故选:A
8.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鉴别。
(1)他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他另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 ▲ 。
(3)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不能鉴别的试剂是 ▲ (填字母)。
A.锌 B.硝酸钠 C.石蕊试液 D.酚酞试液
【答案】(1)3NaOH +FeCl3=Fe(OH)3↓+3NaCl; (2)产生大量气泡;(3)B
【解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详解】(1)氯化铁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A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FeCl3=Fe(OH)3↓+3NaCl。
(2)B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产生大量气泡。
(3)A、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
B、硝酸钠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
C、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色,遇氢氧化钠溶液显蓝色,可以鉴别。
D、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遇稀盐酸不变色,可以鉴别。
故答案为:(1)3NaOH +FeCl3=Fe(OH)3↓+3NaCl; (2)产生大量气泡;(3)B
9.某兴趣小组为了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结束后,小组的同学将A、B、C、D四组实验八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试分析:
(1)上述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填字母序号)。
(2)最终得到的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 ▲ (填化学式)。
【答案】C、D; (2)Na2CO3、Ca(OH)2、NaOH
【解析】根据已有的碱的性质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碱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详解】(1)要鉴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则加入的试剂与二者反应需要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加入盐酸都没有现象,加入酚酞试液都变红,加入碳酸钠溶液,则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通入二氧化碳则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D;
故填:C、D。
最终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说明溶液一定不会是碱性,故一定不会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故填:Na2CO3、Ca(OH)2、NaOH。
10.鉴别稀盐酸、稀硫酸、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五瓶无标签的溶液时,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B、C、D、E后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
(1)确定A溶液是 ▲ 。
(2)取B、E原溶液少量混合时的现象为 ▲ 。
(3)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1)NaCl; (2)产生气泡; (3)Ba(OH)2+2HCl=BaCl2+2H2O
【解析】根据稀盐酸、稀硫酸、Ba(OH)2溶液(溶液中的Ba2+有毒)、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五瓶溶液中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是酸性溶液,因此B、C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中的一种;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的是碱性溶液,因此D、E分别是氢氧化钡和碳酸钠中的一种;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的是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因此A是氯化钠,据此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推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详解】分别取五种溶液滴加石蕊试液,A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的是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因此A是氯化钠;B、C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是酸性溶液,因此B、C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中的一种;D、E能使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的是碱性溶液,因此D、E分别是氢氧化钡和碳酸钠中的一种;B、C、D、E溶液两两混合,B和D能够产生沉淀,因为硫酸能和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因此B是硫酸,D是氢氧化钡,则C是盐酸,E是碳酸钠;因此: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确定C溶液是盐酸,A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B是稀硫酸,E是碳酸钠,二者反应产生气泡;
通过步骤2,BE混合产生沉淀,故BD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因此C是盐酸,D是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2HCl=BaCl2+2H2O。
故答案为:(1)NaCl; (2)产生气泡; (3)Ba(OH)2+2HCl=BaCl2+2H2O
11.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实验 A+B B+D A+D A+C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 ▲ (填编号),D是 ▲ (写化学式)。
(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
(3)D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 ▲ 。
【答案】(1)B; Ca(OH)2; (2)Na2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3)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根据A+B,溶液变红,B+D,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B是无色酚酞溶液,A、D为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A+C,产生气体,所以C为稀盐酸,A是碳酸钠溶液,D为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分析】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详解】(1)A+B,溶液变红,B+D,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B是无色酚酞溶液,A、D为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A+C,产生气体,所以C为稀盐酸,A是碳酸钠溶液,D为氢氧化钙溶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酚酞试液是B,D是Ca(OH)2;
A与C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D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1)B; Ca(OH)2; (2)Na2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3)改良酸性土壤
12.同学们利用硝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做以下实验,回答有关的问题:
(1)利用酚酞试液及相互反应 ▲ (填“能”或“不能”)鉴别出以上三种物质。
(2)实验后将所有废液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待处理。发现烧杯底部有沉淀,过滤,得红色溶液。
①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成分是 ▲ 。
②下列方案,可以完全确定红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的是 ▲ 。
A.取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B.取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
C.取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硫酸,有白色沉淀,溶液显无色
【答案】(1)能; (2)①碳酸钡; ②BC
【解析】多种物质混合问题,可以根据题里所给的信息,判断溶液中离子存在的情况,从而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分析】本题是一道离子共存问题,可以通过题意中所给的信息,进行离子共存分析,对于混合溶液问题,分析离子比分析物质更为简单。
【详解】(1)首先取样,向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酚酞不变色的为硝酸,再将硝酸滴入另外两种溶液中,产生气泡的为碳酸钠溶液,不产生气泡的为氢氧化钡,故能鉴别。故答案为:能;
①将溶液混合后,发现产生沉淀,本题所涉及到的离子中,只有碳酸根遇到钡离子能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钡。故答案为:碳酸钡;
②废液混合后,发现烧杯底部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氢离子;由于钠离子和硝酸根不参加反应,故一定存在;得红色溶液,说明溶液中碳酸根、氢氧根至少有一种(碳酸钠溶液也可以使酚酞变红);且碳酸根和钡离子不能同时存在。所以分析选项:
A项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得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不存在钡离子,但引入氢氧根离子,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根离子,故A错误;
B项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根,不存在钡离子,溶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氢氧根,故可以推断出所有离子是否存在,故B正确;
C项中加入足量的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钡离子,不存在碳酸根,原废液显红色,说明存在氢氧根,故可以推断出所有离子是否存在,故C正确;
故答案为:BC
故答案为:(1)能; (2)①碳酸钡; ②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上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补充作业3
-----物质的鉴别鉴定及推断
1.下列试剂(气体或溶液)不能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区分开的是( )
A.CO2 B.NaNO3 C.Na2CO3 D.CuCl2
2.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使用的试剂是( )
A.Ba(NO3)2 B.BaCl2 C.Ba(OH)2 D.AgNO3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除去CO2中少量的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收集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C.鉴别BaSO4、NaOH、CuSO4三种固体,分别取样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D.分离NaCl溶液和MgCl2溶液,加入适量的KOH溶液后,过滤
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CaCl2、CaCO3: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
B.CaO、NH4NO3: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烧杯中加水,用手感知烧杯外壁的温度
C.浓H2SO4、稀H2SO4: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
D.CO2、O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5.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A NaOH和H2SO4 石蕊
B HCl和NaCl 酚酞
C HC1和HSO4 BaCl2
D Na2CO3和NaOH HCI
6.学完酸碱盐知识,我们应该知道不少鉴别物质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KCl KNO3 Na2CO3 Na2SO4 B.BaCl2 Na2SO4 Na2CO3 NaCl
C.AgNO3 HCl NaCl HNO3 D.CuCl2 NaOH HCl MgCl2
7.下列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观察颜色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碳酸钠和氯化钠 加足量水中 加入盐酸
C 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观察颜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硝酸银溶液
8.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鉴别。
(1)他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他另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 。
(3)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不能鉴别的试剂是 (填字母)。
A.锌 B.硝酸钠 C.石蕊试液 D.酚酞试液
9.某兴趣小组为了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实验结束后,小组的同学将A、B、C、D四组实验八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最终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试分析:
(1)上述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最终得到的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0.鉴别稀盐酸、稀硫酸、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NaCl溶液五瓶无标签的溶液时,将它们随意编号为A、B、C、D、E后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
(1)确定A溶液是 。
(2)取B、E原溶液少量混合时的现象为 。
(3)写出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化学实验室中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现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中部分现象如下表: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实验 A+B B+D A+D A+C
现象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请回答:
(1)酚酞试液是 (填编号),D是 (写化学式)。
(2)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D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 。
12.同学们利用硝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做以下实验,回答有关的问题:
(1)利用酚酞试液及相互反应 (填“能”或“不能”)鉴别出以上三种物质。
(2)实验后将所有废液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待处理。发现烧杯底部有沉淀,过滤,得红色溶液。
①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成分是 。
②下列方案,可以完全确定红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的是 。
A.取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B.取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
C.取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硫酸,有白色沉淀,溶液显无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