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7 22:4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分子热运动
【学习目标】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知道什么是扩散现象及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
【学习重点】
了解扩散现象。
【学习难点】
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过程】
一、阅读了解。
分子到底有多小:将二万个氧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排成一串,那么它们的总长度和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差不多。如果把分子设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10米,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分子数量有多大: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强下,1cm3的水中含有大约3.35×1022个水分子,若把这些水分子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1cm3面积上可得5000多个水分子!
目标一:提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目标二:用半分钟时间体验实验,明白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举出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证明此结论。
用4分钟时间仔细观察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扩散的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气体之间_________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__________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__________发生扩散现象。
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完成练习。
1.“墙内开花墙外香”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
2.扩散现象既可以在 间发生,也可以在 中发生,还能够在 中发生。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在房间里喷洒一些香水,整个房间会闻到香味。
B.长期堆放媒的墙角,墙壁内较深的地方也会发黑。
C.早晨扫地时,常常看到室内阳光下尘土飞扬。
D.开水中放一块糖,整杯水都会变甜。
用两分钟时间分组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红墨水分别滴入热水和冷水中时,可以发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大量分子的热运动 。
5.物体中大量分子做热运动的速度,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A.物体温度的高低 B.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C.物体密度的大小 D.物体机械能的大小
6.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是( )
A.分子间的距离小
B.固体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
7.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引在一起,原因是( )
A.两块玻璃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B.两块玻璃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C.玻璃的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三、动脑学物理。
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2.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微粒之间有间隙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3.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分子热运动的是(  )
A.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 B.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长期堆放的煤会渗透进地板
B.酒香不怕巷子深
C.春天柳絮飞扬
D.将糖放入水中,水会变甜
5.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热运动
B.固体分子紧密排列,分子间没有间隙
C.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
D.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6.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下面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7.如图所示,下列与米相关的美食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煮南瓜粥,沸腾后将火适当调小,可降低粥的温度
B. 锅巴肉片,锅巴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
C. 蒸米糕,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 蛋炒饭,香气四溢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8.如题图是用来说明原子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原子内部结构中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
9.如图,该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两个铅块表面是否足够___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
10.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城市内桂树成林,所以叫桂林.9、10月的桂林并非只有山清水秀、还有香飘全城.如图所示,我们能闻到桂花的花香这是_______现象,并且气温越高花香越浓,这是因为_______.
1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___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__。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上清水会感到凉爽,这是利用了水 ___________吸热来实现了降温的目的。
12.如图所示,“天宫课堂”的第二课,在“液桥”实验中,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变成一个,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然后将两块透明板分开,中间形成一个长约10cm的液桥,如果这个实验在地面上完成,则液桥的长度会______(选填“变长”或“变短”),这是因为受到了______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2.B3.D4.C5.B6.A7.B8. 原子核 电子 夸克9. 光滑 引力10. 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1. 扩散 引力 蒸发##汽化12. 引力 变短 重力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