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 灯笼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 灯笼 同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6: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灯 笼
【课时目标】
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重点)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重点)
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提到灯笼大家应该不陌生。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有关灯笼的诗句。同学们发散下思维,回忆下你所知道的有关“灯笼”的古诗词。
预设:
①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唐·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释义:帝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昼,达官贵人乘坐的华丽马车堵塞了宽敞的大道。
②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释义:灯光绚丽的色彩远远看去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地点缀着天际。
③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释义: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灯光将花市照得像白天一样明亮。
④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唐·王諲《十五夜观灯》
释义:时间急促仅仅有元宵夜这一天,一眼望去灯笼连在一起像火树一样。
师总结:同学们知道的诗句还真不少!看来课前下功夫预习了。灯笼如今在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吴伯箫的《灯笼》,去感受“灯笼”的魅力。
2.作者简介。
作者 吴伯箫 生卒年 1906—1982 原名 熙成 籍贯 山东莱芜
评价 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作品风格 善于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申出深刻的内涵。
代表作 《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难老泉》等。
  二、走进课堂
环节一:自读课文,明确读法。
1.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先扫清字词障碍。然后圈点勾画并思考:文章以《灯笼》为题,写了哪些与“灯笼”相关的事件 可分为哪几方面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
本课字词:学生先指读,再齐读,最后在课本上标注。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争讼(sònɡ) 斡旋(wò) 思mù(慕) 锵然(qiānɡ) liáo(燎)原 暖rónɡrónɡ(融融) 人情shì(世)故 领域(yù) 静mù(穆) 怅惘(wǎnɡ) tuì(褪)色 xīxī(熙熙)然 马前卒(zú) 焚身(fén) 犬吠(fèi) 官xián(衔) 霍骠姚(piào) 焰火(yàn) 神龛(kān) 幽悄(qiǎo)
整体感知:
划分层次,理清文章脉络。
(1)开篇说“火”,表明小孩以及人类追求光明的普遍特点。
(2—11)叙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12)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
2.再读课文,读出情韵。
师:这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声调、语气等,读出课文语言的美感。以课文开篇一段为例,教师范读:
虽不像/扑灯蛾,(连)爱光明/而至焚身,(停,转折)小孩子/喜欢火,(连)喜欢/亮光,(连)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连)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连)玩火/玩灯,(连)除夕/燃滴滴金,(连)放焰火,(连)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连)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停)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读这一段时,注意语速的变化,开头不宜快,快了就流于飘忽;最后一句要读出深情。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提示,重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叙述的内容、寄寓的情感。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
环节二:跳读课文,理清脉络。
1.分享交流,概括内容。
师:作者在文中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理清本文有关灯笼的记忆。注意:尽量运用原文的词句,或者模仿作者的语言风格,自由仿写。
小组讨论,然后分享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整理,并在大屏幕展示。
预设:
段落 关于“灯笼”的记忆
2 村边戏台表演。
3 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4,5 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6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7 元宵节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8 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9 在纱灯上描红。
10 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
11 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2.理清线索,整合材料。
师: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不是讲故事的记叙文。课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许多零散的事件,这是散文常见的写法。零散的叙事的背后,有一条或几条线索贯串,看似散乱的材料才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文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贯串全文的
生:以“灯笼”为线索。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棒。文中选材看似很多,但都和灯笼有关,灯笼贯串全文,文章的标题命名为《灯笼》,真实且恰如其分。
设计思路
阅读散文,首先要明确材料之间的关系。本环节意在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寻找贯串全文的线索,明确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可以集思广益,快速达成目标,为下一步分析打好基础。
环节三:品读课文,感悟情怀。
1.品表达方式。
师:散文作品中,作者抒发情怀的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方法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运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地方,并体会作用。
学生先自主勾画,然后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并反馈。
大屏幕出示:
第1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这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这是叙述。这种先议后叙,就是叙与议的结合。
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尾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脑中相关记忆之丰满,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情感。
最重要的叙议结合是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的将领之后,顺势发出誓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最后一段同样是议论:“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表达,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如果舍去最后一段,仅有上一段的抒情明志,那么情感表达过于隐晦,文章主旨趋于含混。
师:文中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有机结合,是散文中常见的写作手法,在本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不过本文的特别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很少,这就是吴伯箫的散文风格。
2.整合内容,体会情感。
小小的灯笼,承载着作者的情感。请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承载作者情感的句子,品味灯笼承载的情感。
大屏幕出示:
段落 内容概括 情感
3 祖父夜行 灯笼照亮路途,传达出温暖的亲情。
5 慈母之爱 远离乡井,更加觉得母爱的珍贵。
6 乡俗还愿 村头挂红灯,并配以松柏枝叶,给孤行客以安慰,温暖他人。
7 元宵张灯 太平丰年热闹景象,灯笼入梦。
8 族姊远嫁 曾有过华贵,如今已是破落户,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9 朱红描字 曾经的快事,“喜悦”“爱”“爱好”等词语传达出对乡俗的迷恋。
10 献帝灯笼 献帝是东汉末代皇帝,屡受强人摆布,郁悒而终,这是发历史之幽情。
11 灯笼下马前卒 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3.分析情感,明确写法。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已经明确了作者借灯笼抒发的情感。现在我们再梳理一下课文,看作者的情感在文章各段落中有怎样的变化
学生分析情感,明确:
文中有两种感情基调:深情,激情。大部分段落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达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
师小结:一个小小的灯笼寄予了作者温暖的祖孙情、母子情、壮烈的保家卫国情。一个小小的器物可以怀人、思乡、忧国。一个微小的事物,一些微末之人,能述家国之事,抒壮烈之豪情。如果灯笼是小,那么家国情就是大。在写法上我们可以称为:小中见大,以小写大。
设计思路
明确了散文的形,还要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这就是散文作品的“神”。“神”是指蕴含在表象“事”“物”中的思想情感,因为思想和情感,那么多的材料被“聚”在了一起。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揣摩情感。采用图表的形式设计,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分析材料,感悟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分析情感的变化,引领学生明确本文写法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以小见大、升华主题的写作技巧。
环节四:整合材料,解灯之俗。
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的眼中,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象征着幸福、光明、圆满和富贵。围绕灯笼,课文中写了哪些有关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 请同学们整合材料,分析回答。
内容分类 段落 相关描述 蕴含的意义
村民日常 生活 1 大人管制小孩“玩火”,但他们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割,给人以温暖。
3 “我”夜晚随大人去迎接进城归来的祖父,祖父“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
5,9 在村里上灯学,“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以及“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等。
乡村艺术 表演 2 “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
6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乡村年节 景象 7 “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 “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欢乐。
8 “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
历史文化 7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 “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
10 “‘……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
11 “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蕴含的意义”部分挖空,待学生填写]
师:诸多的记忆,其实都和民情风俗有关,这些民情风俗,作者用灯笼这一事物贯串,使这一风物既有个人情感,又有文化内涵,显示出作者巧妙的构思。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从“民俗”的角度梳理课文内容,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让学生跳读课文,先找出课文中具有民俗意义的语句,然后整合资料,探究蕴含的民俗情感,从而达到理解民俗的目标,突破难点。
环节五:理解灯火,点亮我心。
1.探究火种,明确意图。
师:为什么散文的开头与结尾都写了“火”
小组讨论后交流。
预设:“灯笼”“灯火”的核心字眼是“灯”,作者先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为下文写“灯笼”做铺垫。结尾写一把烈火,灯笼不足以言志,火把、探海灯和燎原烈火方能寄情,表达出浓烈的爱国主义之情。
2.如果你是一盏灯笼,你会如何 请同学们以“假如我是一盏灯,我将……”的句式抒写心志。
学生结合文意,各抒己见。
生1:假如我是一盏灯,我将竭尽所能指引每一个迷失方向的孩子回家。
生2:假如我是一盏神奇的灯,我将照亮天下所有的黑暗,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得到心灵的安慰。
生3:假如我是一盏明亮的灯,我将放出光芒,让每一个即将失去信心的人看到希望。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考查课外迁移能力。让学生结合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抒写对灯的理解,并展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此环节不设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能够积极表达,言之有理即可。
三、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由小时候喜欢的火、光自然过渡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到亲人的关爱,通过对宫灯的想象体验到历史况味。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的英雄事迹,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由个人的情感暖小家、慰孤人,升华为念家园,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最后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烈火”,用一“壮”字,再次升华主题,赞颂了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
四、作业
课后继续诵读课文,完成第4课第4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灯笼 所忆 所思 所感 “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