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7 大雁归来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7 大雁归来 同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7:00: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7 大雁归来
【课时目标】
1.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重点)
2.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难点)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身边各种生命形态的尊重。(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萧飒的秋季,我们仰视寥廓的万里霜天,时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向南飞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单行横空,宛如一个“一”字;双行相交,形成一个“人”字。它们如纪律严明的军队,行动划一。今天我们来学习《大雁归来》,看看我们能学到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下面先来看一个视频。
(播放PPT中教学视频 大雁南飞)
二、检查预习
1.小组检查预习部分完成情况。
2.认读下面的字词,并动手书写。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雾霭(ǎi) 迁徙(xǐ) 沼泽(zhǎo) 狩猎(shòu) xuān(喧)嚷 凋零(diāo) 稀shū(疏) 目空一切(qiè) 缄默(jiān) dǔ(赌)注 瞄准(miáo) 盘xuán(旋) yāo(邀)请 枯zào(燥) 弥漫(mí) 偷偷mōmō(摸摸) 窥探(kuī) 香蒲(pú) 忧yù(郁) 水洼(wā) 半蹼鹬(pǔyù) 滑翔(xiánɡ) 模糊(mó)
  3.作者简介。
作者 利奥波德 生卒年 1887—1948 国籍 美国
评价 生态学家,被称为“美国新保护运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相关作品 著有《沙乡年鉴》。
  三、走进课堂
环节一:初读课文,筛选信息。
1.初读课文,了解大雁。
师: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筛选信息,看作者写了哪些大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批注。
(2)学生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归纳展示。
不同时期 或不同状 态的大雁 ①秋天的大雁;②从南方归来的大雁;③觅食的大雁;④哀鸣的孤雁;⑤成群结队的大雁;⑥四月夜间鸣叫的大雁;⑦集会时的大雁;⑧向大地洒下野性诗歌的大雁;⑨富有联合观念的大雁;⑩每年三月,吹起联合的号角的大雁……
大雁习性 ①定期迁徙;②笔直飞行;③善于飞行鸣叫;④爱寻食玉米粒;⑤常以六只或以六的倍数列队飞行,有联合观念。
  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大雁是比较有智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善群居,重友情。
2.比较阅读,观赏雁翔美景。
师:跳读课文第3,4,6,9段,完成下表,并分析为什么大雁在秋天和春天的迁徙过程会如此不同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对比角度 秋天的大雁 春天的大雁
飞行姿态不同 高高地飞、坚定不移地直达大湖 低低地曲折穿行
鸣叫声不同 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向每个沙滩低语,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有时很刺耳。
觅食动作不同 时而在水面闲荡,时而捡食玉米粒 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飞去,不再偷偷摸摸。
  总结:大雁在秋天和春天的迁徙过程如此不同,作者想用秋天的大雁反衬春归大雁,表现大雁的机敏、善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的特点。作者想借此呼吁人们不要捕杀大雁。
3.明确顺序,整合信息。
师:根据文章描写的大雁归来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
大屏幕出示:
提示:抓住时间词、空间词、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语句来理清结构,判断说明顺序。
预设:本文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你从不同的大雁身上,发现大雁具有怎样的性格
学生小组先寻找文中有关大雁行为的信息,然后筛选关键词,概括性格特点。
明确:
①旅程距离——直线飞行200英里——坚定、守信;
②栖息地——沼泽地、池塘边——有智慧;
③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具有团结精神,互相关爱。
4.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5):描写大雁归来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介绍大雁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11—13):揭示主题,写大雁的联合观念值得人类借鉴学习。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把握大雁的特点。作为自读课文,同时又是一篇通俗易懂的说明文,借助前两课所学知识,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只要提出问题,并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寻找,自由讨论。
环节二: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师:细读课文,圈点批注文中有情味的语言,品一品,说说这些语言的妙处。
大屏幕出示:
提示:
(1)找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预设:
◆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句话通过大雁和主红雀、花鼠的对比,说明大雁对春天感应的准确性,突出了大雁迁徙的坚定不移。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拐来拐去”“低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大雁的机敏、活泼、警觉和在休猎期的自在快乐,表达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雁比作客人,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掉”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
“邀请”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主要写大雁之间的交流,表现了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旅行”“辩论”“争论”等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雁的情态描绘得贴切传神,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雁比作凋零的枫叶,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雁从盘旋到降落时的悠闲姿态。
(2)品析描写细腻的句子。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句中“试探性的盘旋”“慢慢扇动”“静静地向池塘滑翔”这些动词短语不但写出了大雁降落的具体过程,富有动感,而且写出了大雁动作的优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说明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六只”或“六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六只雁的雁群是一个家庭,孤雁之所以孤单,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或者成了心碎的孤孀鳏夫,或者成为失去子女的父母,原本就因为这样的推断而感伤,六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感伤。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动情。
(3)找抒情的句子进行赏析。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预设:意思是说,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大雁是春天的使者。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又引出下文大雁迁徙的特点——成群结队、克服艰险、距离遥远。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预设:意思是说,3月大雁的归来,是完成其自身生命历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大雁的生命历程,是自然的,不像人类那样为文明所规训,因此是“带着野性的”;另一方面,在这种自然的过程中又可以发掘出深刻的精神内涵,因此又是充满诗意的。
师小结:浓郁的抒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或直抒胸臆,或含蓄抒情,以拟人化的手法细致地描写大雁,字里行间都注入了充沛的情感。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充分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而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也正是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本文不仅是优秀的说明文,也有散文之美。让学生品读语言,可以引导他们体会文章是如何把科学事实和科学道理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在体会美感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写法。
环节三:探究作者的情怀。
师:说明性文章可以承载丰富的情感。本文作者在介绍大雁时,是怎么称呼这些大雁的 蕴含着他怎样的思想情感
学生探究并反馈。
预设:
称呼: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
情感:作者对大雁怀着深挚的感情,将其视作“我们”中的一员,认为大雁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平等成员。
师:你还从哪些句子中能够体会出作者对大雁的情感 请同学们自由探索,自由表达。
学生圈画归纳后发言。
预设:
①记录雁群数量的精确;
②能分辨大雁归来、觅食、集会以及孤雁鸣叫的区别;
③能发现大雁聚散时间以及地点的不同;
④观察大雁的时间很久(对春雁的观察:从3月到5月),且不分昼夜(晚上去听大雁集会时的鸣叫);
⑤能发现春雁与秋雁行为的不同;
⑥对孤雁的观察、推测并求证(对孤雁观察达6年之久);
……
师小结:同学们找得很正确,正是因为作者对大雁怀着深挚的感情,才会将其视作“我们”中的一员来看待,可以看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他作为科学观察者所具有的令人敬佩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感受作者对大雁的情感,感悟作者身上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一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也是品读语言的基础。
环节四:拓展延伸,培养尊重生命的美德。
1.探究美德,迁移文本。
师:利奥波德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其作品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有怎样的阅读体会
学生思考并讨论。
预设:
(1)我们要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
(2)爱动物不是占有,而是给它们平等生存的权力,给它们自由。
(3)人要有一颗仁慈之心。
【补充资料】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会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每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度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 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
师小结:感谢利奥波德,是他,让我们停下脚步,去欣赏这些天空中优美、自在的生命;是他,让我们反观人类自身,触摸到自私而功利的灵魂;是他,让我们明白了:每一样生命都值得被尊重。世界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此的生机和情趣。
2.拟写倡议,达成共识。
学习本文,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怀,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把这种情怀发扬光大。请你写一封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的倡议书。
学生动笔写作,并在小组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内容、语言、拓展三个方面解读了这篇文章,对大雁这种生灵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此细致入微的发现背后是作者大量的科学观察和饱满深沉的热爱。利奥波德在他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中还有很多像这篇文章一样融哲学与文学于一体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思考。推荐同学们课下可以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也希望同学们能秉持求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五、作业
1.课后继续诵读课文,完成第7课第7课内容。
2.积累有关写“大雁”的诗句。
【板书设计】
大雁归来 保护动物 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