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4 唐诗三首 同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24 唐诗三首 同步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7 17:06: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4 唐诗三首
第一课时
石壕吏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状。(重点)
2.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方面的特点,学习通过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刻画人物形象。(重点)
3.体会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我们在上学期学习了杜甫的《春望》,《春望》和《石壕吏》分别写于“安史之乱”前期的757年和759年,当时,诗人已值中年,因此,诗作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均有较大变化。《春望》中诗人面对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愁。全诗深沉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感。《石壕吏》则不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杜甫的《石壕吏》写了哪些内容。
师:说起杜甫,同学们应该不陌生,哪位同学主动给同学们说一下你对杜甫的了解
作者 杜甫 生卒年 712-770 籍贯 河南巩县 (今河南巩义西)
朝代 唐 自号 少陵野老 字 子美
评价 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儒家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后人尊为“诗圣”。
作品风格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语言精练,以沉郁为主。
相关作品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师:杜甫的作品之所以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的诗歌多叙写现实。一方面表现自己流落“江湖”的现实;另一方面,更多地描写了安史之乱中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现实。可以说,杜甫是那个时代忠实的记录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石壕吏》。
二、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石壕吏(háolì)  逾墙(yú)  邺城戍(yè)(shù)  老妪(yù)  幽咽(yè)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诵读诗歌。通过诵读,感知诗歌句式、韵律特点,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为下一步继续分析打好基础。
三、筛选信息,了解内容
1.这首诗从内容来看是一首叙事诗,那么记述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主要人物是谁
时间:晚上。
地点:石壕村老妇人(百姓)家里。
事件:诗人夜投石壕村,看到官吏抓壮丁。
主要人物:老妇人和官吏。
2.这首诗共分为几部分 各个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开端:目睹官吏夜捉人,揭开故事序幕。
发展、高潮:哭啼申诉家境凄惨,“自愿”服役。
结局:老妇被捉,独别老翁,凄凉绵绵无尽。
3.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展现了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请同学们读老妇的话语,说一说这个家庭“苦”在何处
生交流明确:
预设:
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战乱丧子之苦)
儿媳出入无完裙,孙子尚需哺乳。(家境困窘之苦)
老妪暮年从军,老翁妻离子散。(力衰应征之苦)
4.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师:现在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来复述故事。
设计思路
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梳理诗歌,把握层次,理清诗歌的叙事脉络。复述诗歌的形式,让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内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走近杜甫,体悟情怀
1.把握写法,理解情感。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诗歌,分析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态度的。
生交流明确,师小结。
生1:我觉得他是在客观描述中传达悲悯之情,诗中有这样两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何苦!”小吏的喊声多么凶狠,老妇人的啼哭多么凄苦。还有下面“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中能感受到老妇人当时的那种无助,但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不得不这样做。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两个“一何”,两个感叹号,已经把诗人的悲悯传达出来了。结合诗歌中具体的语句来阐释观点,做得非常好。
生2:“有吏夜捉人”一句中,“夜”“捉”二字除了客观叙述事件,也让读者认识到封建统治阶级于黑夜捉人的凶残面目!诗人精练而又准确的叙述,使其揭露、批判之意不言自明!
生3:“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在客观表明事件结束的同时,也暗藏了对事件的感受:从“暮投”到“夜久”再到“天明”,反映了老妪哭诉、官吏威逼时间之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整夜难眠,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幽咽”二字把年轻寡妇忍气吞声、无力回天的悲惨命运刻画了出来,也表现了诗人的同情之心;“独”字写诗人与孤单的老翁分别的情形,诗人的悲痛之情也尽在其中。
师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很到位。诗人将褒贬之情融于精准客观的叙述中,用精练的词句去感染读者,这正是这首现实主义诗歌的特色之一。
2.合作探究,理解情感。
师:大家在读《石壕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首诗在篇章布局上有个大矛盾 同学们预习的时候一定注意到了,杜甫目睹了官吏捉人的整个过程,他写自己“暮投石壕村”,从“暮”到“夜”,到“夜久”,再到“天明”,他看见了这出人间悲剧,但是他像隐身了一样,没有任何动作,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说。这个矛盾怎么解释呢
生读诗,同桌讨论。
生1:我感觉杜甫的确是两难,他作为一个官员,虽然同情老妇一家,但他更担忧国家的前途,所以他只能忠实记录事件,而不能出手相助。
生2:我也觉得他是于客观描述中传达悲悯。因为杜甫他不是一个新闻记录者,他只是一个诗人,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写作背景中提到,杜甫从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经过,他看到的不会只有这一个场景,肯定还看到了千万家悲苦。他想从这些事情之中以小见大,让大家看见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的悲苦。所以他是在客观的描述中传达他心中忧国忧民的情怀。
师:这个同学运用勾连整合的方式,把杜甫的生活经历及其他作品统整提炼,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杜甫在赴任的过程中见到了许多这样的悲剧,他心里痛苦万分。这万千苦痛他要通过诗歌传达出来,有一个词语叫“长歌当哭”,用“长歌”的形式才能把心中厚重的苦痛矛盾抒发出来。这个同学思考问题的方式非常值得大家学习。还有同学要说吗
生3:因为杜甫是个官员,而且我们从他其他的诗歌中也知道了,他是非常忧国忧民的。当时叛军把唐军击溃,唐军为重整队伍而去征兵,这时杜甫很为国家着急。但是从“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可以读出,老妇人也是很可怜的,所以杜甫不做任何感情上的表达,只是如实地记录。
师:这位同学结合了课文旁批上的注释来思考问题、阐述观点。诚然,这个时候国家正处在危急时刻,杜甫既为国家的安危担忧,又为百姓所经历的深重苦难而悲伤。国家的苦难、人民的苦难,都压在他的心里。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其实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通过叙写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揭示官吏的残暴无情,暗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以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探究诗人的情感。理解写法,便于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深入挖掘作品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抒写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六、作业
背诵诗歌。加入自己的想象,把本诗改编成一篇记叙文。(学生写完后可相互阅读比较,看谁写得好,好在哪里。)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官吏的残暴 战争的残酷 人民的苦难
第二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时目标】
1.吟诵诗歌,感受古体诗的韵律特点。(重点)
2.品味诗歌中的精彩描写,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石壕吏》,课外要求同学们背诵,现在检查一下。
学生齐背诗歌,教师判断学生的背诵情况。好,还有一些同学背诵不够熟练。课外继续背诵。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看诗人在这一首诗中,记述了什么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灾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带领全家到达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他们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暂时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这种表面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二、整体朗读,读出语气
1.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解决字词。
挂罥(juàn)   沉塘坳(ào)   俄顷(qǐnɡ)   布衾(qīn)
丧乱(sānɡ) 庇(bì) 突兀(wù)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朗读,在读中体会诗意。
三、品读课文,理解诗情
(一)把握内容,梳理层次。
师:会读,仅是一个方面。这是一首叙事诗,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诗人叙写的事情和表达的情感。
把握诗歌的写作思路,可以从多角度把握,如“概说段意”“诗人心情”“文章结构”等等。请同学们围绕“苦”字,将全诗划分为四个层次,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
预设:
(1)苦境——处秋风破屋的苦境——写诗人焦急的心情
(2)苦叹——抒对己对人的苦叹——写诗人气愤的心情
(3)苦夜——熬屋漏衾湿的苦夜——写诗人凄苦的心境
(4)苦心——表苍天可鉴的苦心——写诗人高尚的情操
诗歌直抒胸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一泻千里!这是诗人从痛苦的生活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和希望,实在难能可贵!通过描写诗人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悲苦,表现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苦难,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之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师小结:整个诗歌,前一部分叙事,后一部分议论抒情。议论抒情是建立在前文自己遭受的苦难之上的,更显诗人的精神品质。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通过分析诗歌的层次,来把握诗歌的内容及情感。为下文探究诗歌的情感打下基础。
(二)品味语言,理解情感。
师:事件明确了,下面我们来分析句子,体会情感。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组句子,找出能体现景物或人的特征的字词,讨论分析其状态、特点,揣摩其情感。
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小组分析讨论。
预设:
1.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明确:诗人用“怒号”一词描写秋风,将秋风拟人化,富有强烈的感彩,其后又用一个“卷”字,突出风之大、风之猛烈无情。
2.诗人用一系列动词,如“飞”“洒”“挂罥”“飘转”“沉”等来描写风吹茅草的情景,有何妙处
明确:一个“飞”字和一个“洒”字,不仅写出了秋风之大,还写出了风卷茅屋的凌乱。“挂罥”是挂在长林梢上的,“飘转”者皆“沉”于塘坳,不难想象,茅草随风向四方飞去,突出表现了诗人眼见茅屋屋顶被风卷去的无可奈何。
3.诗人是怎样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的细密连绵。所谓“雨脚如麻未断绝”,更可怕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面对寒冷,诗人更是无可奈何,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由此可见其生活境况的窘困。
师:颠沛流离的诗人,饥寒交迫,茅屋又为秋风秋雨所破,可谓是心力交瘁。这首诗叙写的是诗人自己穷困和痛苦的故事,然而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发出了这样的呐喊——
学生齐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师:诗人推己及人,想到了所有的穷苦百姓,他甚至还想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这种理想
生: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小结:即使一无所有,心中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至死不渝,这就是杜甫。他超越个人苦痛,化痛苦为济世情怀!为了天下苍生、国家社稷,甘愿牺牲自己,这是何等恢宏的气度,何等博大的胸怀,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
让我们一起用高亢的语调,再次深情朗读一遍诗人那撼人心魄的呐喊,感受“诗圣”博大的胸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千年前的这场秋风刮破了诗人的茅屋,但它绝刮不破诗人骄人的诗才,也刮不破诗人那颗悲天悯人之心,更刮不破我们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
在杜甫离世的千年之后,一位和他一样,用生命和热忱守望着祖国和人民的伟大诗人闻一多为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我们伟大的诗人将与哺育他的伟大思想文化一道万古长存!
五、作业
1.背诵诗歌。
2.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博大胸襟 崇高理想 关心民生 忧国忧民
第三课时
卖炭翁
【课时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了解诗歌中反映的悲惨的社会现实。(重点)
2.品味文中精彩的人物描写,理解诗人同情民生的情怀。(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了杜甫的济世情怀,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看一看白居易如何通过诗歌反映社会现实。
1.作者简介。
作者 白居易 生卒年 772—846 籍贯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朝代 唐 号 香山居士 字 乐天
评价 有“诗魔”之称。
作品风格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
相关作品 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两鬓(bìn)    辗冰辙(niǎn)(zhé)    敕(chì)    叱(chì)
驱将(jiānɡ) 一丈绫(línɡ) 系(jì)
生练读诗歌。
3.读出层次,概括内容。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4.请同学们用“人物+事件”的方式概述卖炭翁的遭遇。
预设:
诗歌主要讲了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的故事。
设计思路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正确诵读,把握节奏,在熟读课文、形成语感的基础上理解文意,为下文分析情感打好基础。
二、品析语言,体悟情感
1.品“描写句”。
师: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卖炭翁和宫使。
生交流明确。
预设:
卖炭翁: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描写——烧炭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矛盾的心理:衣着单薄却盼望天气更冷。)
(3)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动作描写——满怀希望,早起运炭。运炭的艰难:路远、车重、牛困、人饥。)
(4)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心理描写——炭被掠夺,虽然舍不得,但无可奈何。)
宫使:
(1)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外貌描写——趾高气扬、得意忘形。)
(2)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作描写——仗势凌人、专横跋扈。)
2.品“对比句”。
师:诗歌写宫使的飞扬跋扈和卖炭翁的艰辛痛苦时,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交流明确。
预设:
对比手法。
师:诗中既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也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请从诗中找到这些句子,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生交流明确。
预设:
(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矛盾的内心活动,反映出老人的悲惨境遇。)
(2)“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与“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饥寒交迫,统治者的富裕光鲜。)
(3)“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炭的重量与得的报酬形成强烈反差,衬托出宫使掠夺的残酷。)
3.体悟情感。
师:一辆破败的牛车,一位步履蹒跚的老翁,在这样一个天寒地冻的世界里,面对宫使的抢夺,却不能讲道理,也没法讨价还价。诗人通过一步步地铺垫渲染,通过细腻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叙述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都说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诗歌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交流明确。
预设:
这首诗揭露了当时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底层人民在这种掠夺之下生活困苦不堪又无力反抗的黑暗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卖炭翁等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宦官及其爪牙的憎恶,对统治阶层的控诉。体现了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吟咏诗歌,熟读成诵。
三、对比梳理,归类整理
师:到目前为止,三首现实主义的古体诗我们已经学完,请同学们回顾这三首诗歌,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名 作者 写法 情怀 共同点
《石壕吏》 杜甫 叙事 用悲痛唤醒悲痛,用良知唤醒良知,是理性、厚重的悲悯。 1.现实主义诗歌。 2.古体诗。 3.悲悯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叙事+议论抒情 自我牺牲、担负苦难的悲悯。
《卖炭翁》 白居易 叙事 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悲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品析、思辨,掌握了读懂诗歌、读懂诗人情怀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能够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来解读更多诗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下课。
五、作业
1.课外背诵《卖炭翁》。
2.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