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重点)
2.学习演讲的技巧,感受其风格,习得方法,并能在实践中检验。(难点)
【教学方法】
读与讲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设计】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演讲稿。学习演讲词,必须把“读”与“讲”结合起来,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演讲词的内容、思想,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还要在模拟演讲者“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催生理性自觉,实现“读”与“讲”的更好连接。因而本节课侧重师生的互动,在互动中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简洁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当代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一篇演讲词。大家把课本打开,翻到第82页,一起来读一读,这篇演讲词的标题是——
生齐读标题,教师板书标题及作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二、引导阅读,理解内涵
初读课文,明确“格物致知”。
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什么叫“格物致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格物致知”的内涵。
学生快速阅读。
预设:第2段,“‘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师:读了课文,哪位同学给我们说一下格物致知的意思
学生完成,大屏幕出示:
格物致知 内涵理解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丁肇中提倡的“格物致知” 要重视实验。
“格物致知”精神在当代的作用 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不可少。
师:刚才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你们能够快速、准确找出,方法是什么
生1:关注段落开头结尾。
生2:依照课文旁批。
师小结:很好,同学们的方法非常正确,也非常巧妙。阅读过程中,我们只有运用技巧,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文意,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作探究,寻找秘诀
师:演讲是生活当中比较普遍的一个事情,而丁肇中的这次演讲是一次重要的演讲,也是一次成功的演讲,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成功的原因。
生自由读课文,然后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
预设:
生1:多次运用举例论证,比如举王阳明的例子、自己的例子。
生2:举自己的例子印证观点,更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更能打动听众。
生3:文中层层推进,演讲具有逻辑性。
师追问: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
生1:先说传统教育中格物致知精神的弊端所在,并举王阳明的例子。
生2:然后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及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举了自己的例子。
师: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从学术研究推广到应付当今世界的社会环境和个人行动。
师:演讲最怕就是纠缠,而这篇演讲把道理说得非常清楚,层层递进。
生4:演讲成功还表现在首尾呼应。
师:首尾呼应在演讲中有什么好处
生1:深刻,让听众印象深刻,明确演讲的主题。
生2:演讲一直围绕格物致知精神展开。
师:嗯,演讲主题集中。(读第1段时强调读“多年来”一词)
生:(读第1段内容)
师:为什么选“格物致知”作为演讲的主题
生:具有针对性。演讲一定要为了一个目的,因为实践中丁先生发现中国学生不重视实验,为了教他们学习自然科学,所以选定这个主题。
师:嗯,演讲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一个好的演讲一定要具有针对性。
生:这篇演讲稿还有语言严谨又通俗的特点。
师:为什么演讲稿语言严谨又要通俗
生:因为演讲的对象是中国学生,从浅显到深入的推进,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师:本文既通俗又具有文化性,符合演讲人的身份特点,同时也具有时代性。演讲者在演讲时要拉近和听众的距离,好的演讲能得到听众更多的支持。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本文具有文化性的
生:从文章的第2段中。
师:还有没有
生读有关句子。
师:是的,丁先生引用了很多故事、很多句子。这样就比较符合他的身份特点。
师:一个好的演讲要感情饱满,倾注的知识要足,主题要具有针对性,可参看课本第78页活动探究的小方框。
师:演讲还要注意什么
生:针对性,感染力,说服力。
师:临场发挥重要吗
生:重要。
师:自信,大声,要保证你的听众能听到才行。
四、实践检验,应用技巧
1.操练第1段,实践出真知。
师:这篇演讲,我们基本上已经清楚其内容与结构了,下面我们通过第1段,想象演讲的场景,自由地读,然后试着演讲。
生自由读第1段内容,并尝试运用学到的技巧,做好准备演讲。
大屏幕出示: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师选择生1,上讲台朗读。
师:好的,大家想对他的演讲提出什么建议
生2:语气尽量随和一点。
师:也就是说要体现一个科学家的风度,是吧 而且你有没有听出他的语速有点过快,不沉稳。来,把第一句话先读好!
生1朗读第一句话。
师:记住,这是你今天演讲的第一句话,演讲好不好,第一句话已经说明了。如果你的第一句话说出来不能把大家的心给勾起来,下面的人就打瞌睡了。当你风度翩翩地走上这个演讲台的时候,你说的第一句话就要有演讲魅力。
生1再试,效果变好。
师:一个儒雅的科学家,一个有风度、有内涵的科学家,一个取得了瞩目成就的科学家,你的每一句话都要体现他的特点。谁再来试试
生2试。指导后有进步。
师:演讲开始表达了自己获奖后感到特别的荣幸,“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这一句在感激中国传统教育对作者的父亲和作者的影响。“多年来”说明今天要说的主题要引发大家的关注。演讲的对象——听众,是没有演讲词的,演讲者要靠停顿告诉大家接下来有重要的话要说。读和演讲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4页,一个好的演讲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注意哪些
生4:面带微笑,放松心情;声音清晰、悦耳,音量适中;体态动作自然、得体;直面听众,适时用眼神与听众交流。
师:大家发现没有,这段演讲词,在我们演讲过程中的难点是最后两句话,因为这个句子非常长。丁肇中先生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中间肯定有停顿,“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
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大家记住,长句子是最能考验大家演讲能力的。
生读,演讲。
2.再试最后一段,深化演讲技能。
大屏幕出示最后一段部分内容: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讨论语气、语调,然后在小组内开展演讲活动。
预设:
演讲时语气平和,语速为中速。用平直的语调表达严肃的观点和冷静客观的分析,结尾处,用强调的语气表达出作者的号召和希望。段落中的关键词要重读,读出作者演讲时的层次感,如“第一”“第二”等词语;在讲到关键词时,可以配合一些手势,并且眼神要坚定,更为清楚地传达出作者对中国学生的期望。
五、课堂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演讲之功并非一日练成。同学们只有不断去实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才能不断进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小小演讲家。
六、作业
1.完成第14课第14课的内容。
2.课外阅读《丁肇中传》。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演讲观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演讲思路 思路严谨 层层推进
印证事例:王阳明“格”竹子、作者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