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A)(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A)(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7 23:10: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黄海中部,上下层海水盐度差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润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海浪 B.洋流 C.海啸 D.潮汐
4.对该现象蕴藏能量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养殖 B.发电 C.观潮 D.捕鱼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5.左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右图中,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突遇“海中断崖”,沉入2300米的海底,潜艇被巨大的海水压力挤破,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读下图,完成下题。
“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原因是( )
A.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盐度增加,导致潜艇受腐蚀漏水
B.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核潜艇燃料泄漏
C.航行途中突遇海水区域密度变小,导致潜艇急剧下沉
D.极地地区流向低纬地区的寒流挟带冰山撞击潜艇所致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比热容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9.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梦粱录》
②上午,当我驾车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看到了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6米高的巨浪冲上海岸。
10.引起①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火星 C.月球 D.海底地震
11.引起②所描述海水运动的力量来源最可能是( )
A.风 B.太阳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1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图中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
题。
A.多分布在北半球热带 B.多分布在南半球温带
C.西半球比东半球更广泛 D.北太平洋渔场面积最广
1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印度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15.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场所。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I为我国三个海滨浴场位置图,图II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和西沙群岛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1)在3个海域中任选其一,描述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特点。
(2)与其他两个海域相比,说明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特点并分析原因。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形成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
(2)图中B洋流流向为_______,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
(3)甲渔场的名称是_____,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
(4)科学家监测到丙地有核污染物,据推测该污染物来自日本2011年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导致丙地核污染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这说明洋流对污染的影响是____。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非洲附近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②③两海域水温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一艘轮船自城市A沿南部海岸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当航行至④海峡时,其航行速度会____,请说明原因。
(3)③④两海域附近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不同成因。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红海和波罗的海分别是世界上盐度最高和盐度最低的海区。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海和波罗的海相比,简述红海为什么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2)读图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3)读图说明为什么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明显比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低。
20.(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水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涨落现象。钱塘江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下图为我国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潮差大的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水轮发电机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库侧水位与海侧潮位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下图示意潮汐位能发电站的原理。
(1)分析我国钱塘江口农历八月十八潮位高的原因。
(2)与风力发电相比,潮汐能发电有何优势?
(3)浙江省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试简述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潮汐能”的原因。
(4)有专家认为我国的钱塘江口不适合建潮汐位能发电站,联系材料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黄海中部,上下层海水盐度差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B 2.B
【分析】1.从图可以看出,上下层海水温度差异最大是在夏季,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结合材料中温跃层的概念可知,此季节存在明显的温跃层,相比于夏季而言,其他季节温跃层表现并不明显,B正确,ACD错。故选B。
2.从图可以读出,下层盐度高于上层盐度,二者差异最大的季节在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温跃层”的含义,同时应关注图例内容。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润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诗中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
A.海浪 B.洋流 C.海啸 D.潮汐
4.对该现象蕴藏能量的合理利用方式是( )
A.养殖 B.发电 C.观潮 D.捕鱼
【答案】3.D 4.B
【解析】3.该诗句描述的是钱塘江大潮,属于潮汐现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钱塘江潮汐蕴藏能量惊人,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发电,B正确。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不适合养殖和捕鱼,A、D错误。观潮与“蕴藏能量”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B。
【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潮汐能和风能,太阳能一样,都属于可再生能源。潮汐能是一种不消耗燃料、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但是关注度却远不如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比较小。我国潮汐资源相当丰富,浙江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已建成的最大的潮汐电站。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5.左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右图中,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5.A 6.D
【分析】5.根据所学可知,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深,海水温度迅速降低;1000米以下,常保持低温状态。左图中,①曲线符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读右图可知,丁曲线倾斜度最大,说明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显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深,海水温度迅速降低,1000米以下,常保持低温状态。
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突遇“海中断崖”,沉入2300米的海底,潜艇被巨大的海水压力挤破,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读下图,完成下题。
“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原因是( )
A.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盐度增加,导致潜艇受腐蚀漏水
B.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核潜艇燃料泄漏
C.航行途中突遇海水区域密度变小,导致潜艇急剧下沉
D.极地地区流向低纬地区的寒流挟带冰山撞击潜艇所致
【答案】C
【详解】海水腐蚀潜艇是缓慢的过程,排除A。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排除B。正常情况下潜艇会利用海水密度较大的海水层,便于航行。但海水密度的垂直变化非常复杂,若海水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突然减小,潜艇会因浮力突然变小而掉落,发生事故,C正确。300米的水下很难遇见冰山,排除D。故选C。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低纬两侧递减。
(2)径流:沿岸地带淡水注入,盐度低。
(3)洋流:暖增寒减。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8.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水比热容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9.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 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
C.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D.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
【答案】8.D 9.C
【分析】8.读图,曲线②的特点是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降低,故表示的应为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纬度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故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所以该题选D。
9.由图中曲线①可知,该海域表层水温约25℃,可判断其不可能处于高纬度海区,A错误;由图可知,随着深度增加,海水温度递减,B错误;由图可知,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C正确;观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可知,大致以1000米深度为界,0~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而大陆架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梦粱录》
②上午,当我驾车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看到了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6米高的巨浪冲上海岸。
10.引起①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 )
A.风 B.火星 C.月球 D.海底地震
11.引起②所描述海水运动的力量来源最可能是( )
A.风 B.太阳引力 C.月球引力 D.海底地震
【答案】10.C 11.D
【分析】10.该段文字描述的是钱塘潮景观,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的,因月球距离地球近,其引力成为最主要的引潮力,风和海底地震与潮汐的形成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该段文字描述的是海啸,它主要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塌陷形成的。故选D。
【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
12.(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图中世界主要渔场分布特点的正确描述是( )
题。
A.多分布在北半球热带 B.多分布在南半球温带
C.西半球比东半球更广泛 D.北太平洋渔场面积最广
【答案】D
【分析】本题以世界渔场为情境,通过读图判读出世界渔场的分布和成因,考查从图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详解】由图可知主要渔场多分布在北半球温带海区,排除A、B。东半球分布渔场数量多于西半球,且以北海道渔场为代表的东半球分布面积更加广泛,排除C。北太平洋渔场的北海道渔场面积最大,D正确。故选D。
【点睛】世界上有四大渔场: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的。4、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13.(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表层海水的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洋流运动无关
【答案】B
【详解】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说明密度与温度负相关;海水由表层到深层温度降低、密度增加,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海水密度的相关知识。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下图为印度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10月 D.12月
15.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答案】14.B 15.C
【分析】14.印度洋海域的洋流是冬逆夏顺。从图中看是顺时针,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结合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15.印度洋海域夏季吹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是图中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C正确。故选C。
【点睛】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皆为暖流。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场所。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图I为我国三个海滨浴场位置图,图II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葫芦岛、厦门和西沙群岛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月平均温度。
(1)在3个海域中任选其一,描述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特点。
(2)与其他两个海域相比,说明西沙适宜游泳的时间特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1)葫芦岛: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寒冷,季节变化显著。厦门: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西沙群岛:全年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
(2)西沙群岛适宜游泳的时间最长,全年皆宜。原因:与其他两个海域相比,西沙群岛纬度最低,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表层海水温度全年都在20℃以上,故全年皆适宜游泳。
【分析】本题以海滨浴场为材料,考查了海水温度、图形判读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西沙群岛最冷月水温都在25°C以上,且最高温在30°C左右,可知全年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厦门冬季水温在15°C左右,夏季水温在30°C左右,说明其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较低,有季节变化。葫芦岛冬季水温在0°C附近,夏季水温在25°C附近,温度差异很大,说明夏季海水温度较高,冬季海水温度寒冷,季节变化显著。
(2)与其他两个海域相比,西沙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全年海水温度均较高,季节变化不明显,每个月都在20度以上,所以全年皆适宜游泳。
【点睛】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有纬度:纬度越低水温越高;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季节: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深度:200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温度下降。
17.(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形成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
(2)图中B洋流流向为_______,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
(3)甲渔场的名称是_____,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
(4)科学家监测到丙地有核污染物,据推测该污染物来自日本2011年地震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导致丙地核污染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这说明洋流对污染的影响是____。
【答案】 东南信风 南赤道暖流 自南向北 降温减湿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太平洋暖流 扩大污染范围
【解析】本题考查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分析,A位于赤道以南,是东南信风带推动海水形成的南赤道暖流。
(2)B洋流为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寒流,其流向为自南向北,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3)甲渔场为北海道渔场,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形成。
(4)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经过北太平洋暖流扩散到丙地,这说明洋流可以扩大污染的范围。
【点睛】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非洲附近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②③两海域水温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一艘轮船自城市A沿南部海岸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当航行至④海峡时,其航行速度会____,请说明原因。
(3)③④两海域附近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不同成因。
【答案】(1)②海域水温比③海域高。原因:②海域有暖流流经,使得海域水温较高;③海域有寒流流经,使得海域水温较低。
(2)快;减慢。原因:从A 到B的过程中基本为顺洋流航行,航行速度快,但在经过④海峡时为逆洋流航行,速度变慢。
(3)③海域盛行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海面,使得浮游生物富集,饵料丰富,形成渔场;④处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吸引鱼类在此聚集,形成渔场。
【分析】本题以非洲附近洋流分布为背景考查海域水温的影响因素、洋流对航运及渔场的影响。
【详解】(1)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到水温低的海区,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到水温高的海区。在相同纬度,②海域有莫桑比克暖流流经,使得海域水温较高;③海域有本格拉寒流流经,使得海域水温较低。
(2)洋流会影响航运。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航运速度慢。从A到B的过程中基本为顺洋流航行,航行速度快,但在经过④海峡时受方向相反的西风漂流影响,速度变慢。
(3)本小题考查洋流对形成渔场的作用。在上升补偿流和寒暖流交汇处常会形成渔场。③海域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海面,使得浮游生物富集,饵料丰富,形成渔场;④处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吸引鱼类在此聚集,形成渔场。
【点睛】洋流的地理意义:
全球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对沿岸地区: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渔场。
影响海上航运: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速;逆洋流航行,航速变慢;寒暖流相遇,常形成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红海和波罗的海分别是世界上盐度最高和盐度最低的海区。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海和波罗的海相比,简述红海为什么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2)读图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3)读图说明为什么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明显比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低。
【答案】(1)红海海域降水少;红海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红海周围河水注人少。
(2)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3)北纬60°陆地面积广,河水注入多,盐度低;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盐度偏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盐度和区域海水盐度差异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
【详解】(1)红海的盐度高,要从红海的纬度、地理位置以及海域封闭程度来分析。红海纬度较低,温度高,蒸发量大。地处副热带地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体较封闭,与其他水体交换较少。
(2)副热带海区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较高;赤道附近降水量较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弱,温度越低,蒸发越弱,因此平均盐度也就越低。
(3)南北半球同纬度海域的海水盐度差异,结合具体纬度和海域从河流注入和洋流等角度分析。北纬60°穿过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有较多河流注入海洋稀释海水盐度,而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河流汇入的淡水较少,所以盐度偏高。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注入淡水量、海域封闭程度、洋流等。
20.(2020·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水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涨落现象。钱塘江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下图为我国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潮差大的河口建筑堤坝、闸门和水轮发电机厂房,将海湾(或河口)与外海隔开围成水库,对水闸适当地进行启闭调节,使库侧水位与海侧潮位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从而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下图示意潮汐位能发电站的原理。
(1)分析我国钱塘江口农历八月十八潮位高的原因。
(2)与风力发电相比,潮汐能发电有何优势?
(3)浙江省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电站。试简述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发“潮汐能”的原因。
(4)有专家认为我国的钱塘江口不适合建潮汐位能发电站,联系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1)农历八月十八日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被不断推高;夏秋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杭州湾水位高,从而抬高潮位;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
(2)受天气的影响小,占用土地少。
(3)我国东部沿海常规能源短缺,而该地区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开发潮汐能,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状况;潮汐能属清洁能源,使用潮汐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发展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
(4)钱塘江口口大肚小,不利于蓄水。
【分析】案例以浙江沿海地区的新能源开发为背景,考查了潮汐能等新能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学生可结合选修六多元化的能源体系建设进行综合分析。
【详解】(1)可从天文、地形位置、海湾水位、夏季风等角度分析钱塘江口农历八月十八潮位高的原因。农历十八附近为日地月呈一直线的时间,引潮力大;该地海湾为喇叭状,潮水进入后汇集抬升;此外夏季风与潮水同向加剧水势;时处汛期,海湾水位高,抬高水位。
(2)风力发电需要有强大的风力是才可产生电能,且一般占地面积较大。与风力发电相比,潮汐能发电受天气的影响小,而且占用土地少。
(3)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潮汐能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开发潮汐能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状况,而且能带动经济发展。
(4)联系钱塘江口位置示意图和潮汐位能发电站的原理图可知,建设潮汐位能发电站需要水库蓄水,而钱塘江口口大肚小,没有建水库的条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