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B)(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B)(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7 23:11: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中,该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副热带 D.北极圈
【答案】1.A 2.D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水温最高,在1000米以内的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海水温度变化不大,常年保持低温状态,曲线①符合,A正确;②③④不符合,BCD错误。所以选A。
2.纬度越高,表层海水温度越低,北极圈处海域表层水温与10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D正确;赤道、回归线、副热带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较大,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向高纬递减。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温度、密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密度、温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4.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②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两极递减
C.①曲线与②曲线呈负相关 D.①曲线与③曲线呈一致性的变化
5.曲线③在A处达到高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地表径流
【答案】3.C 4.C 5.A
【解析】3.图中曲线②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表示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曲线③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表示表层海水年平均盐度;曲线①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表示表层海水年平均密度,所以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为密度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A错误;②为温度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曲线与②曲线呈负相关,C正确;①曲线与③曲线变化不一致,D错误。所以选C。
5.曲线③表示海水平均盐度,A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盐度高,所以A正确;A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没有典型的东西向洋流,受其影响小,所以B错误;A处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盐度达到最高值,受海陆分布影响小,所以C错误;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地表径流受气候影响,径流量并不是导致海水平均盐度高的根本原因,所以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海域轮廓、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完成下面小题。
6.潮汐发生的规律性主要是源于( )
A.天体运行的规律性 B.季风运行的规律性 C.洋流运行的规律性 D.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7.利用潮汐发电,可造福人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汐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B.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潮汐发电会带来严重海域污染 D.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
【答案】6.A 7.B
【解析】6.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因此其规律性由天体运行的规律决定,A符合题意;潮汐不是季风、洋流、大气运动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其规律性与季风运行的规律性、 洋流运行的规律性、 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
7.潮汐能量来源于日月的引力,与太阳辐射无关,A错误;只天体引力存在,潮汐能就可以不断更新循环,因此潮汐能是可再生能源,B正确;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潮汐发电一般不会带来严重海域污染,C错误,潮汐能来源于天体引力,而波浪能主要来源于风,风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两者能源来源不同,D错误。故选B。
【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现象主导力来自离地球更近的月球,月球对地球海水有吸引力,地球表面各点离月球的远近不同,正对月球的地方受引力大,海水向外膨胀;而背对月球的地方海水受引力小,离心力变大,海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背对月球的地方膨胀,也会出现涨潮。
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发生密度流的时候,密度大的海域海水从底部向密度小的海域流动,密度小的海水从表层向密度大的海域流动。下图为不同海域之间的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题。
下列海域海水密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红海>地中海>大西洋 B.印度洋>红海>地中海
C.大西洋>地中海>红海 D.地中海>红海>印度洋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密度大的海域海水从底部向密度小的海域流动,密度小的海水从表层向密度大的海域流动”可知,表层海水由密度小的海区流向密度大的海区,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地中海流向红海、印度洋流向红海,所以海水密度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红海>印度洋,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
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
C.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
【答案】A
【详解】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区最高,依次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水表层密度大致自低纬向高纬增加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进而可知,赤道地区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故选A。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图示葫芦岛、厦门海洋站表层海水月均温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两海洋站水温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最低水温都出现在1月
C.水温变化幅度都很小 D.最高水温都出现在8月
11.影响两地适宜游泳时间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周边地形 B.洋流 C.纬度 D.地表径流
【答案】10.A 11.C
【分析】10.根据图中信息,两海洋站水温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故A正确;葫芦岛海洋站表层海水月均温度最低水温出现在1月,厦门海洋站表层海水月均温度最低温出现在2月,故B错误;根据图中信息,两海洋站水温幅度变化较大,故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两海洋站水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故D错误。因此本题选A。
11.由材料可知,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图中显示,两地适宜游泳时间差异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葫芦岛纬度较高,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的时间短,厦门纬度较低,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的时间长,适宜游泳时间长;故影响两地适宜游泳时间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C正确;周边地形、地表径流对海滨浴场的水温影响不大,AD错;海滨浴场位于沿海浅水区,受洋流的影响较小,B错。故本题选C。
【点睛】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  
(2)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  
(3)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  
(4)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温状态。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丙和丁等四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甲、乙、丙和丁等四个海域中,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2.A 13.C
【解析】12.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读图可知,甲、乙两个海域地处赤道,丙、丁两海域地处副热带,因此甲、乙盐度低于丙、丁两个海域,CD错误;甲海域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附近,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故甲海域盐度最低,A正确,B错误。故选A。
13.读图可知,甲、乙两个海域位于赤道附近,丙、丁两个海域位于副热带,甲、乙两海域纬度更低,水温更高,AB错误;丙、丁海域位于同一纬度,但丙海域受寒流影响,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故丙海域海水温度更低,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水温度和盐度的比较:首先看纬度差异,根据纬度分布规律,判断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高低;其次判读位于同一纬度的地点,结合洋流、海陆分布、入海径流等因素进一步判断海水温度和盐度的高低。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示意甲国局部区域的地形。该国海岸线长达1500km,近海鱼类丰富,且沿岸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寒流 B.海岸线绵长 C.飞沙入海 D.上升流
15.甲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没有水汽来源;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③海浪堆积作用;④基岩风化侵蚀物积累而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14.D 15.C
【分析】14.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国西侧位于副热带大陆海域,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海洋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洋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从而使鱼类聚集、繁殖,形成渔场,D正确,是寒流,但不是主因,A错误;与海岸线绵长、飞沙入海无关,B、C错误。故选D。
15.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①错误;甲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②正确;海浪堆积作用较弱,③错误;基岩风化侵蚀,碎屑物质积累,提供了沙源,④正确;②④正确,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渔场成因答题技巧
水域特点:暖水区域鱼类生存环境优越,利于鱼类生长;水域宽阔,深度大,利于渔场形成
饵料数量:一般气候温暖,有机质丰富海域,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可促进鱼类生长
海陆位置:河流入海口、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的海域利于渔场的形成
人类活动:远离工业、城市密集区,海洋污染小,利于渔场发育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左图为“局部海洋表层不同季节海水温度分布图(温度/℃)”及右图为“不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
(2)海水表层的温度往往夏季比冬季____(填“高”或“低”)。
(3)左图中海水等温线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4)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____。
(5)右图中丙地冷中间层的形成原因为____。
【答案】(1)太阳辐射
(2)高
(3)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4)丙、乙、甲
(5)冬季冷却的海水由于密度增大而下沉形成
【分析】本题通过部分海域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图,涉及海水性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海水温度因素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从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图可推导出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
该海域2月表层水温比8月高,南半球2月是夏季,海洋表层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所以表层海水温度夏季往往高于冬季。
(3)
根据图示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表层海水等温线的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
根据上题可知,纬度位置越低,海水表层水温越高,可得出甲、乙、丙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丙、乙、甲。
(5)
在高纬度海区,因为冬季冷却的海水密度增大,导致下沉,往往会在海水中形成一个冷中间层。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1)读水循环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代表____环节;G代表____环节。
(2)城市建设中地面硬化将使该地区地表下渗量____(填增大或减小),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径流的方式有:____、____(例举至少两种)。
(3)结合水循环原理及相关知识,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答案】(1)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 减小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3)副热带海区,纬度低,晴天多,温度高,蒸发强;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周边多为沙漠地区,入海径流少,补充淡水少;海域封闭,与毗邻低盐度海区海水交换少。
【分析】本题以水循环示意图和红海的相关材料为背景,涉及水循环环节的判读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注重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1)
由图可知,C为海洋上空的水汽移动到陆地上空的过程,示意水汽输送环节;G为水由高处流向低处汇入海洋的过程,示意地表径流环节。
(2)
城市建设中地面硬化以后,将使该地区地表水的下渗量减小;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径流的方式主要有: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围湖造田等改变地表径流的时、空分布。
(3)
图中红海位于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红海海域地处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红海东西两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降水稀少,陆地几乎没有河流汇入,补充淡水少;海区相对封闭,海域狭长,与外界低盐度海水交换不便。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A处比B处盐度____,原因是____。
(2)图中B处比C处盐度____。原因是____
(3)D处盐度比C处____。
(4)从以上不同海区的盐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外海或大洋盐度高低主要受____和____的影响,在近岸地区,盐度高低主要受____的影响。
(5)全球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
【答案】(1) 低 入海径流量大
(2) 低 B处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
(3)低
(4) 降水量 蒸发量 入海径流
(5)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向赤道和两极海域递减。
【分析】本题以世界局地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海水的性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地处亚马孙河入海口,河流径流量大,淡水补给量多,对海水盐度稀释较强,盐度较低;B地处远洋地区,无河流径流补给,盐度较高。
(2)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B地处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以晴朗天气为主,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C地处赤道海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虽然温度较高,蒸发强烈,但是降水丰沛,所以盐度较低。
(3)
D处纬度位置较高,海水温度较低,蒸发较弱,海水盐度低于C处。
(4)
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近岸地区的海水盐度受到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
(5)
副热带海区地处副热带高压带,蒸发大于降水,因此盐度较高;赤道附近海区地处赤道低压带,降水大于蒸发,因此盐度较低;自副热带向高纬度海区,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少,盐度也逐渐降低。全球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向高纬度、低纬度海区(赤道和两极海区)递减.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
(1)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3)除海盐资源外,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请列举两例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源资源____、____。
(4)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答案】(1) B B处位于珠江入海口,陆地径流的汇入稀释海水盐分
(2) 冬季 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3) 潮汐能 波浪能
(4)海水的盐度较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
【分析】本题以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海水盐度、咸潮、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B处位于珠江入海口附近,由于大量陆地径流的汇入,注入大量的淡水稀释该处的海水盐度,海水的盐度较A处低。
(2)
冬季,珠江流域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小,河流水位较低导致海水大量入侵,咸潮多发。
(3)
目前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海域能源资源包括海水周期性涨落形成的潮汐能,海水波浪的波浪能以及海底蕴藏的石油、天然气等。
(4)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苞西盐场周边地区海水盐度较高;该地位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利于晒盐;该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利于晒盐;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能够提供大量的晒盐场所,利于大规模晒盐。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洋流对全球地理环境起到重要影响,也深刻影响人类的活动。读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洋流的性质属于________。
(2)图中纽芬兰渔场的形成原因什么
(3)乙地气候受到沿岸洋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4)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的航海者发现在图中A、B两条航线中,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1)暖流
(2)寒暖流交汇处。
(3)降温减湿
(4)航线B受到洋流的影响,航行顺水,速度快。
【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甲洋流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水温比流经海区高,是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乙地西部海域有加纳利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4)读图可知,航线B受到洋流的影响,顺洋流航行,航行顺水,速度快,因此虽然路程更长,但用时更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一2.5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中,该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副热带 D.北极圈
【答案】1.A 2.D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温度、密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密度、温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4.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曲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B.②曲线由副热带海区向两极递减
C.①曲线与②曲线呈负相关 D.①曲线与③曲线呈一致性的变化
5.曲线③在A处达到高值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洋流 C.海陆分布 D.地表径流
【答案】3.C 4.C 5.A
(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潮汐发电站。完成下面小题。
6.潮汐发生的规律性主要是源于( )
A.天体运行的规律性 B.季风运行的规律性 C.洋流运行的规律性 D.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7.利用潮汐发电,可造福人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潮汐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 B.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潮汐发电会带来严重海域污染 D.潮汐能与波浪能来源相同
【答案】6.A 7.B
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发生密度流的时候,密度大的海域海水从底部向密度小的海域流动,密度小的海水从表层向密度大的海域流动。下图为不同海域之间的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题。
下列海域海水密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红海>地中海>大西洋 B.印度洋>红海>地中海
C.大西洋>地中海>红海 D.地中海>红海>印度洋
【答案】A9.(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
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大
C.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大
【答案】A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海滨浴场是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去处。我国海岸线绵长,拥有众多海滨浴场,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图示葫芦岛、厦门海洋站表层海水月均温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两海洋站水温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最低水温都出现在1月
C.水温变化幅度都很小 D.最高水温都出现在8月
11.影响两地适宜游泳时间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周边地形 B.洋流 C.纬度 D.地表径流
【答案】10.A 11.C
(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乙、丙和丁等四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甲、乙、丙和丁等四个海域中,海水温度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2.A 13.C
(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示意甲国局部区域的地形。该国海岸线长达1500km,近海鱼类丰富,且沿岸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寒流 B.海岸线绵长 C.飞沙入海 D.上升流
15.甲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没有水汽来源;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③海浪堆积作用;④基岩风化侵蚀物积累而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14.D 15.C
二、综合题
16.(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左图为“局部海洋表层不同季节海水温度分布图(温度/℃)”及右图为“不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
(2)海水表层的温度往往夏季比冬季____(填“高”或“低”)。
(3)左图中海水等温线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4)右图中甲、乙、丙三个地点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____。
(5)右图中丙地冷中间层的形成原因为____。
【答案】(1)太阳辐射
(2)高
(3)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4)丙、乙、甲
(5)冬季冷却的海水由于密度增大而下沉形成
17.(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1)读水循环示意图,写出下列字母代表水循环环节的名称:C代表____环节;G代表____环节。
(2)城市建设中地面硬化将使该地区地表下渗量____(填增大或减小),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径流的方式有:____、____(例举至少两种)。
(3)结合水循环原理及相关知识,分析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答案】(1)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 减小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3)副热带海区,纬度低,晴天多,温度高,蒸发强;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周边多为沙漠地区,入海径流少,补充淡水少;海域封闭,与毗邻低盐度海区海水交换少。
18.(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A处比B处盐度____,原因是____。
(2)图中B处比C处盐度____。原因是____
(3)D处盐度比C处____。
(4)从以上不同海区的盐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外海或大洋盐度高低主要受____和____的影响,在近岸地区,盐度高低主要受____的影响。
(5)全球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
【答案】(1) 低 入海径流量大
(2) 低 B处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
(3)低
(4) 降水量 蒸发量 入海径流
(5)副热带海域盐度最高,向赤道和两极海域递减。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处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的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下图为雷州半岛及其周边海域近海表层8月盐度分布示意图(%)。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成为咸潮。
(1)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为____,主要原因是____。
(2)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3)除海盐资源外,海洋也蕴藏着巨大的能源,请列举两例人类已开发利用的海洋能源资源____、____。
(4)请分析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
【答案】(1) B B处位于珠江入海口,陆地径流的汇入稀释海水盐分
(2) 冬季 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3) 潮汐能 波浪能
(4)海水的盐度较大;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位于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地形平坦。
20.(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洋流对全球地理环境起到重要影响,也深刻影响人类的活动。读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洋流的性质属于________。
(2)图中纽芬兰渔场的形成原因什么
(3)乙地气候受到沿岸洋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4)早期欧洲航海家横跨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后来的航海者发现在图中A、B两条航线中,B航线路程更长,但用时最短,请你说明理由。
【答案】(1)暖流
(2)寒暖流交汇处。
(3)降温减湿
(4)航线B受到洋流的影响,航行顺水,速度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