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 散步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6 散步 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8 08: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 散步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品读课文,通过对人物不同角度的分析,提高阅读能力和品评鉴赏能力。
3.诵读课文,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散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语言运用∶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美创造︰品味“大词小用”“对称句”“回环句”的妙处,体会本文语言生活化,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的特点,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小说《大律师现实录》《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85年。莫怀戚的父亲刚过世,照料父亲多年的母亲一下子生活没有了目标,身体也不好。做医生的弟弟私下说母亲处于丧偶综合征中,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同时,作者在和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的时候发现他对中国人的敬老爱幼大加赞赏,认为是“文化的精髓”,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这次散步就是一次陪伴,与陪伴相伴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感受和思考。
3.文体知识:
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神不散”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4.字词
信服 (xìn fú) 嫩芽(nèn yá) 分歧(fēn qí) 取决(qǔ jué)
一霎(yī shà) 粼粼 (lín lín) 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
【主旨】
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表达了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 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试题精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嫩芽(lèn) 调皮(tiáo) 散步(sàn) 煞笔(shā)
B. 霎时(shà) 依偎(wěi) 店铺(pù) 埋藏(cánɡ)
C. 蹲下(dūn) 背起(bèi) 步履(lǚ) 咕咕(ɡū)
D. 粼粼(lín) 拆散(chāi) 蹒跚(pán) 分歧(q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又敖过了一个严冬。
B.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扑着,有的浓,有的淡。
C. 后来发生了分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妻子”是名词。
B. “瘦”“胖”用的是本义。
C. “自然”是多义词,这里是“理所当然”的意思。
D. “整个世界”中“世界”用的是本义。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如果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骛远,是难以做出成绩的。
B. 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他总是在同学们面前班门弄斧,大家都不喜欢他,甚至讨厌他。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
B.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C.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下列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写好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 B. 小媳妇熬成婆。
C. 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 D. 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过来的。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②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
B. ①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②领导要善于任用人才,使每个职员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使所有人才都能各得其所。
C. ①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②没来由地受到埋怨,他感到很委屈。
D. ①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②我始终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 她强壮的儿子。
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终不愿意。
A. 信服 顺从 各取所需 B. 佩服 听从 各取所需
C. 信服 听从 各得其所 D. 佩服 顺从 各得其所
9、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 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道:“感谢您的厚爱。”
C. 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 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10、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
②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③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④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⑤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A. ②④①③⑤ B. ②①⑤④③ C. ④②①⑤③ D. ③②⑤①④
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 通过参加这次抗疫活动,使我对中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决心感到无比骄傲。
C. 青少年正是迷恋书籍,对百科知识孜孜以求的阶段。
D. 防止未成年人被侵犯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段话中的一“前”一“后”一“叫”一“笑”写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动人情景。
B.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母亲的时日已短。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前一段话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孝敬,即“敬老”;后一段话则表现了“我”对孩子的疼爱,即“爱幼”。
C. “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姐姐的语言,更好地表现了姐姐对弟弟的无微不至的关心。
D.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段话中“早已习惯”和“还习惯”不能互换,因为“我”与母亲生活的时间长,所以说“早已习惯”;儿子与“我”生活的时间短,尚未养成习惯,但儿子比较懂事听话,所以说“还习惯”。
二、主观填空题
13、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假如你是该班班长,听到了图中老奶奶孙子——小明的话,你想怎样劝说他?请写下你要说的话。
答:__
三、综合题
14、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樱桃红了
邹龙权
①正为假期值班不能与兄妹一起回老家吃樱桃而烦恼,母亲恰好来电话了。她唤着我的乳名,说今年樱桃又大又红又甜,季节不等人,让我们赶快回家去吃。
②母亲栽的樱桃品种优,个头大,颜色鲜,口感好,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喜欢来吃,母亲总是很大方,给他们摘一大捧。吃惯了母亲栽的樱桃,觉得他乡的都不够甜。久而久之,吃樱桃的日子成了我们漂泊在外的兄妹们聚会的节日。
③兄妹忍不住回去先尝为快,等我与妻驾车回家那天已是正午,刚进门,就看见桌子中央放着一大盆红艳艳的樱桃。洗净的樱桃晶莹剔透,像珍珠,像玛瑙,煞是诱人,我忍不住抓起一把塞进嘴里,熟悉的酸甜味充灌唇齿之间,连日值班的辛劳也一扫而空,看我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心满意足地去准备午饭了。
④听父亲说,为了让我们吃上好樱桃,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今年天气好、果子多。两棵樱桃树吃剩下的还卖了近千元钱,父亲脊椎骨曾跌断过,不能上树,就负责销售。还听说,今天早上摘果时一根树枝折断,母亲急中生智逃到了另一根树枝上才获救。我不知道母亲老胳膊老腿儿是如何逃离危险的,也不知道卖上千元钱需要摘多少果子、花多少精力。但她后来说起摘果时晃晃悠悠的过程,总是那么轻描淡写、若无其事;说起卖了近千元钱总是那么滔滔不绝、神采飞扬。我知道他们是从苦难时代走过来的,年轻时卖水果供孩子上学是快乐的事,老了不给孩子添负担也是快乐的事。
⑤说话工夫,母亲已把饭菜摆上了桌。仅有四人,她还是做了八菜两汤。我和妻爱吃的菜一样都没少,真把我们当贵客待了。母亲不停地给我们夹菜,我知道她特别高兴看儿女狼吞虎咽的样子,但我分明看见母亲夹菜的手微微颤动,再细看,母亲满头银发,后背也有些驼。我心一颤,母亲老了。
⑥习惯享受被母亲当客待的我,突然感到十分惭愧。
⑦是该好好孝顺母亲了。
⑧母亲的几间瓦房有点老旧,我们多次商量凑钱给她盖新房都被拒绝。母亲说:“你们在外工作不容易,只要你们生活幸福,我们就幸福了。”她还说:“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好好为老百姓做点事,做个好人、当个好官,有个好名声。我们不当懒人,不当废人,不给你们添麻烦,有吃有穿有住就行。”
⑨我们兄妹几次试图说服母亲,都未能如愿。两间半瓦房在母亲精心打理下,也算得上村中的一道景观。屋后是两棵大柿树,门前有几棵樱桃树。季节来临时,庭前屋后硕果累累,压弯枝头,让人赏心悦目,门头房檐下挂着一排排金色的玉米穗,总有一种五谷丰登的景象,引人注目的还有院里院外各种花朵:月季花、喇叭花、石榴花……这些花儿将老旧的房屋衬托得亮丽而脱俗。记得当年家里十分困难,吃了上顿无下顿,母亲还不忘在院内栽几株好看的花。至今,曾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
⑩“奶奶,我们要吃樱桃。”院门口不知何时聚来了一群小孩子。母亲忙撑着凳子站起来,乐呵呵地把樱桃分给孩子们,欢笑声在老屋上空飞扬……看着眼前的场景,我顿时明白:尊重母亲的意愿,就是对她最大的孝顺。
《小窗幽记》中说:“在世不过百年,总要做好人,存好心,给后代留个榜样。”无论顺境逆境,留下一片美、留下一片德,是我平凡的母亲人生中最为闪光之处,最为让人敬佩之处。
(选自《十堰晚报》,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分)
答:__
(2)(★★☆)第⑧段母亲的话里有两个“幸福”,这两个词在文中各有什么含义?(2分)
答:__
(3)(★★☆)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第②段“我”觉得他乡樱桃不够甜是水土差异导致的。
B. 第④段写母亲神采飞扬地讲述卖樱桃赚了近千元钱,说明母亲是个爱财的人。
C. 第⑦段是过渡段,强调“我”惭愧后的醒悟,表达对过去不孝顺母亲的自责。
D. 文题一语双关,“樱桃红了”既指樱桃成熟,也暗含母爱深深。
(4)(★★☆)从全文看,第⑩段画线句中“母亲的意愿”有哪些?(3分)
答:__
(5)(★★★)本文语言韵味悠长,请你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①母亲一大早搭上梯子、架上凳子、背上小篓,爬上树顶摘最好的大果子。(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②母亲很美,老宅很美,故乡很美!(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答:__
(6)(★★★)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的形象。(3分)
答:__
6 散步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第1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
【解题过程】
A、嫩nèn。B、偎wēi。C、背bēi。
故选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字形的辨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差别,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
【解题过程】
A有误,“敖过”应为“熬过”;
B有误,“扑着”应为“铺着”;
C有误,“分岐”应为“分歧”;
D正确;
故选: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平时要多加积累,从词性、感彩、用法等角度加以思考,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解题过程】
ABC、正确。
D有误,“世界”广义上来讲,就是指全部、所有、一切,一般来讲“世界”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句子中“整个世界”中的“世界”是大词小用,是指中年人肩负着的责任,比如赡养老人、教育照顾小孩等,不是用的本义。
故选: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4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成语。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题过程】
A项,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此句想表达如果不切实际追求过高目标是难以出成绩的。成语与句子意思相符。选项成语使用正确。
B项,上蹿下跳:动物到处蹿蹦;比喻人到处活动,含贬义。此句想表达村干部为全村人致富而忙碌,不应用贬义词形容。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符。选项成语使用不正确。
C项,登峰造极:登上峰顶,达到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此句想表达登上山顶欣赏美好的景色,应使用动词而不是形容词。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符。选项成语使用不正确。
D项,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常为自谦之语,今义多鼓励人们大胆地表现自我,敢于显露自己的本领,挑战权威。此句“同学们”不一定是行家,且与语境不符。成语与句子意思不符。选项成语使用不正确。
综上,本题答案为A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5题
参考答案: D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要掌握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的用法。
【解题过程】
D选项:两个顿号都应该为逗号。
故答案为: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6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平时要多加积累,从词性、感彩、用法等角度加以思考,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解题过程】
ABD三项中的“熬”和例句中的“熬”都是“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的意思;
C“熬”是“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的意思。
故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7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平时要多加积累,从词性、感彩、用法等角度加以思考,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
【解题过程】
A不同。①意思是:忍受;②意思是: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
B相同。“各得其所”都解释为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C不同。①意思是:使人受到委屈,是动词;②意思是: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是形容词;
D不同。①意思是:情趣,趣味;②意思是:含义。
故选: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8题
参考答案: C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词语的选用,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把握词语的感彩,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作答。
【解题过程】
A结合“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选“信服”恰当。
B结合“强壮的儿子”,选“听从”恰当;
D结合“分成两路”,这样大家的想法和需求都能实现,选“各得其所”恰当。
故选: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9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要求选用合适的句式,表达要符合说话者和接受者的身份、符合特定的场合,用语文明得体、简明连贯。
【解题过程】
A用词不当,“心领”是用于自己的推辞;
B表达得体;
C用词不当,“斗胆”是用于自己的谦辞,可将“斗胆赐教”改为“不吝赐教”;
D用词不当,“绵薄之力”是用于自己的谦辞。
故选: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0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掌握文段大意,找出文段的中心句或核心话题,结合语境和选项进行辨析作答,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后句子之间的衔接,注意一些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思路分析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解题过程】
此题注意②总提描写的地点;④写新绿;①写嫩芽;③写水;这样由静到动;⑤收束语段,得出结论。因此排序为:②④①③⑤
阅读语段可知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色以及景色给人带来的感觉。②是总写,写出时间和地点;①③④紧承②写具体的景色,结合关键词“也”和远近高低的顺序可知,排序为④①③;⑤是总结句,写景色给人带来的感受。综合思路分析可知,正确排序为:②④①③⑤。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1题
参考答案: A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路分析病因并学会修改病句,可以从内容和语法角度进行辨析。日常要多阅读,提升自己的语感。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两面对一面)、成分赘余、结构混乱。
辨析技巧:①缩句,看主干:主干是否正确,主谓宾是否残缺。②看语序:如形容词的顺序,事物的逻辑顺序等。③看搭配是否得当。④看关联词,遵循“同前异后”原则,主语一致,主语在关联词前面;主语不一致,主语在关联词后面。
【解题过程】
A正确;
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
C搭配不当,对于定语较长的句子可通过缩句确定主干,句子缩句后可知,“青少年”与“阶段”不能搭配,可将“青少年”改为“青少年时期”;
D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故选: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2题
参考答案: B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思路分析。结合上下文辨析作答,从内容、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等角度进行思考。
【解题过程】
ACD、正确;
B有误,后一句表现的是“我”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不是“我”对孩子的疼爱。
故选:B。
二、主观填空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3题
参考答案: (示例)小明,你不能埋怨奶奶啊。奶奶辛辛苦苦送你上学,你不能把责任推给她,我们要体谅、孝顺老人(或:要感谢奶奶)。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自立,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或:应该自己背书包)。
【思路分析】
解答此类题需要结合语境去分析,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积累,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
【解题过程】
根据画面内容,明确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缘由,由此确定劝说的主旨。另外,注意用语文明、态度诚恳。
故答案为:小明,你不能埋怨奶奶啊。奶奶辛辛苦苦送你上学,你不能把责任推给她,我们要体谅、孝顺老人(或:要感谢奶奶)。同时,我们应该学会自立,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或:应该自己背书包)。
三、综合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4题
【参考答案】
(1)母亲为回家乡的“我”摘樱桃、做饭,“我”想孝顺母亲为她盖新房而被拒绝的事。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
本文叙写的主要对象是母亲,文章围绕母亲叙写了在“我”回家乡的时候,母亲为“我”摘樱桃吃并为“我”准备午饭的事;之后又叙写了“我们”多次商量给母亲盖新房,却被母亲拒绝的事。据此,采用“人+事”的方法概括。
故答案为:母亲为回家乡的“我”摘樱桃、做饭,“我”想孝顺母亲为她盖新房而被拒绝的事。
(2)第一个“幸福”是母亲希望“我们”小家庭生活美满、工作顺利。第二个“幸福”是母亲为儿女的幸福感到满足(幸福)。两个“幸福”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理解与关爱,情深意切。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
这句话是在“我们”商量给母亲盖新房的时候母亲对我们说的话。由“你们在外工作不容易”可知,母亲所说的第一个“幸福”是希望“我们”生活美满、工作顺利;而第二个“幸福”则是母亲会因“我们”的生活美满而内心感到满足,表现了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据此理解作答。
(3)D
【思路分析】
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
A、不是“水土差异”导致的,而是因为对家乡的爱恋。
B、这说明母亲是个热爱劳动、自食其力的人。
C、表达的是过去没有“好好孝顺母亲”的惭愧。
故选D
(4)①儿女常回家看看;
②儿女生活幸福,做个好人(好官);
③自食其力(不给孩子找麻烦),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
④不刻意追求物质生活,更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心富足);
⑤邻里关系和睦。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选取原文中的词句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从母亲打电话要“我们”回家吃樱桃看,母亲希望儿女们能经常回家看看;从母亲拒绝“我们”给她盖新房看,母亲希望儿女们生活美好;从第⑧段母亲所说的话“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有吃有穿有住就行”来看,母亲希望“我们”能做个好官,不给孩子添麻烦;从第⑨段叙写母亲栽树、种花来看,母亲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不刻意追求物质生活,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满足;从第⑩段叙写的内容看,母亲更希望邻里关系和睦。据此概括作答。
(5)①这一句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搭”“架”“背”“爬”等连续动词,刻画母亲上树摘樱桃的艰难,表现母亲爱子情深。
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在“我”眼里老宅和故乡因母亲的美德变得更美,突出“我”对母亲的爱与赞美。内容由浅入深,情感层层升华。
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三次强调“很美”,突出“我”对母亲(老宅、故乡)的爱与赞美。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
①这句话用“搭、架、背、爬”等连续动词,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上树摘樱桃的艰难情形,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儿女的至爱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三个相同的句式,三个“很美”,突出强调了“母亲”“老宅”“故乡”的“美”,表达了“我”对母亲、老宅、故乡的爱与赞美之情。
方法归纳 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或是突出(衬托)……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
(6)①关爱(理解)子女,教子有方。如:为儿女摘樱桃,把儿女当贵客待,体谅儿女工作生活不易。为儿女的幸福而幸福,教育“我们”要存好心、做好官、有好名声,并言传身教。②勤劳能干。如:母亲说不愿意当懒人,母亲把庭前屋后都栽了树、种了花等。③俭朴、乐观(知足/热爱生活)。如:母亲不愿意盖新房,生活困难时坚持种花等。④待人和善。如:母亲愿意把樱桃分给邻居孩子等。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
从母亲打电话要儿女回家吃樱桃,把儿女当贵客对待来看,母亲是一个理解、体谅子女工作的人;从母亲对儿女所说的话“你们现在有个一官半职,……有个好名声”来看,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从母亲把庭前屋后都栽了树、种了花来看,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热爱生活的人;从母亲拒绝盖新房来看,母亲是一个俭朴知足的人;从母亲送邻居孩子樱桃吃来看,母亲是一个待人和善、善于与别人和睦相处的人。据此分析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