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课标要求:1.1 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夏娃理论”
地球上的各个人种,都是二十万年前某一个非洲女性祖先的后代,这个非洲女性祖先被称为“夏娃”。约13万年前,“夏娃”的后代离开非洲,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
Q1:你是否赞同“夏娃理论”?
Q2:中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何特点?
门齿化石
北京人复原像
在中国大地上,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现代人类的化石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连续进化,东亚的蒙古人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非来自非洲。
——古人类学家吴新智
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
Q3:新旧石器时代的时间节点?
划分依据?生活状况有何差异?
大汶口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距今约1万年前
距今约5000年前
晚期
中期
早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 石 器 时 代
红山文化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距今约7000-5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前
Q4: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有哪些新变化?
Q4: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有哪些新变化?
私有制产生
阶级分化明显
出现权贵阶层
二、从部落到国家:早期国家的形成
万邦时代
禹
启
禅让
世袭
五帝后期
龙山文化时期
前2070年
夏商周
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 ——《寻找夏朝》
——依据学者观点制作
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夏后帝启,禹之子……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崩,弟中康立……帝桀之时,百姓弗堪。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史记·夏本纪》
三、商和西周:早期国家的发展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约前1046年
约前771年
夏
商
西周
1.制度文明
1.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3.直接统治+间接统治
内外服制
内 服
外 服
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三、商和西周:早期国家的发展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约前1046年
约前771年
夏
商
西周
1.制度文明
内外服制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
结合P6西周分封示意图
Q5:分封对象有何特点?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说一说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三、商和西周:早期国家的发展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约前1046年
约前771年
夏
商
西周
1.制度文明
内外服制
世袭制
分封制、宗法制
井田制
Q6:说一说,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滕文公上》
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
——教材P7
三、商和西周:早期国家的发展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约前1046年
约前771年
夏
商
西周
2.物质文明
青铜铸造业 商业 城市
三、商和西周:早期国家的发展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约前1046年
约前771年
夏
商
西周
3.精神文明
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论语》
周礼
礼仪之邦
三千多年汉字一脉相承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课后任务:华夏文明有哪些特质?请你为华夏文明下一个定义。
“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春秋左传正义》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
——《唐律名例疏议释义》
1、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什么制度?(2分)
2、西周宗法制的定义、核心和等级结构分别是什么?(8分)
3、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有哪些?(3分)
1、内外服制。
2、定义: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等级结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