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仪 第1课时课件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地球仪 第1课时课件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7 17:3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2 地球仪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2.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3.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
1.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____________。2. 地球的自转轴叫 ,它是一个假想的轴。3. 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圆圈叫 。4. 链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 。5. 0°经线向东叫东经,用 表示;向西叫西经,用 表示。6.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 表示;以南为南纬,用 表示。
地球仪
地轴
纬线
经线
E
W
N
S
认识地球仪,对地球仪的形状、
结构以及球体上的图案、线段、颜色、
文字等进行观察,并相互交流,将观察和
交流后的结果写下来。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将地球缩小,做成了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一、地球仪
1.人们根据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
实际地球上地轴是不存在的,是假想轴
底座
固定架

地轴
慧眼识珠
4.请说说你在地球仪上看到了什么?
3.地球与地球仪的形状一样吗?
地球——椭球体
地球仪——正球体
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
课堂探究1.——经线、纬线的特点
观察地球仪,完成P12活动题1
补充知识:方向
北N
南S
东E
西W
经线

南北
相等
纬线

不相等
赤道
两极
东西
纬度
0°-30°为低纬地区
30°-60°为中纬地区
60°-90°为高纬地区
相邻两条经线,在极点距离最近(相交),在赤道距离最远。
课堂探究2——纬度的变化规律
10°N
30°N
50°N
10°S
30°S
50°S
结论:向 增大为北纬,向 增大为南纬


经度
观察地球仪
课堂探究3——经度的变化规律
结论:向 增大为西经,向 增大为东经。
10°W
30°W
50°W
10°E
30°E
50°E
西

现学现用
20°
30°
40°
10°
12°
14°
55°
60°
65°
44°
48°
52°
北纬 N
南纬 S
南纬 S
北纬 N
45°
50°
55°
67°
70°
72°
34°
33°
32°



西经W
东经E
东经E
西经W
课堂探究4——实记重要的经纬线
结合课本P15相关的图文知识,写出图中重要的经线、纬线的名称
本初子午线
国际日界线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关系
经线
纬线
度数范围 变化
经度
纬度
半圆
等长
南北
相交极点
圆圈
向两极递减
东西
平行
0°~180°
东大东经E,西大西经W
0°~90°
北大北纬N,南大南纬S
小结
地轴
北极
纬线
经线
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