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2.1.2钠的化合物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一上学期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物质的量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目录/
DIRECTORY
1
3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焰色反应
2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新知导入
Na2O2与CO2反应
(2)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Na2O2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_ 的来源,作供氧剂。
2Na2O2+2CO2===2Na2CO3+O2
O2
课堂讲解
知识点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Na2O Na2O2
颜色、状态
构成粒子
物质类别
热稳定性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Na+和O2-
(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Na+和O22-
(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不稳定
加热时被空气氧化→Na2O2
相对稳定
课堂讲解
Na2O Na2O2
与H2O反应
与CO2反应
与HCl反应
用途 可制烧碱 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
2Na2O2+2H2O=4NaOH+O2↑
(反应放热)
(1)Na2O2与H2O、CO2和酸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份Na2O2转移1个e-
(2)过氧化钠可作漂白剂,若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若向酚酞溶液,中加入过量 Na2O2粉末,振荡,则先变红色后褪色。
【特别提醒】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Na2O2与H2O、CO2反应的有关计算:
Ⅰ.写出Na2O2分别与CO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Ⅱ.根据以上两个反应,探究反应中存在的定量关系。
(1)物质的量关系
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2)气体体积关系
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等于原混合气体体积的,也等于生成氧气的量。
新知讲解
(3)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O2~2e-。
(4)固体质量关系
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或H2O中的“H2”,可以看作发生相应的反应:
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W g 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W g。或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要C、O原子个数比为1∶1,即可满足该条件。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
a.无机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
b.有机物:CH3OH(甲醇)、HCHO(甲醛)、CH3COO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C6H12O6(葡萄糖)等。
课堂练习
【例1】
D
课堂练习
【例2】
D
课堂练习
【例3】
C
课堂练习
【例4】
B
课堂练习
【例5】
A
课堂练习
【例6】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2 C.C6H12O6 D.CO
B
新知讲解
知识点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性状
溶解性 ____溶于水,比NaHCO3溶解度___ ____溶于水
酸碱性 水溶液均呈_____,同浓度下,Na2CO3溶液碱性____
热稳定性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白色粉末
细小的白色晶体
易
大
易
碱性
更强
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新知讲解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与酸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不反应
①CO32-+H+=HCO3-
②HCO3- +H+=CO2↑+H2O
②HCO3- +H+=CO2↑+H2O
(比Na2CO3与酸反应快)
HCO3- +OH- =CO32-+H2O
HCO3-(少)+Ca2+ +OH- =CaCO3↓ +H2O
2HCO3-(过)+Ca2+ +2OH- =CaCO3↓ +2H2O
CO32-+Ca2+=CaCO3↓
新知讲解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与钙盐、钡盐溶液反应
制法
用途
相互转化
CO32-+Ca2+=CaCO3↓
不反应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作发酵粉、治疗胃酸
过多、灭火器成分
制玻璃、肥皂、造纸、
纺织,去油污
1.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加热法:NaHCO3分解且能产生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Na2CO3不分解
(2)沉淀法: 滴加 BaCl2、CaCl2等溶液, NaHCO3不沉淀,Na2CO3沉淀
(3)与酸反应速率比较:NaHCO3 —较快,Na2CO3 —较慢
新知讲解
2.Na2CO3和NaHCO3 混合物的除杂
(1)Na2CO3固体粉末中混有NaHCO3,用加热法
(2)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滴加适量 NaOH溶液
(3)NaHCO3溶液中混有 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新知讲解
2.质量分数的测定
(1)加热法
加热NaHCO3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至恒重,根据固体质量的减轻可计算m(NaHCO3)
(2)气体法
将样品与足量酸反应,根据m(CO2)可计算m(Na2CO3)
新知讲解
(3)沉淀法
将样品与足量 BaCl2溶液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根据沉淀质量,可计算m(Na2CO3)
(4)蒸干法
将样品与足量酸反应后,加热、蒸干,根据m(NaCl) 可计算m(Na2CO3)
新知讲解
【例7】下列各组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供氧剂 B.小苏打:发酵粉
C.纯碱: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D.苏打:洗涤剂
C
课堂练习
【例8】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例9】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两者均和石灰水反应,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
C.质量相同时,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快慢:碳酸钠>碳酸氢钠
D.物质的量相同时,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碳酸钠<碳酸氢钠
A
【例10】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例11】
D
【例12】为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3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3种实验方案。
甲: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
乙: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
丙: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
这3种方案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逸出的气体应先通过浓硫酸干燥,再用碱石灰或NaOH溶液吸收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例13】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充分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B.
C. D.
A
三、焰色反应
1. 概念
2. 用品
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燃烧时使火焰呈特殊的颜色,叫焰色反应(物理性质)
新知讲解
铂丝(或铁、铬、镍、钨等)、酒精灯(或煤气灯)、试剂
3.焰色反应步骤
新知讲解
4.焰色反应
新知讲解
5. 几种金属的焰色
钠—黄色 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铜—绿色
新知讲解
用于检验金属元素的存在,如鉴别NaCl和KCl溶液、制节日烟火
6.应用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例14】下列关于焰色试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D
课堂练习
【例15】
B
课堂练习
【例16】下列有关焰色试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
B.每次实验后,要用硫酸把铂丝洗净
C.焰色试验是利用物理性质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
D.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B
【例17】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②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③铂丝做焰色反应实验,每次做完后都需要用盐酸洗涤,再用自来水洗净后使用
④铂丝做焰色反应实验,每次做完后都需要用盐酸洗涤,在灼烧至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 再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课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