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周校本作业(一)第三章练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周校本作业(一)第三章练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8 17: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科学》第8周校本作业(一)
1、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5:1
B.海水和空气都是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不变
C.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洁净的空气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D.硫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约为21% 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不能供给呼吸
③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④加入二氧化锰不能使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
⑤分子大,原子小 ⑥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⑥
3、航天活动中需要“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C.“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
D.“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已知: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容积为45mL,白磷足量,起始时注射器的活塞在10mL刻度处.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使其燃烧,反应结束后,待试管冷却至常温,松开弹簧夹,可以观察到(  )
A.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到约1mL刻度处停止
B.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到约9mL刻度处停止
C.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到约15mL刻度处停止
D.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到约19mL刻度处停止
5、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
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6、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B.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C.本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8%
D.不必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就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7、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分析空气错误的是(  )
A.装置气密性良好、白磷足量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B.由①到②,需等到试管内气体冷却至室温
C.试管内压强的减小导致试管内液面上升
D.将白磷改为木炭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8、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不包括(  )
A.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B.汞无毒,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汞为液态,能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量密闭装置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D.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9、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丝在此实验中起到导热的作用
B.白磷燃烧现象为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C.实验后左边玻璃管的一部分水会被压到右边玻璃管去
D.此实验可以测定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10、下列所示实验中都用到了水,有关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通过水体积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例
B.排水法集气﹣﹣排尽集气瓶内空气且便于观察
C.燃烧的条件﹣﹣隔绝空气并提供热量
D.硫在氧气中燃烧﹣﹣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11、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O2是无色气体 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CO2的
C.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O2 D.O2能够支持可燃物的燃烧
12、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13、小明利用如图中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探究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①,然后用气卿鼓入空气,再点燃酒精灯②
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Na2SO3和H2O
C.该实验装置的优点之一是在同一装置中可以观察两个不同的实验现象
D.实验中可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钾溶液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收集氢气 B.闻气体气味C.检查气密性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检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实验记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坩埚钳将木炭从上往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充分利用瓶中氧气
B.将打磨后的铁丝盘成螺旋状,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D.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
1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关下图所示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生成物中在常温下既有气体,也有液体,还有固体
B.由图示的实验可知,集气瓶也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C.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可燃物要由瓶口迅速伸至瓶底
D.实验Ⅲ中,集气瓶底装的少量细沙可保护集气瓶,防止瓶底炸裂
17、如图所示,等体积的 A、B 两集气瓶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当完全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看到的现象是(  )
A.A瓶中有水流入 B .瓶中有水流入
C.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D.无法确定
18、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实验相关实验内容和结论说法错误的有(  )
①具有可燃性; ②通常为无色无味气体; ③有氧化性;
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必须放少量水吸收产生的气体; ⑤食物腐败与氧气无关;
⑥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瓶内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热量,防止瓶底炸裂;
⑦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0、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1、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是科学工作者应秉持的工作方式,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计识“空气”
(1)从分类的角度: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字母序号)。
(3)从变化的角度: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B.氧气能供给呼吸,因此可用于医疗急救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霓虹灯
D.超市售卖的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氮气
2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但人类认识并分离氧气,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入如图所示的曲颈瓶中,连续加热12天后,发现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容器中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随后他又将产生的红色粉末收集于另一容器中并加强热,发现又生成了汞和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之前曲颈瓶中空气减小的体积。1777年,他将这种气体正式命名为“氧气”。已知红色粉末是HgO,请写出曲颈瓶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拉瓦锡的实验能够粗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得益于以下哪些原因   。
A.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 B.生成的氧化汞常温下呈固态
C.氧化汞分解的温度高于汞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温度 D.汞受热后易挥发,变成汞蒸气
E.汞与氧化汞的颜色、状态有差别,易于判断反应物是否过量
(2)近年来,人们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以从空气中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集氧气。其原理是在一定的压力下,将空气压向薄膜,使其中的氧气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氧分子的体积比氮分子的体积   (选填“大”或“小”)。
23、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氖气、高锰酸钾、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等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在下列空格中:
(1)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
(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是   ;
(4)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环保、安全节能特点的是   。
24、如图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a.螺旋状的细铁丝慢慢变短;b.火星四射;c.放出大量的热量;d.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其中最能说明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
(2)写出该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
(4)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2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   .
(2)实验1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1在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体积,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即可).
(4)实验2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电解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乙试管中的气体体积   (填“多”或“少”).
(5)实验2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26、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3)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用V、V1、V2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