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周校本作业(一)第三章练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周校本作业(一)第三章练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8 17:1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科学》第13周校本作业(二)
一、单选题
1.某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为LiCoO2+6Y=Li1-xCoO2 +LixC6,其中物质Y为(  )
A.C B.CO C.CO2 D.Li2O
2.为实现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科学家用固碳酶作催化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转化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反应②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固碳酶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甲乙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种类不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
4.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乙和肺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
C.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氧气
D.a、b的进出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n=3
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
6.天刚亮时树林里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这主要与植物的哪项生理作用有关?(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7.蔬菜工厂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时,不断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A.促进蒸腾作用进行 B.增加无机盐的含量 C.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D.提高呼吸作用速率
8.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下列表述肺的是(  )
A. B. C. D.
9. 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氧气有可燃性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C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10.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
A.白天 B.晚上 C.有光的情况下 D.昼夜
1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  )
A.喉和气管 B.鼻腔和气管 C.呼吸道和肺 D.支气管和鼻腔
12.15.8g高锰酸钾分解反应后得到了1.5gO2,试管中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A. KMnO4,K2MnO4,MnO2 B.K2MnO4,MnO2
C.KMnO4,MnO2 D.KMnO4,K2MnO4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4.0 3.2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7.2 x 2.8
13.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 B.x=2.0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d可能是催化剂
1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只有氧原子和氢原子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D.该反应读成:氨气加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加水
15. 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
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6.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1/5,原因可能是     .
(2)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
17.经过三年的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不断提高。
(1)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定量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在PM2.5、CO2、SO2、O3几种物质中,不属于评价空气质量的物质是   ;
(2)如图是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表示吸气过程的是曲线   段,此过程中膈肌和肋间外肌    (选填“收缩”或“舒张”)。
18.用10mL量筒取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   。
19. 如图A是某金属元素形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金属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图B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    ,图A所示微粒的符号为   ;写出一种与图A所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离子的符号   .
(2)图B所示的化学方程式:   .
20.植物光合作用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可推断淀粉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   元素。
21.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如果它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回答问题:
(1)规定每千克肉灌肠中NaNO2最多添加0.15g.计算500克30%的NaNO2溶液至少可用于生产肉灌肠   g.
(2)亚硝酸钠加热分解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
A.NO2 B.NH3 C.O2 D.SO2
22.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如果选用E装置来收集CO 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
23.动物的呼吸作用:昆虫呼吸作用产生的   被碱石灰吸收,管内   变小,红色水滴向   移,而对照实验中红色水滴不移动。实验证明:   。
24.“新型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喷嚏、胸闷、全身乏力等症状。
(1)咳嗽时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
(2)“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    (选填“甲”或“乙”)。
(3)经呼吸运动吸入的氧气最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请写出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人体内细胞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25.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1)【2】人体呼吸的作用为 .
A.温暖、清洁空气 B.气体进出的通道
C.对空气进行湿润处理 D.以上都对
(2)图乙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  。
(3)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   应处于   状态.此时肺内的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三、实验探究题
26. 实验室常用图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2.碳酸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若改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进(填“a”或“b”).
(3)小明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用上述原料制得纯净的二氧化碳,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2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浓硫酸能干燥气体,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原理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类似。)
(1)若打开止水夹 K1,关闭止水夹 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 中的现象是 
 ,可证明 CO2 能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   ,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2)若打开止水夹 K2、K4,关闭 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 E 中 CO2 已集满。关闭止水夹 K2、K4,打开 K3,从分液漏斗向 E 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 CO2 与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CO2 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为“测定空气里氧气体积含量”,取足量的红磷、镁条、木炭分别在等体积的A、B、C三瓶空气中同时燃烧;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再松开止水夹,发现集气瓶B中进水最多,C中进入水量很少。查阅资料:镁条能与氮气反应生成固态氮化镁(Mg3N2)。
(1)实验A瓶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
(2)实验中发现水停止倒吸后,B集气瓶中的水量明显高于A的原因是  。
(3)“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实验中,药品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29.某兴趣小组选用小麦种子开展了有关呼吸作用的系列探究活动。
(1)在相同条件下完成图 1 实验,请分析该实验中如何判断呼吸作用是否进行 
 。
(2)一段时间后拔掉甲、乙两瓶的塞子,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中烛焰无明显变化、乙中烛焰熄灭。此现象可以得出有关呼吸作用的结论是   。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小麦种子培育成幼苗,将小麦幼苗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一昼夜,测得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如图2(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据图可知小麦幼苗接受光照的时间段是   (用字母表示)。
四、解答题
30.将5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30.8 g固体混合物。
(1)生成多少氧气? (2)30.8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质量各是多少?
为测定某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即质量分数)是否与如图标签相符,小林取15g该氮肥样品配成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沉淀质量为23.3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是否与标签相符.(化学方程式:(NH4)2SO4+BaCl2=BaSO4↓+2NH4Cl,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3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黄铜(由铜、锌组成)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1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5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只有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与之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34.9克,求:
(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g(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化学反应方程式:Zn+H2SO4=ZnSO4+H2↑)
33.小华要测定某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在烧杯中放入10g贝壳样品,将8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整个实验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
(1)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多少g
(2)该贝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结束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   。
次数 m氯化钙/g m碳酸钠溶液/g m碳酸钙/g
1 1.11 80 1
2 2.22 80 2
3 4.44 80 4
4 6.66 100 5
5 11.1 160 X
34.Na2CO3溶液与CaCl2反应”,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哪几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   (填序号)。
(2)表中X的值是   。
(3)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将5次实验后所有物质混合,再加   (答氯化钙或碳酸钠溶液多少克)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中只有氯化钠。
五、综合说理题
35.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装置漏气;S+O2SO2;吸收二氧化硫
17.【答案】(1)CO2
(2)AB;收缩
18.【答案】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19.【答案】12;Mg2+;O2﹣;2Mg+O22MgO
20.【答案】C、H;O
21.【答案】1000;A
22.【答案】(1)B
(2)a
23.【答案】二氧化碳;气压;左;动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24.【答案】(1)大于;舒张
(2)甲
(3)葡萄糖+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5.【答案】(1)D
(2)CO2
(3)膈肌;收缩;小于
26.【答案】(1)酒精灯
(2)C;b
(3)CaCO3+2HCl=CaCl2+CO2↑+H2O;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碱性物质Ca(OH)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AgNO3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HEC
27.【答案】(1)一半湿润的石蕊小花变红色,另一半不变色;CO2+H2O=H2CO3;浓硫酸
(2)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有气泡产生;CO2+2NaOH=Na2CO3+H2O
28.【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
(2)镁条燃烧不但消耗了氧气,还消耗了部分氮气
(3)可燃物与只氧气反应,不与氮气等其他气体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29.【答案】(1)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
(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BF 或 BDF 或 BCDEF
30.【答案】(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0g-30.8g=19.2g;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钾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解得:x=29.8g;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30.8g-19.8g=1g。
31.【答案】解:设15g氮肥样品中硫酸铵的质量为x
(NH4)2SO4+BaCl2=BaSO4↓+2NH4Cl
132 233
x 23.3g
x=13.2g
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为:<96%,故与标签不相符合.
答:该氮肥中硫酸铵的纯度与标签不相符.
32.【答案】(1)0.1
(2)解:设原有锌x克
Zn+H2SO4=ZnSO4+ H2↑
65 2
x克 0.1克
解得x=3.25
原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100% = 32.5%
33.【答案】(1)解:设需要14.6%的盐酸质量为m,80g×7.3%=m×14.3% m=40g
(2)解:由图像可知,稀盐酸质量为60g时,贝壳中碳酸钙反应完全。
设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 2HCl=CaCl2+CO2↑+H2O
100 73
x 60×7.3%
100:73=X:60×7.3%
x=6g
CaCO3%= ×100%= 60%
(3)CaCl2 、HCl
34.【答案】(1)1、2
(2)8
(3)设碳酸钠溶质质量分数为x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 100
100gx 5g
106:100=100gx:5g
x=5.3%
(4)氯化钙2.22克
35.【答案】 种子萌发,消耗大烧杯内的氧气而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会导致大烧杯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会被压进大烧杯,那么大烧杯内水面上升,而水槽内水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