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作业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作业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7 20:2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作业题
选择题
1.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踏上战略转移征途的部队是 ( )
A.红二方面军 B.叶挺独立团
C.中央红军 D.红四方面军
2.某会议会址的导游向一群游客做如下解说:“1935年1月,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领导在军事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毛泽东的发言受到与会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这群游客游览的会址应位于 ( )
A.遵义 B.延安 C.汉口 D.南昌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空前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D.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四渡赤水      B.遵义会议
C.强渡大渡河 D.过雪山草地
5.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到:“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这里的“陕北”具体是指 ( )
A.腊子口 B.吴起镇 C.会宁 D.遵义
6.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7.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 )
A.占领遵义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四渡赤水后 D.翻越大雪山后
8.下列关于长征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
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句诗词歌颂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10.“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长征组歌》。你认为“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
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11.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过:“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于(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12.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将前进方向改为敌人力量薄弱的(  )
A.湖北 B.广东
C.贵州 D.广西
13.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B.解决了张国焘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C.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14.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  )
A.占领遵义城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到达陕北之后 D.翻越雪山之后
15.“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巧渡金沙江
C.吴起镇会师 D.四渡赤水河
16.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
B.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C.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7.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18.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  )
A.江西的瑞金 B.陕北的吴起镇
C.湖南的长沙 D.四川的毛儿盖
19.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
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
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
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20.红军长征表现出了崇高的长征精神。下面有关长征精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战无不胜,百折不挠 B.信仰坚定,意志坚强
C.敢打敢拼,不受拘束 D.视死如归,百战百胜
21.1934年,中央红军离开瑞金进行战略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 )
A.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
B.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处境危险
D.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22.1934年的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的一仗。中央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人重兵设防的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请指出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前行的方向是 ( )
A.井冈山方向
B.湘西方向
C.瑞金方向
D.贵州遵义方向
23.如果有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向同学们讲述长征时那一幕幕艰难困苦的场面。那么,下列地点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述中的是 ( )
A.金沙江 B.松花江
C.乌江 D.赤水河
24.“远征红军智勇全,遵义选帅毛委员。冲破教条与分裂,拨开迷雾见青天。”此诗中“遵义选帅毛委员”指的是 ( )
A.选举毛泽东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
B.选举毛泽东作为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
C.肯定了毛泽东进攻贵州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5.美国作家哈里森说:“( 长征 )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材料表明长征 ( )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B.传播了民主革命的精神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
26、.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曾连载了长篇通讯《雪山草地行军记》。这篇通讯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军“围剿”根据地
B.秋收起义进攻长沙
C.朱毛会师于井冈山
D.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二、非选择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长征》
依据材料,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材料二 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开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 读下列图片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长征精神。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二 ……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学校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图片展,搜集到了下面四幅图片。
材料二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1 )材料一图片反映的史实,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④①②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 )图④中“三军会师”于何地 “三军”指的是哪三支队伍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材料二 韩国媒体对中国电视剧《长征》的评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就无法同中国进行充分的交流。”
( 1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
( 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诗句反映了红军长征中哪两个事件
(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什么是长征精神。
答案
1-5CACBB 6-10ABBDB 11-15BCBBA 16-20BDBBB 21-26CDBDAD
(1)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3)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等等。
28、(1)人民军队(或工农革命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或农村革命根据地,或革命根据地)。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运用;人民群众的支持;红军指战员的浴血奋战等。
29、(1)D
(2)地点:甘肃会宁地区。军队: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
30、(1)标志: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原因: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言之有理即可 )
(2)红军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3)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