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重难解读
常考突破
一 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山体部位的特征
重难解读
C
例1 [呼和浩特中考] 图1-4-9为某地等高线地形 图。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两地比较( )
A.①海拔低于② B.①②海拔相同
C.①海拔高于② D.①②表示盆地
(2)对于③和④两条虚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③表示山谷 B.③表示山脊
C.④表示山谷 D.③④均表示山脊
图1-4-9
A
【解题思路】
第一步,根据题干,提取信息。题干为等高 线地形图,从图中能够看出等高距为100米,① 地海拔在1200米到1300米之间,②地海拔在1100 米到1200米之间,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第二步,结合选项,整合知识。第(1) 题,图中①处海拔高于②处;第(2)题,等高 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③处为山谷,④处为山脊 。
第三步,得出结论:(1)C (2)A。
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 选择交通线:
既要考虑路线的长短,又要考虑 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尽可能追求 坡度缓;避开陡崖和易滑坡处;尽可能少通过河 流,减少桥梁建设,节约成本。
在等高线图上避 免跨越太多的等高线。
(如图1-4-10)
图1-4-10
2 建水库:
一般选在峡谷处,蓄水区应该选在河谷、山 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便于根据地形蓄水、 建坝。(如图1-4-11)
图1-4-11
3 土地资源的利用:
一般平原多作为耕作区,山地多发展林业、 畜牧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交通便利的地方。 (如图1-4-12)
图1-4-12
4 自来水厂的选址:
一般建在河流的上游,并且远离居民区。从 高处向低处,水能自流。(如图1-4-13)
图1-4-13
5 居民区:
尽量建在地势平坦开阔、靠近水源、交通便 利、远离污染、向阳的地方。(如图1-4-14)
图1-4-14
6 户外运动选址:
攀岩活动适宜在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漂流 活动适宜在河流落差大的河段(即等高线密集的 山谷处);登山沿坡度较小的缓坡(即等高线稀 疏处)。
(如图1-4-15)
图1-4-15
B
例2 [青岛中考] 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 践活动。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
的 是 处;适合漂流的是 处。
①河 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
。
图1-4-15
A
自西向东
C
(2)结合乙图,甲图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梯 田的是 坡。
图1-4-15
【解题思路】
第一步,根据题干,提取信息。题中分别 考查了攀岩、漂流等体育活动的选址及梯田的 修建。
第二步,结合问题,整合知识。B处是等高线 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开展攀岩活动;A处有河流发育,适合开展漂流活动;根据指向标可 知,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梯田适 合修在缓坡上,C处的等高线比D处更为稀疏,坡 度较缓。
第三步,得出结论:(1)B A 自西向东 (2)C。
常考一 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图三要素相结合
常考突破
【考图链接】①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的应用;②等高线地形图上方向的判断;③等高线地形图上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D
例1 [安徽中考] 某校学生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对附近某山进行野外实践考察。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 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脊
B.图中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C. C 点与山顶 B 的相对高度约 260 米
D.从 C 点爬到山项 B 比从 D 点容易
图1-4-18
C
(2)王庄与李村图上直线距离为 3 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 A.60 米 B.600 米
C.6000 米 D.60000 米
图1-4-18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A 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根据图中指向标 可知,该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C 点海拔 100 米,山顶 B 海拔范围为 300 ~ 350 米,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200 ~ 250 米;BC 处等高线稀疏,为缓坡,上山容易。BD 处等高线密集,为陡坡,上山费力。第(2) 题,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换算。3÷1/200000=600000(厘米),即实地距离为 6000 米。
常考二 等高线地形图与山体部位、陆地地形相结合
【考图链接】 ①不同山体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判读;②坡度陡缓的判读; ③地势高低的判断;④各种不同地形类型(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判断。
例2 [ 黄石中考 ] 图 1-4-19 为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F 处地形为(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2)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H 处可仰望飞瀑 B.F 处较 K 处更陡
C.P 处河流自东向西流 D.观景亭海拔在 550 米以上
图1-4-19
A
D
解析 第(1)题,F 地海拔在 200 米以下,地形平坦,为平原。
第(2)题,H 处位于瀑布的上游,只 能俯视瀑布;F 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K 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P 处河流自西向东流;图中等高距 为 50 米,观景亭海拔在 550 米以上,600 米以下。
常考三 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考图链接】 ①工厂、大坝、水库等的选址;②农业用地的选择;③体育运动的选址;④道路的修建。
B
例3 [ 枣庄中考 ] 今年五一,四位大学生穿着登山鞋,带着装备前往北方某山进行考察。图 1-4-20 为 某山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他们商定的上山路线是顺着山谷爬山,然后攀岩,再经过陡坡攀登到甲山山顶。下列选项与他们
的路线最相符的是( )
A.a → b →甲 B.c → d →甲
C.e → f →甲 D.h → g →甲
图1-4-20
D
(2)他们在乙山山顶游玩后,先向西北方向,再向北方下山,他们选择的路线是( )
A.乙→ b → a
B.乙→ d → c
C.乙→ f → e
D.乙→ g → h
图1-4-20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b、c、d、g、h 各处等高线向高处凸起,故为山谷;e、f 所在的等 高线凸向低处,故其为山脊;甲、乙处为山顶,甲与 d之间,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故 c → d→甲路线, 是“顺着山谷爬山,然后攀岩,再经过陡坡攀登到甲山山顶”符合题意。
第(2)题,根据图中指向标 判断,a、b、c、d 位于乙山山顶西南,e、f 位于乙山山顶西方,g、h 位于乙山山顶西北方向,且 h 点 位于 g 点的正北方向。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