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4.5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商务星球版七上地理 4.5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7 18: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0°(赤道)
30°N
60°N
90°N

30°S
60°S
90°S
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南极圈
温故而知新
学习目标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对不同纬度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
学会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不同纬度天气、气候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
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越 (强、弱),一般来说,气温较__。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读下图,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
A
B
C
太阳光线
大 气 层
读下图,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大?哪一处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A处太阳高度大,A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平行的光线照射地球,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太 阳 光 线
二、地球运动与气候
地球自转→
昼夜更替、
太阳升落→
太阳高度变化→
气温等天气的变化
二、地球运动与气候
地球公转
直射点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变化
(1)对照“地球公转示意”图,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赤道: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
北回归线:6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12月22日前后
春分至秋分: 秋分至春分:
极昼现象
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极昼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太阳总在地平面以上的现象。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总是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2)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
(3)在你居住的地区,每年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地球上的五带”图,填写。
五带名称 范围 太阳直射情况 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温带 无太阳直射
南、北寒带
有太阳直射
回归线与极圈
之间
无极昼极夜
南、北极圈以内
无太阳直射
有极昼极夜
(5)将地球上的五带与其气候特征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北温带和南温带
北寒带和南寒带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气候终年炎热
气候终年寒冷
(6)在地球上的五带中,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带?在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哪一个洲?
(7)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你居住的地区属于哪一个带?那里有太阳直射现象吗?每年哪个时间段昼长夜短?
非洲:热带
欧洲:北温带
南极洲:南寒带
提示:顺德纬度约23°N
顺德处于热带,有直射现象,春分到秋分
昼长夜短。
地球的形状
气候影响
因素:
地球的运动
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自转
公转
①昼夜更替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早中晚气温差异
③五带划分
①昼夜长短
②四季变化
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经度低
C.距海近 D.地势低
A
早、晚冷,中午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早、晚没有太阳辐射
B:中午太阳照射的角度较大
C:早、晚太阳照射角度大
D:早晨、晚上离太阳近一些
B
北半球冬至日一般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D
我们顺德位于五带的哪个带?( )
A:热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北温带
A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地区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两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