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8 10:4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教学目标: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2.掌握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其中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3.学习《山居秋暝》的艺术技巧,体味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学习古典诗歌的方法。
2.理解该诗的艺术技巧。
3.体味诗人的情怀,了解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近体诗知识
1.近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
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返 回
近体诗知识
2.绝句:每首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返 回
近体诗知识
3.律诗
①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
排律或长律)。
②每句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③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
计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④有严格的声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
1、分析理解诗中的内容。
(事,景,人,情、理)
2、理解诗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3、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
诗歌的艺术手法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
对偶、借代、通感、顶针、用典、
设问、反问、互文、双关
类比、象征、衬托、对比、想象
联想
描写方法
(一)写景五结合
远近结合 动静结合 声色结合
虚实结合 五官感觉和观察角度的
结合
(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三)、渲染
(四)烘托
(五)、白描
(六)、细节描写
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怀因事缘情、借景抒情(哀景写哀情、
哀景写乐情、乐景写乐情、乐景写
哀情)托物言志 、咏史抒情
品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了解背景反复吟,
联想想象创意境。
欣赏韵律品语言,
把握题旨入诗情。
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 登临诗
咏史怀古诗 托物言志诗 借景抒情诗
即事抒怀诗 羁旅行役诗 赠友送别诗
谈禅说理诗 悼亡游仙诗
讽喻谒进诗 题画遣兴诗
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达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喜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思想情感:
①热爱自然,热爱田园,
②厌倦官场,向往隐逸,
③(隐居的)恬淡宁静、闲适 自得
④ 孤独寂寞,彷徨苦闷(假隐士)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诗人。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人称“王孟”。中年后长期隐居山林,先是在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他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身在朝廷,心存山野,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笃信佛教,在山水田园诗中也就不自觉地渗入了禅的意味。 有“诗佛” 之美称。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眺》、《山居秋暝》、《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等。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佛——王维
把握节奏.熟读背诵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资料卡
雨果:“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金开诚: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
1.这首诗描绘了哪些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上想象将它们描摹出来。
2.说说你对这些画面的感受。
想象诗歌的画面
欣赏品味
问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 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答: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诗人愿意在此归隐。
欣赏品味
问题: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工笔细描、动静结合
“照”与“流”一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营造出一个宁静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有浓浓的禅意,寄托了诗人悠闲高洁的情怀。
欣赏品味
问题:
3.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
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
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
女”“下渔舟”?
答: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等到听见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写出了乡村的自然美,更富有诗情画意。
欣赏品味
4、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为什么?
答:是“王孙自可留”一句。前面三联都是间接表现诗人的高洁情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反其义而为“可留”,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表明了诗人远离世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欣赏品味
问题:
5.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直抒胸臆
“王孙本指贵族公子,这里指诗人自
己。春芳虽歇,秋景也佳,雨后秋山的明
快舒朗、清新鲜洁。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
山中秋色的喜爱,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隐
居山林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的意愿。
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白:“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交代游山的地点、时间、天气
山村自然美:明净清幽
静景:月、松、泉、石
山民生活美:淳厚朴实
动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愿望:向往自然闲适的乡村生活。
山居秋暝
(暝:晚)
《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出秋雨后,傍晚山中那清幽宜人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迷恋自然美景的闲适情怀。
线索————景————意————禅
空山新雨
朗月松林
石上清泉
竹林浣女
荷塘渔舟
空明
澄静
空灵


诗人
诗中有画
诗中有禅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欣赏练习
1.对课文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中“山居”二字点明居住环境,“暝” 是傍晚的意思。
B.首句中 “空山” 写出山中树林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此处有如世外桃
源。
C.“竹喧”“莲动”两句是说浣女摇动竹枝,竹枝发出沙沙声;晚风吹来,莲叶摇曳
多姿。
D.“随意”“王孙”两句是说春草任其凋枯, 如此秋景,“王孙”亦可自留。
C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山中秋日傍晚的自然风景,表
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首联扣题,第一句点“山居”,第二句点“秋暝”,创设出明净爽洁的环境。
C.中间两联摄取月、松、泉、石、竹、莲及
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
新活泼的画面,诗中有画,寄寓诗人的高洁
情趣。
D.尾联化用典故,《楚辞》有“王孙兮归来,
山中不可久留”句,诗人反用其意,以王孙
自比,流露出隐遁消沉情绪。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