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学本教学”备课设计模板
课题:《 搭石》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速读课文,发现美、欣赏美。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掌
握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学习重点: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学习难点: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及它的作用,欣赏到一行人走搭石的美景,下面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程设计 第一学程: 1.学习任务 默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人们是怎样走搭石的。 2.学法指导 第一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3-4自然段。 2.说说人们是怎么走搭石的。 第二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小组小循环方式进行展学。 2.展示同学,语言流畅,声音洪亮。 3.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评价。 3.教师导学预设 A.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有抢着过吗?那他们是怎么做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这样的举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明确:谦让美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但这平常的小事却感动了我们。 (2)你会怎样有感情地去朗读呢? B.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 (3)“理所当然”是什么意思?(本来就应该)换个词语说就是“应该”。 (4)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想一想,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5)指导朗读,运用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随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本学程设计意图 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由学习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感受人的心灵美。 第二学程: 1.主问题 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身边令你感动的事。 2.学法指导 第一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自己写写身边令人感动的事情。 2.展示同学,语言流畅,声音洪亮。 3.教师导学预设 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有一天下课时,老师又看到两个女同学弯着腰,睁大眼睛,仔细认真地帮一位小妹妹找她丢失的一个发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这也是一种美…… 4.本学程设计意图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检测练习 1.速读下面句子,选择对它理解正确的一项。( )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 A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两个人的话非常多,等过了河还在说。 B这句话告诉我们,这里的人们善良,互让,民风很淳朴。 2. 结合具体事例写一写身边令你感动的事。
四、教学总结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课外多观察、多阅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用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出对美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5.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