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3课时 复分解反应 课时作业 (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3课时 复分解反应 课时作业 (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21:3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3课时 复分解反应
基础强化
1.下列关于初中常见物质溶解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硝酸盐都能溶于水 B.碳酸盐都不溶于水
C.钠盐都能溶于水 D.碱多数难溶于水
2.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现象可以进行鉴别。下列各组固体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
A.K2SO4和KCl B.CaCO3和CaCl2
C.CuSO4和Na2SO4 D.NH4NO3和NaCl
3.判断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必考虑(  )
A.物质的溶解性 B.物质的类别
C.物质的颜色 D.交换成分后的物质性质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一定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C.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能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H2S+SO2=== 3S↓+2H2O
B.AgNO3+NaCl=== AgCl↓+NaNO3
C.2NaOH+CO2=== Na2CO3+H2O
D.2NaOH+BaCl2=== 2NaCl+Ba(OH)2
6.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K2CO3和HCl B.KOH和MgSO4
C.NaNO3和CaCl2 D.Ba(OH)2和HNO3
7.下列物质既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又能与烧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uSO4溶液 B.NaCl溶液
C.MgCl2溶液 D.K2CO3溶液
8.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Cl B.CaCO3
C.NaOH D.KNO3
9.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CuO和稀盐酸 B.K2SO4和NaCl
C.H2SO4和NaOH D.FeCl2和NaOH
10.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 向少量K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OH)2溶液中滴加MgSO4溶液
现象 ①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2KOH+CuSO4=== Cu(OH)2↓+K2SO4 ②
A.①处为有蓝色沉淀生成
B.②处为Ba(OH)2+MgSO4=== BaSO4↓+Mg(OH)2↓
C.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有沉淀生成
D.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11.如图,X与三种物质在溶液中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能是(  )
A.Ca(NO3)2 B.HCl C.MgCl2 D.BaCl2
12.现有①、②两组物质:①MgCl2、KNO3、Ca(OH)2;②HCl、Na2CO3、FeCl3。
(1)①组物质中的     和     能够发生反应,该组物质    (填“能”或“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2)①组物质中的     能与②组所有物质发生反应,该物质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FeCl3反应的现象为                。
13.(材料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蜀军误饮了“哑泉”水。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后来,蜀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百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原来这两种泉水中各含一种化学物质,二者反应可生成沉淀。
(1)“哑泉”水和“安乐泉”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分别可能是   (填序号)。
A.NaCl和CaCl2 B.Na2SO4和KCl
C.BaCl2和NaNO3 D.CuSO4和Ca(OH)2
(2)两种泉水中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如下,表中标注了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 Cl- SO CO
K+ 乙 丙 戊
Ba2+ 甲 丁
(1)认识符号:NO的名称是        。
(2)物质分类:五种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
(3)溶解能力:五种物质中,只有一种不溶于水,它是      。
(4)相互反应:五种物质中,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能力提升
15.(教材实验改编)判断下表中四种物质能否与稀硫酸反应,将表格补充完整。
物质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钾溶液 硝酸钡溶液
稀硫酸 能反应 不能反应
判断依据 有水生成 没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写出一个你判断的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是否真的发生了反应?
【实验方案】同学们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    溶液
②向①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
【实验结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16.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溶 溶、挥
Na+ 溶 溶 溶 溶 溶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Ba2+ 溶 溶 溶 不 不
Cu2+ 不 溶 溶 溶 不
请依据上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aSO4的溶解性为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种挥发性酸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钙溶液与硝酸钠溶液填______(“能”或“不能”)发生反应,理由是________。
(4)碱和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是可溶的。请写出一个碱和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NaOH和Ba(OH)2是两种可溶性碱,其溶液均为无色。简要写出鉴别这两种物质的实验步骤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l2+H2SO4=BaSO4↓+2HCl ②2NaOH+CuSO4=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__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_________;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____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18.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他们之间存在“甲+乙→丙+丁”转化关系,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方程式:
(1)若甲是一种酸,丙是最简单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反应是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是碳酸钠溶液,丙是一种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C 7.A 8.D 9.C 10.C
11.D
12.(1)MgCl2 Ca(OH)2 不能
(2)Ca(OH)2 Ca(OH)2+Na2CO3=== CaCO3↓+2NaOH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3.(1)D (2)CuSO4+Ca(OH)2=== CaSO4+Cu(OH)2↓
14.(1)硝酸根离子 (2)Ba(OH)2 (3)BaSO4
(4)Ba(OH)2+K2CO3=== 2KOH+BaCO3↓
15.能反应 能反应 有水和气体生成 有沉淀生成
K2CO3+H2SO4=== K2SO4+CO2↑+H2O[或Ba(NO3)2+H2SO4=== BaSO4↓+2HNO3]
【实验方案】酚酞 溶液变红 红色逐渐变浅至消失
16.(1)不溶 (2)HNO3(或HCl、H2CO3) (3)不能 没有沉淀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4)NaOH+CuSO4==Cu(OH)2↓+ Na2SO4(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分别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的是Ba(OH)2,无现象的是NaOH[或分别取少量两种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H2SO4或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Ba(OH)2,无现象的是NaOH]
17.(1)碱 (2)难溶物(或不溶物或沉淀) (3)氢氧化钙[或Ca(OH)2或氢氧化钡或Ba(OH)2]
18.(1)酸(盐酸、硫酸)+金属氧化物(或碱)反应均可 (2)金属与盐、金属与酸、单质与氧化物之间反应均可 (3)Na2CO3与符合条件的盐或碱之间反应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