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气象与水文灾害(教学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6.1气象与水文灾害(教学课件)(27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8 07:3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解读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综合思维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灾害发生原因、危害



核心要点 1.洪涝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
区域认知 结合不同区域的图文材料,分析区域内自然灾害类型,分析成因、危害
2.干旱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
地理实践力 结合当地图文材料,了解当地自然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并分析成因、危害
3.台风、寒潮灾害的定义、源地、影响地区、主要危害
人地协调观 掌握涝、干旱、台风、寒潮灾害发生原因和规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故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水,一害也。旱, 一害也。風霧雹霜, 一害也。厲(瘟疫),一害也。 蟲,一害也。此謂五害。五害之屬,水最為大。
《管子·度地篇》
洪涝灾害
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气候因素




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地形因素




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洪涝危害
洪水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洪涝后易发疫情。
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
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中国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频繁且灾害严重,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及山区。
干旱灾害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干旱灾害: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生产生活

干旱灾害分布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内陆地区
干旱灾害危害
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
甚至颗粒无收
干旱灾害危害
干旱灾害会造成水资源短缺
引 发
沙尘暴 火 灾
虫 灾
我国旱灾
我国东部季风区易发生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江淮地区是旱灾多发区
华北地区旱灾最为频繁、影响最严重
台风灾害
taifengzaihai
台风灾害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势力最强的一个海区。平均每年有28个台风生成。
台风结构
台风眼
旋涡风雨区
外围大风区
风力很小
天气晴朗
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台风灾害危害
台风灾害危害
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台风灾害危害
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我国台风灾害时空分布
地点:东南沿海地区,
时间:夏秋季节。
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寒潮灾害
hanchaozaihai
寒 潮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发生
时间:深秋到初春时节
地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三种形式:大风、大雪、冻害
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造成畜牧业损失,
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我国的寒潮
源地: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路径:偏西路径 偏北路径 东北路径
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