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李鸿章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
洋务时期
军事生涯
外交时期
回 望
1823年(道光三年)生于安徽合肥。
1840年(道光二十年),中秀才。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21岁,
中举人,拜曾国藩为师。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24岁,
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1850年(道光三十年)授翰林院编修。
李鸿章
——李鸿章的军事生涯
青年时代
军事生涯
1851年(咸丰元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咸丰三年),曾国藩组建湘军,
同年,李鸿章赴安徽参与组织地方团练。 (30岁)
1859年(咸丰九年)赴江西入曾国藩幕府,
1862年(同治元年),组建淮军。(39岁)
1866年(同治五年),任钦差大臣,接办
剿捻事务,1868年(同治七年),任湖广
总督,顺利镇压剩余捻军。(45岁)
常胜军
(1862年李鸿章进驻上海后雇佣)
洋务时期
外交时期
回 望
社会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美俄趁火打劫
内忧外患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现在抚议虽成,而国威未振,亟宜力图振兴,使该夷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以期经久无患……
——《筹办洋务》奕 奏折
——李鸿章的洋务时期
青年时代
洋务时期
军事生涯
洋务兴起
代表人物:
目的:
洋务:
中央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地方
恭亲王奕
外交时期
回 望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西方事务
洋务派 :
是指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
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特点
1861年 曾国藩
1865年 李鸿章 曾国藩
1866年 左宗棠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最早的军工厂
最大的军工厂
最全的造船厂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19世纪60年代起:自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
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
之患愈棘。
——李鸿章
左宗棠率新式军队成功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筹建新式海军,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立,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在台湾建立行省。
19世纪60年代起:自强——建立新式海陆军
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
京师同文馆学生学习外语
福州船政学堂
19世纪60年代起:自强——培养新式人才
詹天佑
北洋海军群像
19世纪70年代起:求富——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名称 特点
1872年 李鸿章
1878年
1888年 张之洞
1890年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
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
当时全国最大的织布厂
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煤矿
汉阳铁厂
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
运输
燃料
原料
资金
——李鸿章的外交时期
青年时代
洋务时期
军事生涯
外交时期
1870年(同治9年)成功调解天
津教案,调任直隶总督,后又兼
任北洋通商大臣。
1895年,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
关条约》,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
赔偿2亿两白银。(72岁)
1901年9月7日签订中国近代史上
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20
天后病逝于北京,终年78岁。
签署《马关条约》场景
回 望
——回望洋务运动与李鸿章的一生
材料一:
洋务运动包罗万象,但大致而言,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以归纳为二端:(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二)创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人见轮船招商局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上海《申报》1882年9月27日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多万匹。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青年时代
洋务时期
军事生涯
外交时期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作用:
回 望
青年时代
洋务时期
军事生涯
外交时期
回 望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虽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
——李鸿章写给幕僚吴永的信
《庚子西狩丛谈》
宰相合肥天下瘦
“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必先宽其期。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式弃之,华匠相率缓延,遂成痼习。”
——奕 批评洋匠唯利是图
《福州船政局》
青年时代
洋务时期
军事生涯
外交时期
回 望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腐败和
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青年时代
洋务时期
军事生涯
外交时期
回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