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诗经》二首
《诗经》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识明手法
2.深情诵读品诗意
3.吟唱诗歌寻古韵
文学常识--《诗经》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称为《诗经》。《诗经》主要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常用的手法是赋、比、兴。
雎鸠 窈窕 好逑
荇菜 寤寐 芼之
琴瑟 蒹葭 溯洄
未晞 跻 坻
涘 沚
你能读准下面的字音吗?
jū jiū
yǎo tiǎo
hǎo qiú
xìnɡ
wù mèi
mào
sè
jiān jiā
sù huí
xī
sì
jī
zhǐ
chí
《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的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
字正腔圆读《关雎》
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把握节奏(二二拍)。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
﹒
﹒
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诗歌大意,并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及句子。
积累字义译读《关雎》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服:
悠:
友:
思念。
忧思的样子。
亲近。
请同学们回顾这首诗,思考:这首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我们能把它们连成一个怎样的故事?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比兴
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雎鸠和鸣图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相思难眠图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欢乐演奏图
重章叠句
诗情画意品读《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结合全诗思考:
1.这是一个怎样的淑女?让人如此辗转反侧!
2.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君子?为何称他为君子?
河边邂逅 一见钟情
(爱慕)
朝思暮想 辗转反侧
(思念)
琴瑟钟鼓 欢庆娱乐
(欢喜)
渴望与失望交错 幸福与煎熬并存
相映成趣悟读《关雎》
音韵悠扬吟唱《关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字正腔圆读《蒹葭》
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把握节奏(二二拍)。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结合注释思考: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诗歌大意,并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及句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情画意品读《蒹葭》
苍苍:茂盛的样子。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采采/萋萋/
晞:干。
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溯回: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跻:(路)高而陡。
右:向右迂曲。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默读下列诗句,思考:男子追寻的过程是怎样的?
相映成趣悟读《蒹葭》
百家争鸣话“伊人”
诗意栖居共叙《诗经》
“诗言其志,歌咏其声。”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心发现生活的美好,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古老的歌谣,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作业
背诵、默写《关雎》《蒹葭》并唱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