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范进中举》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9 14:4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范进中举 吴敬梓
导入新课
科举制度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
  他出身于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但一直未中举人。考场失意,家庭变故,使他在与官僚士绅交往中看透了封建科举制度,这些对他创作《儒林外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
  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整体感知
识记生字词
1.学习生字
星宿( ) 斋( )公 腆( )着  
啐( )   带挈(  ) 拙( )
讳( ) 绾( ) 嗑( ) 桑梓( )
xiù
zhāi
tiǎn
cuì
qiè
zhuō
huì
wǎn


整体感知
2.解释下列词语
作 揖
火 候
商 酌
不省人事
狗血喷头
旧时行礼的一种形式。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文中指写文章的功夫。
商议,斟酌。
文中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把狗血喷在头上。形容言辞刻毒,大肆辱骂。也形容骂得痛快淋漓。
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人物——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
事件——贺喜、卖鸡、发疯、挨打、送钱送房。
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概述故事情节。
1.以范进为中心理清结构。
①挨骂
②卖鸡
③发疯
④挨打
⑤受赠
2.以胡屠户为中心理清结构。
①痛骂
②贺喜
③治病
④躲官
局部探究
(一)范 进
  1.读1-2段,思考:范进中举前的家境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2.读3-11段,思考: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3.中举对范进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可为什么发疯呢?这意味着什么?
  4.阅读第5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疯态的?
  5.总结范进这一形象的特征。
  6.作者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有什么作用呢?
局部探究
1.读1-2段,思考:范进中举前的家境和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家境贫寒:每日小菜饭、不知猪油味、饿了二三天、乡试无盘费。
地位卑微: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局部探究
  2.读3-11段,思考: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范进对胡屠户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1)家中的经济情况明显好转。
  (2)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3)中举前,称胡屠户为“岳父”,且唯唯诺诺,忍气吞声,甘受辱骂;中举后,称胡屠户为“老爹”。
  这种变化说明了范进虚伪世故。
局部探究
  3.中举对范进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可为什么发疯呢?这意味着什么?
  范进从20岁到54岁才中了秀才,邻里的揶揄、胡屠户的辱骂,他内心压抑着一种不平之气,但他又不相信命运,不自安于卑微屈辱的地位,时时盼望中举。
  中举了,他那被失败和屈辱所窒息的一切欲望和自尊及多年来郁结的怨愤和悲哀突然活跃起来,无法承受,故喜极而疯。
  说明了范进利欲熏心,可悲可叹,更深刻地揭示出封建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局部探究
4.阅读第5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疯态的?
(1)多层次细节描写。
(2)细节渲染。
(3)侧面烘托。
本文有几处细节描写非常精彩,找出一处,进行赏析,品味语言,理解其作用。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连用两次“好”的细节。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范进踹进塘里的细节
局部探究
局部探究
5.总结范进这一形象的特征。
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深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坦然同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新贵及特权阶级的人员。
6.作者描写“范进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有什么作用呢?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范进的毒害,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不满。
范进形象的典型性及其意义?
范进是本文重点描写的人物,是一个典型的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的知识分子代表。
他从20岁起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到头发胡子都白了,才侥幸考取了一个秀才。
先前科场的屡败,使他不仅在经济上、生活上狼狈不堪,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受歧视、精神上受压抑、人格上受侮辱。
当多年的梦想一下子变为现实,突如其来的喜讯竟然使他惊喜得疯了。这是多么可笑又可悲的结果!
作者通过对这一典型人物的刻画,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局部探究
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为什么?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范进喜极而疯是一场悲剧。
人生的悲剧把、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这是一种看似喜剧的悲剧,通过讽刺产生一种喜剧效果,然而笑过之后令人深思,令人悲哀,这就是它悲剧的内核在起作用。
局部探究
总结拓展
范进形象的意义
作业设计
比较《范进中举》与《孔乙己》都有哪些异同?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

范进:挨骂 → 卖鸡 → 发疯 → 挨打 → 受赠
胡屠户:痛骂 → 贺喜 → 治病 →躲官
局部探究
(二)胡屠夫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以后有哪些变化?
胡屠夫 范进中举前 范进中举后
贺礼
称呼
长相
动作
  2.中举前后这种截然不同的变化放映出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可用哪些词语概括?
局部探究
1.胡屠户在范进中举以后有哪些变化?
胡屠夫 范进中举前 范进中举后
贺礼
称呼
长相
动作
一挂大肠、一壶酒
现世宝、癞蛤蟆
尖嘴猴腮、不三不四
一口啐在脸上、
骂个狗血喷头
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贤婿老爷、文曲星
品貌好、才学高
  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去了
局部探究
  2.中举前后这种截然不同的变化放映出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可用哪些词语概括?
前倨后恭、粗俗势利。趋炎附势、爱钱如命的市侩。嫌贫攀富、凶横粗鄙、圆滑世故。
局部探究
(三)其他人
1.继续找找像这样态度前后变化很大的人还有谁。
2.为什么这些人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变化?
3.中举后就可以当官,人们巴结他的目的是什么?当时世风如何?
局部探究
  1.继续找找像这样态度前后变化很大的人还有谁?
(1)众乡邻。
(2)张举人。
  2.为什么这些人的态度有如此大的变化?
因为范进中了举人。
  3.中举后就可以当官,人们巴结他也是希望得到好处,可见当时盛行什么世风?
嫌贫攀富、趋炎附势的世风。
课堂总结
  引起这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中举。
  社会根源——科举制度。
总结拓展
中举后的范进还会有哪些变化?假如日后的范进做了官又当如何?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100字左右的文字表述自己的想法。
【示例】“我以前受了那么多苦,受到那么多的歧视,今天我也成了老爷,我也当官了,也该轮到我享受了。”所以,后来做了官的范进一定是一个贪官。当了官的范进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把自己养得肥头大耳,就是不理政事。有人来告状,那也是“有理没钱”进不来。
总结拓展
  【拓展小资料】
吴敬梓给范进取名可谓费了些许考量。
“范”一词在古代是“模子”的意思。 如:钱范;铜范。“范金合土,以为宫室户牖。”——《孔子家语·问礼》
“进”则通进士。
“范进”意为通往“进士”的模子。
由一个范进触摸到了千千万万个像范进一样的被污辱、被扭曲、自私而又令人心酸的人。
作业设计
学习《范进中举》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用几句话写一写身边的同学,请不要出现所写同学 的名字。(可以是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
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