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1.1 什么是美术作品 课件 (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1.1 什么是美术作品 课件 (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9-11 20:1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什么是美术作品
湘美版(新)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第一单元
问题一:你觉得自己“美”吗?
问题二:什么是“美”?
导入
教学
美 měi,会意字。金文字形,从羊,从大。本义:肥美。
另外羊是象形字,象征人佩戴羊角,古人认为这样很美。
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
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包括主观和客观的美)。
现实美:自然美、社会美。
美,不仅要表面美,还要心灵美,这样才算真正的美。
通常指使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人或者事物。
说“美”
文化
理解
用“美的……”造句
文化
理解

从具象的羊头到抽象的文字“羊”的演变过程
我们天天在和抽象艺术打交道
美术
表现
论“美”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佰世家》:
“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管子·五行》:“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王勃《滕王阁序》:“宾主尽东南之美。”
《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庄子·齐物论》:“毛蔷、丽姬,人之所美也。”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满座之人见王勃年少,
却又面生,心各不美。”
文化
理解
美要符合什么标准?
审美
判断
美的观念和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
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展
讨论:下面的陶器在造型和纹饰上有什么异同点?
造型:重心在中轴线上,实用—美观 纹饰:具象—抽象
美的法则:稳定均衡
审美
判断
鲵鱼纹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高38厘米 口径7厘米
中轴对称
下大上小
重心稳定
左右均衡
图像
识读
陶瓶造型运用了那些形式美法则?
这三个“永”字哪个看上去更舒服些?为什么?
重心平稳 左右匀称
审美
判断
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
文化
理解
问题:美是怎么产生的?
问题: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怎么产生的?
美术作品是怎么形成的?
形式美法则
多样与统一
审美
判断
形式美法则
对立与和谐
审美
判断
形式美法则
比例与尺度
审美
判断
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均衡
审美
判断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用对称等形式法则来组合图像
审美
判断
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审美
判断
说说这些作品运用了那些“形式法则”?
审美
判断
提问:什么是美术?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 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
美术作品:包含着美的“形式法则”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其它方式构成的平面或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文化
理解
美术作品包括纯美术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
纯 美 术作品:仅供观赏的独立艺术作品,如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等。
实用美术作品:兼具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比如陶瓷艺术等。
文化
理解
竹园品古(中国画 绢本)
(明) 仇英
美术作品的发展
实用功能→审美功能
(商周青铜器,在明朝仇英的《竹院品古》作品中已变成了欣赏把玩的美术作品)
图像
识读
松下听琴八角漆盒
(工艺 木漆)(明宣德年间)
林黛玉与贾宝玉
(月份牌年画 纸本)(现代)杭樨英
普通物件→美术珍品(民间美术作品,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等)举例(漆器、年画、印染、门环、建筑等)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美术作品。
图像
识读
女十忙(年画纸本) (山东)
图像
识读
四福争春
工艺 印染被面
印染被面大量地运用了美的形式法则,是人们美化生活的日常用品。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发现美、创造美,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云南民居院落一角 建筑
美术鉴赏的意义
文化
理解
故宫交泰殿隔扇门环 建筑
人们在生活中重视营造美的环境。
文化
理解
田间水车 广西
运动中的静止、静止中的运动,线与点的照应、点与线的对比,让人惊叹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静止时,它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极具静态美;运动时,水流随着水车翻转,宛如运动雕塑般幻化出各种流动的美景。
文化
理解
现实意义
三把椅子 综合材料
“美”和“美术”的概念不断扩展与更新,片面强调观念,忽略形式美的创造;或者追求“纯粹”的形式,忽略内容和思想。这些都将造成艺术的失语和失范。大浪淘沙,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会形成高尚的情趣,可以抵御格调低下的事物,提高精神污染免疫力。
文化
理解
贝宁太后面具 雕塑
很多博物馆都收藏有夸张、粗犷的非洲雕刻艺术作品,比如左图中这件来自非洲的面具。它原本是非洲土著在宗教仪式中使用的道具,在20世纪早期以后却成为欧洲艺术家最喜爱的收藏品。这些非洲雕刻品甚至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请结合本课所学内容,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思考
交流
生活中有如手提袋、券等这些作品,你认为是美术作品吗?试用本课学到的知识简要分析它们,以证明你的观点。
思考
交流
极限 (日本)池田亮司
当你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往往会关注它的标签,作者、作品种类、名称等,我们可否进行一些基础的美术分类?这件作品属于什么哪一类?
活动
建议
总 结
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美的观念和美的形式,同时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更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