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寓意
文 人 画
1.文人画常用题材:梅兰竹菊
傲
幽
坚
淡
衙斋听竹图 中国画 纸本 142×62厘米 清 郑燮
中国古代文人为什么喜欢画竹子?
於潜僧绿筠轩
苏轼(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墨竹图 中国画 纸本 131.6cm×105.4cm 北宋 文同
朱竹图 中国画 纸本 苏轼 北宋
为什么文人把竹子画成墨竹、朱竹?
心境
2、文人画与宫廷画
倪瓒: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写意
明皇幸蜀图 绢本大青绿设色 55.9×81厘米 唐 李思训
宫廷绘画
院体画重形
文人画重心
笔
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书画同源
毛笔
[图片]
[图片]
工具
3.文人画的主要特点
写意为什么用“写”而不用“画”呢?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是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秀石疏林图 纸本 27.5cm×62.8cm 元代 赵孟頫
文人画的理论宣言
石如飞白
文人画的笔法
木如籀(大篆)
写竹还需八法通
书法用笔
以书入画
找一找,笔法在画中的体现。
永字八法
古诗四帖(局部)草书 纸本 唐 张旭
珠光 中国画 纸本 1920年 吴昌硕
传承
文脉
书画同源
文人画的四大要素:
一人品 二学问
三才情 四思想
宋四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
字如其人
文人画的用墨
从作品中同学们看到了墨色有何变化?
焦、 浓、 重、 淡、 清
墨分五色具
观看视频,墨分五色难道就只有五种颜色吗?
观看主体的两支竹子,找一找墨色的不同。
虚实相生
浓淡干湿渲染
重叠
丰富的墨色就可以表现出自然世界的五光十色
感受笔墨的变化
衙斋听竹图 中国画 纸本 142×62厘米 清 郑燮
文人精神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情画意
题画诗与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借景抒情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秋风纨扇图 中国画 纸本 77.1cm×39.3cm 明 唐寅
隐喻了唐寅的怀才不遇、世态炎凉的感叹。
练一练
墨兰图 中国画 纸本 25.7cm×42.4cm 南宋 郑思肖
向来俯首问曦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从画中内容、笔墨变化和作者情感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1.题材上偏爱梅兰竹菊。
2.形式上强调书法用笔,善于用墨。
3.精神上追求以诗情画意抒发主观意趣。
4.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5.以形写神的艺术意趣。
拓展:将后人的题字、印章去除之后,恢复到作品的原貌,体会一下世人对画作强加的审美“爱”意。
感谢各位同学!
文人们常使用梅兰竹菊等寓意深远的题材,以表现高洁脱俗的品格,在形式上偏向疏简写意,通过笔墨交织的审美趣味,诗书画印的配合,达到精神上以诗情画意抒发主观意趣。
总结一下:
——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文人画“诗、书、画、印”为一体。
除了“诗、书、画”之外,画面中还有什么?
恨不得填漫了普
天饥债
写意
衙斋听竹图 中国画 纸本 142×62厘米 清 郑燮
竹雀图 绢本设色 25×25厘米 南宋 吴炳
写实
文人画
宫廷绘画
写意
衙斋听竹图 中国画 纸本 142×62厘米 清 郑燮
竹雀图 绢本设色 25×25厘米 南宋 吴炳
写实
文人画
宫廷绘画
造型手法
为什么用“写”而不用“画”?
行家画形
文人写意
思考一下,你认为把竹子画成红色合适吗?
朱竹图 中国画纸本 苏轼 北宋
写意
意境、心境
文人画形式
为什么用“写”不用“画”?
除了“诗、书、画”之外,画中还有什么?
莱臣心赏
张鹿樵鉴藏
项子京家珍藏
自怡悦斋书画录
文人画“诗、书、画、印”为一体。
石如飞白
木如籀(篆)
你能从作品中找到哪些线条?
竹叶的短线,枝干的长线
以线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