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第一单元
艺术家的创造美术作品时,除了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还要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造型作为创作形象的重要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本课,我们将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线条、明暗、体量、空间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表现力。
导学
线条 明暗 体量 空间
请大家欣赏作品,比较三种不同艺术手段表现的大卫,说出作品的特点及给你的感受。
一、线条
从古至今,无论绘画还是文字都是从对线条的描绘开始的。
长与短
粗与细
急与缓
轻与重
疏与密
朝元仙仗图卷(局部 中国画) 宋代 武宗元
此作品是一幅道教壁画稿本,原本已流传国外,描绘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场面。作品用单线白描来刻画人物。线的疏密、虚实变化丰富而凝练,画面充满了节奏与韵律之美。对人物体态结构的精确刻画,凸显了人物的活力和神采。
线状体雕塑——贾科梅蒂【瑞士】 《 行走的人》
单纯的线状体容易给人细弱的感觉,但大量的线状体反而给人活泼、流动的感觉。
开阔感 宁静感
水平线
高耸感 庄严感
垂直线
柔美感 动感
曲线
旋转感 强烈动感
圆线
圆线
旋转感 强烈动感
动感 柔美感
线条的表现力:
垂直线
曲线
水平线
开阔感 宁静感
高耸感 庄严感
用线条来表现情感
(A)兴奋 (B)悲哀
(C)轻松 (D)烦躁
线的情绪表现:
中国画线的艺术—— 吴冠中《春分桃柳》
此画是吴冠中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点、线构成的作品。错综交错的线、点的构成在从容中蕴含着激情,看似凌乱的图像背后是严谨的形式逻辑。粉色的桃花,绿色的柳交叠错落,密而有致,杂而不乱。跳跃的点和飞扬的线,流洒出盎然春意。
二、明暗
明暗
是一种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是自然光线照射所引起的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用明暗色调进行模拟。
光对物体的影响
只有有体积的物体在有光线的照射下才会有明暗。
当我们在画面上看到这样两个球它们有什么差别呢
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的不同?
自画像 伦勃朗 荷兰
《朝元仙仗图 》 局部 宋 武宗元
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光线塑造形体,视觉冲击力极强,一下就能抓住观众的视线,特别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形象。
自画像 伦勃朗 荷兰
作品用单线白描来刻画人物。线的疏密、虚实变化丰富而凝练,画面充满了节奏与韵律之美。对人物体态结构的精确刻画,凸显了人物的活力和神采。
《朝元仙仗图 》 局部 宋 武宗元
色调从明到暗逐渐过渡,微妙的明暗变化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地融为一体,不仅符合视觉真实,而且反映了人物微妙的表情。
塔吉克新娘(油画)现代 靳尚谊
三、体量
体量是指一建筑物或雕塑作品等实物的物质体积,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
体量的差异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简洁、饱满的碗状造型设计,具有持续的空间延展性以及视觉上的扩张力。
《上海世博会沙特馆》 现代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沙特阿拉伯国家馆,形似一艘高悬于空中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
以色列馆在建筑上充满着创新与未来元素,由两座如同环抱在一起的双手组成的流线型建筑体象征着以色列的科技与创新。
由两座流线型建筑体组成,似环抱在一起的双手,又似一枚海中的贝壳。馆内分三大体验区:在“低语花园”,参观者可以同自然对话;在“光之厅”,可以与犹太人的历史进行交谈;在“创新厅”,飘浮在三维空间里的光球360°呈现视听盛宴,展现科技成果。
四、空间
空间
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方向和大小关系。绘画在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属于二维空间造型。建筑、雕塑、环境艺术以及工艺美术中的器皿造型,都是利用实际物质材质制造出具有体积和空间的艺术形象,即三维空间造型。
透视现象是自然界的一种客观现象。西方绘画在自然科学的推动下找到了焦点透视的方法,是绘画中表现深度空间的重要手段。
这幅画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体现在画家远近透视法的精妙运用。画面上的两排树木,笔直地伸向远方,给人一种摇曳多姿的感觉。画家采取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手法,把透视的焦点放在路的尽头,把树木从高大依次逐渐缩小,而树木的枝叶却逐渐趋于繁茂和稠密,前后形成对比和衬托。从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两排伸向远方,看不到尽头的树木。
《林荫道》 霍贝玛 1689 年 油画
《阿尔让特伊的大道》
艾尔弗雷德·西斯莱 法国 油彩
画家用焦点透视法则表现空间关系,在画面中营造了一种虚拟的“三位真实”。画家用灰色调画出古老城市的街道风景,以中灰、浅灰、深灰画出天空与街道旁的楼房,依次远去,形成一种节奏感。用深棕色画出马车,调整了整个色彩关系,使画面因此而稳重。在近乎写生技法中,描绘了古老街道的世俗景象。
典型建筑雕塑作品欣赏
麻省理工学院斯特塔中心
波兰
颠倒屋
波兰 索波特-弯曲屋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造型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要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欣赏评述,体会各种表现手段在艺术作品造型中的作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