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目标】
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等问题。通过实验,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
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中引出物理问题,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身边,对物理有亲近感。
培养使用身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能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从物理
学习重、难点:提出问题的能力。
【预习导学、导学过程】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⒈想一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你知道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
⒉看一看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请试着说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⒊做一做 ①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后说话,体会有什么感觉。
②用手指弹绷紧的橡皮筋,你会发现什么?
③敲击音叉,并将发声的音叉接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
⒋填一填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知道:
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声音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引起。
②产生声音的物体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⒈想一想 声音的传播需要条件吗?
⒉做一做 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猜想与假设:声音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物质来做介质,也可能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就可以传播。
进行实验:
①用手指轻敲桌子一端,另一位同学在另一端将耳朵紧贴桌面听声音。这说明声音______在固体中传播。
②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食品袋包好,放入水中,试试能否听到声音。结果表明_______听到闹铃声,这说明声音______在液体中传播。
③站在讲台桌前讲课的老师的声音可以被学生听到,说明声音______在空气中传播。
④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发现声音逐渐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声音逐渐__________。
⒌填一填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知道:
①声音的传播__________介质。声音__________在真空中传播。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声音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叫做________。
三、声速
填一填 ①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
②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声及其利用
回声是声音从振动的发声体发出到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使其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秒。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例如要测定海底的深度,可以从船上发出特定的声音,并使用特定的仪器接收到回声信号,并记录下回声与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t,在查出声音传播速度v的条件下,即可算出海底的深度。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在处建筑都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原理造成的声音效果。
【导学检测】
配套练习25-28页
【导后练习】
学习检测30、31
【导学反思】
三音石现象
入口
回音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