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再塑生命的人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再塑生命的人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9 16:3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凯勒的《我的生活》。”
——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
海伦·凯勒是二十世纪美国十大伟人之一。
——美国《时代周刊》
海伦·凯勒(1880--1968)
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在19个月大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视觉和听觉,直至七岁时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海伦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最终顺利从哈佛大学毕业,并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海伦深深地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认识一位引领学生重拾信念、走向光明的老师。
字音识记
妮(nī) 莎(shā) 绽(zhàn)
感慨(gǎn kǎi) 搓捻(cuō niǎn)
惭愧(cán kuì) 拼凑(còu)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
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这一篇文章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选取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话为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为什么作者什么也看不见,却能感受到如此美的世界呢?
有一颗热爱生活、愿意发现美的心灵
文章泛读
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
海伦她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
段落 事件 海伦的感受
第5段 第一次亲密接触
自豪、高兴
第9—12段
第13段 教“我”比较复杂的字
陌生
第6段
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doll
第7段、第8段
教“我”学会简单的字
领悟
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
不耐烦—恍然大悟—求知欲油然而生
喜悦、幸福
读了本文,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海伦是怎样的一个学生?
请以“我从课文第__页第__段第__行“______”这句话中读出莎莉文(或海伦)是____的人”为句式,仔细品味课文语言,概括人物形象。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请再读课文,品评并积累优美而精彩的语句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
唯恐发生意外。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光明!光明!
快给我光明!
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海伦的心灵历程。
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内心的迷惘、无所适从,以及对光明的渴盼。
本文突破了“以写老师为主”的惯例,既写老师,也写自己,而且写自己的篇幅比写老师的还多。
你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
的种种感受,写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等等。
都是为了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写
老师的可敬可爱。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的人”为题?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
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看完海沦的故事,你觉得一个人要再塑生命需要哪些因素?
好老师:莎莉文小姐富有爱心且教学技巧高超。
求知欲: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热情
灵感:小海沦通过水受到启发
毅力:小海沦没有对认字放弃
就莎莉文老师的言行,谈一谈“爱”的内涵是什么
“爱”是一种理解、关心、付出……
海伦与莎莉文老师相辅相成,是本文的一体两面。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像作者这样凭借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抗争的杰出人士,你还知道哪些?
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1936) 苏联作家 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聋……
——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
美国政治家
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
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
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高位截瘫……
张海迪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 荻更斯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巴尔扎克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 培根
课后作业
1. 课后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 小练笔:在父母的照看下,蒙住眼睛,过上十五分钟,体验一下盲人世界的黑暗。写一写你的感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或黑暗)》